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业“出大事了”

 德培论道 2020-08-26

傲娇的银行业“昔日有多风光,今日就有多伤”。

自2月底郭树清上任银监会主席之后数月,便掀起一场金融整治风暴。

3月29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45号文),全面开展“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违反”)行为专项治理工作,扎严“制度笼子”。

同日,银监会针对票据违规操作、掩盖不良、规避监管、乱收费用、滥用通道、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市场乱象,作出25项行政处罚决定,涉及17家金融机构,共计罚款4290万元。

4月10日,银监会发布了6号文《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对十大类风险的具体防控要求。

同时又发布了46号文《关于开展银行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自查“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自查范围涉及多项银行近年来普遍存在的套利和规避监管行为。

4月12日,银监会又发布《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7号文),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压降风险敞口。

5月23日,“苦于没有机会”的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

可见,这场金融整治风暴包括两层内容:

一层是收敛金融的野蛮扩张,即金融去杠杆;

另一层是查处金融腐败。

在“强监管年、强问责年”里,银行业的日子愈发难过。

仅在5年前,银行“想不挣钱都难”,“赚钱赚到自己都不好意思说”仍言犹在耳。

16家上市银行利润超非银行类上市公司利润总和,占上市公司利润的半壁江山;巅峰时期的2010年,13家银行日均净赚18.24亿元,几乎每家银行净利润都在500亿元以上。

然而,自2014年开始情况急转直下,至2016年,银行利润增长呈断崖式下滑,曾经“躺着挣钱”的银行大佬交出了十年来最差成绩单。

2013年中国上市银行利润增长12.8%,2014年这个数字降至个位数,只有7.7%,2015年的这个数字又被打了折。短短几年间,“剧情”竟然发生如此逆转。

从曾经备受追捧的“金饭碗”到今日被弃如敝履,从高歌猛击的大跃进到哀鸿遍野,银行业到底怎么了?

种种现象表明,银行业出大事了。

正如已离职的平安银行行长邵平所言:“今天银行所面临的挑战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说寒风刺骨,中国银行业迎30年来未有之变局!”

从背景上看,是金融去杠杆产生束缚之力。

在制造业不景气、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扩张的货币为寻找安全垫,要么留守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创新”,要么流向股市、房市。

就流出的货币而言,2015年上半年之前,资金的主体流向了股票市场,然而,后来股市的杠杆、泡沫与崩溃教育了投资者,与房地产相比,一纸股票随时可能被掏空,在信用不彰的市场,房地产远比股票诚实,所以,接下来房地产市场又成为最大的心头爱。

不过,房价畸高,房地产“一枝独秀”,却进一步对实体经济产生“抽血”效应,本想拯救经济的货币注水却被证明为加剧经济失衡。

同时,金融体系内影子银行、资产价格泡沫、高债务率等宽松货币所堆积起的风险俱现,甚至出现了庞氏骗局(月息可达30%的“金融产品”等)。

虚胖综合症走到了临头,不得不转向,眼下正到了金融紧缩的时间节点,如公司债发行延期或取消,压缩优惠利率,提高贷款利率。

而货币收缩、金融去杠杆必将放缓信贷,减少银行利润,收敛金融闯关与金融爆炸,抑制金融资产的扩张。

从表面上看,是周期性波动难以回避。

银行业起伏受制于经济周期波动,国内则还要受政策周期影响。

国际上,很多大型银行因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航运业一蹶不振而遭受重挫。危机下世界经济长期陷入低迷,银行业被救市政策打的“鸡血”经过几年时间已被消耗殆尽,盈利能力趋弱。

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是本轮危机直接的“罪魁祸首”,也成为重点打击对象,这进一步削减了银行的盈利渠道,此次德银就栽在衍生品上。

后危机时代,政府势必强化市场管制,而此起彼伏的次生性金融“灾害”(欧债危机、新兴市场货币危机、大宗商品等)则极大加剧了市场波动,金融业更是雪上加霜。

中国国内相关政策从金融闯关转向金融收敛,清理理财产品、打击影子银行等举措使得银行盈利渠道明显收窄。

此外,全球货币超发已是不争的事实,负利率乃大势所趋,这对于以息差为生命线的银行业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负利率简直就是吞噬利润的“怪兽”。

