分享

「德培论趋势」小镇之魂

 德培论道 2020-08-26


今天继续来讨论特色小镇,而且要往深度里讨论,探到它到心窝里、探到它的灵魂里。

产业是特色小镇之魂

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任何重大的事件、伟大的事情,有时我们做着做着就走样了。按规划2020年要有1000个特色小镇,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届时1000个特色小镇会不会一摸一样。我曾经说过城市的灵魂未来去到农村,换句话说,特色小镇将成为承载大都市灵魂的所在地,那么特色小镇的灵魂又在哪里呢?它的灵魂又是如何?我认为,产业就是特色小镇的灵魂,这个魂也决定了特色小镇的成功与失败。

产业有360行,特色小镇要具有生态化、吻合当地生态的产业。

我指的生态不仅仅是自然的,如果没有4A、5A级旅游资源还硬要把旅游搞上去,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特色小镇的建设,其实就要通过这个镇,把周边更广袤的农村经济给带起来。那么要带起这个经济的产业,一定是具有时代诉求、满足未来需求的引领性产业

崇明

东平

整个崇明1411平方公里,已被一致定位为发展世界级的生态岛。在这个岛上,不允许走经典的工业化、经典的城市化道路,但是经济又要发展,所以处于崇明中部的东平镇怎么来打造产业呢?我们就提出来,发展和体育有关、和知识经济有关的产业。

比如动漫,动漫小镇目前成功的在日本。

还比如影视,在法国戛纳就是影视小镇的典型代表之一。

我们的横店也算是一种影视产业。

实际上在欧洲、美国一些经典工业经济里面成功的特大型企业的总部也在小镇上。

我曾在90年代初到伊利诺州大学去短期培训城市规划课程,就在芝加哥边上。当时我差不多每天都要跑到芝加哥城里,街头小巷到处去看。芝加哥处在美国五大湖的枢纽地段,美国经济早期工业经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就集中在芝加哥。

某一天,高楼里面5000个职工不见了,原来他们全部撤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小镇上。因为在芝加哥城中的办公、交通成本太高;不仅是租金贵,钟摆式的交通拥堵也带来极大困扰。美国率先发明了互联网,通信业的极度发达,人们就没有必要集中在市中心办公。于是一些机构全部集中到小镇上去,芝加哥城市才272万人口。

实际上作为美国城市群的主体是镇,美国的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也创造了条件,可以相对均匀地分布网状化的一个个镇。苹果公司在库比蒂诺人,英特尔总部在山景城,硅谷,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一个小镇串起来的经济发展带。

欧洲也是如此,奥迪汽车总部是距慕尼黑1小时车程的英戈尔斯塔特。罗尔斯·罗伊斯总部航发公司)也是在Sinfin小镇上。

这些小镇承载着一些大公司的总部,这当然有地缘因素,有办公成本因素,也有氛围宁静因素,总而言之,发达国家超大城市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这个时候城市生活开始有一种焦虑和压迫,于是人们都把灵魂搁到具有特色的小镇上。

特色小镇——二次城市化

城市人的灵魂应该是在农村,但这个农村已经城市化了。我国的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二次城市化,城市的功能在这些小镇上体现出来,但是它又没有进入到大城市之列。所以,在我看来,特色小镇的横空出世是难以回避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当下我研究过的那些比较成功的案例,都是在特大城市周边,并且有一定的空间阻隔;一方面,如果没有空间阻隔,特大城市的人到小镇上去意义不大;但如果距离特别远,交通成本也过高。所以这个空间阻隔差不多是30公里到100公里

古北

水镇

北京古北水镇就是吻合了我刚才讲的跳跃式空间阻隔。古北水镇在长城根底下,背靠山、又临水,自然条件优越。2016年,古水北镇游客量突破了245万,旅游收入达到7.35亿,开业至今短短3年已成“爆款”。古水北镇通过多个主力店营造出的文化韵味与体验感,景区内的4家五星级酒店、2个高档会所、4家精品酒店、30多个特色民宿、200多家商铺、10余个民俗展示体验区、全长1256米的长城索道以及国内首屈一指的温泉资源都成为游客重要场景体验场所。