国内利率水平几乎降至史上最低,甚至还有继续降息的可能,息差“套路”越来越捉襟见肘,欧洲央行的超低利率政策正切断德国许多社区储贷银行收入来源即为明证。

从模式上看,是传统银行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国内银行业由于分业经营,盈利模式单一,一旦主营收入受限,问题就格外凸显。

招行非息净收入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占比最高,也才超过40%,反过来表明息净收入要占到五成以上,那么,其他行对息差业务的倚重可见一斑。

尽管银行业近年来不断进行模式创新,如向轻资产、全资产转型,积极拓展传统非息业务,发力投贷联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但始终杯水车薪,难以实现根本性逆转。

尤其是自动化拐点颠覆了传统银行业务拼员工规模、比网点密度的劳动密集型模式,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抽去了传统银行业存在的前提。

第三方支付、网络支付迅速崛起,传统支付结算业务随之受到挤压。

2015年银行离柜交易达到1085.74亿笔,金额达1762.02万亿元,同比增长31.52%,离柜业务已占到77%。

同期,中国手机银行交易额为70.70万亿元,同比增长122.75%;网上银行交易额为1600.85万亿元,同比增长28.18%。传统网点高额的运营成本变成巨大的历史包袱,挤占了银行利润空间。

股份制银行一家综合性支行网点一年运营成本是1000万元左右,个别大型网点算上营销激励要1500万-2000万元,国有大型银行网点成本较股份制银行低。

如果按照1000万元来算,一家拥有1000家综合支行网点的商业银行一年网点运营成本就是100亿元,而一般大型股份制银行一年的净利润不过几百亿元。

截至2015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22.4万个,成本之大可想而知。简而言之,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正在革传统银行的“命”。

从根本上看,是新经济、新科技对传统金融釜底抽薪。

中国金融市场化滞后,金融资源稀缺,供给越少、需求越切,传统金融供给不足异化地推动了实体金融化趋势及金融科技的超速发展。

实体金融化还深受互联网新经济的影响,互联网经济的崛起打破了产融边界,一个个的产业集团入场金融业,中联重科争取基金牌照,富士康成立“富金通金服”网络金融服务平台,企业集团金融化挤兑传统金融。

而金融科技另辟新径,也必然挖传统金融的墙角。

新科技对传统金融的颠覆,从吞食传统金融部分业务的1.0版(如第三方移动支付冲击银行的汇转业务)逐步向全面取代传统金融2.0版深入。

以ofo、摩拜共享单车为例,大数据、远程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塑造取车、用车、存车的完整闭环,当大众为“最后一公里”便利而欢呼时,却殊不知“买的没有卖的精”,“共享”的背后隐藏的是圈钱秘密。

使用单车需押金299元,若平均有6-10个人把押金留在APP里(人们不会每次用车都把押金拿进拿出的,这是利用人的懒惰),那么就有1794-2990元停留在这辆车上。

而车的购入单价不超过200元,于是,每一辆单车要生生从市场上拿走至少1594元。如果投放1000万辆车,那么就是159.4亿元的存款,这绝对是一个农村信用社的体量。

如此,一家家没有牌照的金融公司冒出来了,传统银行还怎么做生意?综上,金融紧缩和新经济、新科技掀起了金融变局,使传统金融业陷入了窘境。

面对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传统银行也曾危机感十足,纷纷以拥抱互联网的方式抵挡、“扼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如后台流程化转型、销售化转型、创新智能化网点等。

然而,凭借着垄断牌照红利、利率管制与救市红利,舍不得真正伤筋动骨的传统银行一举击败互金,一飞冲天。

而浮华之下,银行业普遍患上“懒惰病”与“盲目自大症”,自以为法力无边,“只要长缨在手就能缚住苍龙”,完全不把其他行业看在眼里。

某种意义上,当年的志得意满、傲慢无礼,已埋下当下寒冬的种子。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如果当初享受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快感,今日就得吞下“蓝瘦香菇”的苦涩。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