此外,古北水镇针对景区普遍存在的淡旺季的问题,推出夜游、灯光水舞秀、传统戏剧、杂技等常规类项目;以“圣诞小镇”、“古北年夜饭”、“长城庙会”为冬季主题品牌活动,开发出雪地长城观赏、庙会、冰雕节、美食节、温泉等一系列冬季旅游产品,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所以就这么一个镇,满足了北京富起来的人、想短途旅游的人的需求。所以成功的特色小镇往往和大城市的周边有一点关系。

比如说像上海早年改革开放刚开始,上海人只知道周庄,周庄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后来开发了西塘,又后来开发了乌镇。

乌镇

乌镇处于上海、杭州、苏州的黄金三角洲中心,这三大城市的黄金消费客户给乌镇带来了极大机遇。

这些都有规律性,吻合特大城市收敛阶段结束,进入到扩张跳跃式发展时期的趋势。既涉及开发商规划,更涉及老百姓的旅游消费。

这也触动了一位我国商界的大佬——马云。天猫联合大地风景集团打造猫咪主题休闲娱乐小镇。

天猫

小镇

天猫将联合平台背后的全球品牌,把天猫小镇打造成未来人宠共住环境的新趋势空间和全球爱猫人士的聚集圣地,为全球的爱猫人士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宠物消费新趋势。天猫还将通过“众筹”这种集创新与体验互动于一体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众筹活动包括限量推出天猫品牌定制猫牌、喵其林三星盛宴套餐、猫旅社居住权、特色早餐等系列主题产品。

乌镇吸引杭州、苏州、上海,差不多5000万人流。设想一下,如果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爱猫人士去天猫小镇朝拜,那将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打造小镇之魂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特色小镇产业之魂360行,各个角度都可以在镇上成功,但是这里面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形成最佳的结合。

前两年我到安徽皖江,相关人员介绍说要把上海大量的高端产业引过来。我当时疑问:“高端产业引来以后,职工哪里来?”他说:“不要紧,我们把上海的厂长总公司引过来。”但厂长总公司过来就能够开工运营吗?还得需要大量的职工,周边有没有技校、高校、研究院来配备这些有技术要求的职工呢?比如硅谷边上就有斯坦福大学,比如雄安新区,不仅央企过去,各个高校也要迁过去的。所以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要考量。

吃文化

以吃文化为例,我考察邛崃有美巷子时,提出了一个点子:

四川是出酒的一个大省,邛崃自古即有“酒乡”之称,中国的白酒文化也堪称一绝,所以可以考虑打造酒巷子

所以任何一个特色小镇,如果能够找出与当地产业生态相匹配的,天时、地利融合起来的特色,我相信是会很成功的。

养生

再举一个例子——养生小镇。我前两天到如皋去,如皋已经被联合国定义为长寿之乡,2017年年初统计百岁老人人数高达达385位。这样的一长寿特征,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题材。问题在于需要和当地特有的饮食等结合起来。

旅游

广东省援建的西藏鲁朗小镇有非常具有特色的很壮观的地缘景观。在这个旅游的规模大联动上,广东和西藏两方做得相当到位。

我认为旅游作为特色小镇的主要产业是解决城乡勾兑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就像江南六大特色名镇都是从发展旅游开始的。但是旅游是不是就是特色小镇之魂呢?特色小镇的灵魂,我认为还是指产业,虽然浮在面上的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旅游。我在这里讲,除了少量有非常扎实旅游资源的小镇可以以旅游产业为首,绝大部分的特色小镇,旅游仅仅是一个方面,还需要难以替代、具有地方特点、又能够引领未来潮流、带动当地经济的产业。通过这种双轮驱动,以这样的产业为它的灵魂和核心,特色小镇成功的几率将更大。

特色小镇是未来的潮流

另外一个角度,现在提出来工业4.0,如果工业制造真的达到绿色化、零排放,达到数字化、智能化,车间里都不需要人力,那么以后工业4.0的工厂可以搁在山坳上、田野中,可以隐秘在郁郁葱葱的绿化中。

所以特色小镇,所以特色小镇领域,发达国家已经领先我们向前迈进,未来将成为世界的一个潮流,而且其特色也会越来越鲜明。比如像达沃斯,一个冰天雪地里的小镇,现在几乎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论坛重地。再比如海南博鳌,一个小渔村,因为提供了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整个镇的经济等方方面面也因此被带动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