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培论趋势」智能汽车时代来临

 德培论道 2020-08-26


上一期节目中我提到未来将由科技决定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具体推导之前,我先下一个结论——无人驾驶汽车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1

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汽车智能化

无人驾驶汽车的两个颠覆

无人汽车有两个颠覆,

一是颠覆传统汽车产业,大规模的生产厂家以及精密机械都面临着格局突变。

二是颠覆传统出行方式,无人驾驶共享如此之便利,还需不需要私人购买?无人驾驶车外形如此轻巧,还需不需要目前大量存在的停车场?

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提醒一下日本汽车产业界的朋友,你们若不做改弦更张的战略性思路调整,我估计未来又要吃大亏了。此话怎讲?因为日本汽车产业的氢能发展走在全球前列,如果走氢能源这条路,今后便需把重点放在氢能提取、加油站建设等问题的突破上。这让我想到当年日本在电视机领域的一个惨痛的教训。

电视机发展

的两条路

电视机是过去几十年中影响老百姓生活的一件重要消费品。日美在电视机产业发展中走了迥然不同的两条路。日本人继续在模拟信号的前提下进行调整、进行改革技术突破。虽投入大量资金研发,但受其传统结构影响,最终产品的市场空间十分有限。与此同时,美国电视机产业依托IT发展,走上一条数字化道路。可以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电视机行业还处在模拟信号的时候,日本在国际上便遥遥领先,但因为没有察觉到数字技术的兴起,结果被美国的电视创新技术一举打败。

在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大方向究竟是氢能源还是数字化、智能化的这个问题上,我的态度很明确,即智能化方向。原因在于现在的人工智能、精密的电子制造在汽车行业内的权重越来越大。有数据统计,近10年以来汽车产业70%的创新来源于汽车电子技术的升级;甚至目前从技术理论上看,已经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无论是Google或是特斯拉,全世界都在抢占这块高地。

技术正在出现一个集群式效应、翻番效应,比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卫星对汽车的GPS指引等,这些技术逐渐开始集聚,促使汽车产业走上了一条以精密电子为发展重心的道路精密电子和新能源两相结合的模式将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2

奇点的概念

前两天我看了一个片子介绍德国生产的无人驾驶汽车。我们普通的小轿车是三厢车,由前部的发动机舱、车身中部的乘员舱和后部的行李舱组成。而这辆无人驾驶汽车仅取中间厢,车体积比较小,而且四个轮子可以横向翻转,所以停车场的位子也只需要很小。最关键的是在马路上行驶时,开往同一方向的无人驾驶汽车会自觉排成一队,排队后所受阻力也很小而且彼此的电能可以互相通用。

由此可见,受益于技术的突破形成集成效应,现在已有概念车部分出现了。所以我在这里要抛一个概念——奇点

奇点的概念

我过去搞经济形势分析经常谈到拐点,拐点即是经济增速发生结构性变化,如高速发展转向低速发展,这就形成一个拐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发现今天要研究奇点,什么是奇点?物理学上是指奇点是时空无限弯曲的那一个点,在奇点处,随着宇宙的诞生,开始有了变化,是宇宙的开始。现在产业界普遍认为随着科学技术逐渐的突破,到一定程度便达到了一个奇点,随后就会出现一个翻番的、甚至指数式的增长。届时会对以往的格局带来摧枯拉朽的变化。

电子技术颠覆传统汽车产业

人工智能是否会在未来引发大规模失业已经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这也导致了在前阵子关于人工智能的世界级大会上出现了两拨人:一拨是为未来失业潮忧心忡忡的社会经济学家,另外一拨是因人工智能技术突破而信心满满的自然科学家。

我在上一集提到,我国汽车行业有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现在我们有大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厂,有生产各种齿轮、发动机的精湛技术,但突然来了一个“野蛮人”一脚把发动机踹下去,在轮子上装电动机、车上装载各种感应器、调控器,在经典地反应工业经济的汽车产业中带来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变化。谁是“野蛮人”?马云等互联网大腕变成“野蛮人”。互联网相关的许多企业纷纷介入到汽车行业,凭借精密电子技术的优势加上丰沛资本傍身,突然横切了传统的汽车行业。

电子科技是不是能即刻颠覆汽车产业呢?这并没有像这些互联网企业想象的那么刺激。我前段时间在阿布扎比体验了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开了一圈以后,又回到一个固定地方,实际上总系统是封闭的系统。换句话说,这辆汽车还很难真正上路面对复杂的路况,所以截至目前,无人汽车主要还是在特定的封闭情景下试行驶。去年6月7日,由工信部批准的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已在嘉定开园,可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综合性的测试场地和功能要求。

3

奇点临近

法国巴黎银行的分析师预测,到2020年,无人驾驶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汽车智能将成为“关键的差异化因素”。但它预计,完全无人驾驶汽车要到2025或2030年才能上路,部分原因是监管障碍。

今年5月,德国国会上议院批准通过了首个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该法律提案要求在德国公共道路进行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全程有安全员坐于方向盘后,以便发生紧急情况后能够第一时间接管操控。但有这样的要求还叫无人驾驶吗?

总而言之,对无人驾驶普及的预测,最悲观的认为40年以后,最乐观认为20年后无人驾驶将成为汽车行业内的标配、颠覆城市的形态

现在许多人下班回家,一进小区就很紧张地去抢停车位,在无人驾驶时代还会有这样的需要吗?在我看来,无人驾驶颠覆的不仅是汽车行业,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我们对汽车的拥有方式。今后的汽车是用来使用的,而不是拥有的。

在无人驾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认为科学技术是不管不顾的最核心的力量,所有的其他产业都将随之出现相应的调整。人工智能已经来到了一个奇点,将进入到一个爆炸式、指数式增长的阶段,产生拼盘式、集成式的效应。至于汽车产业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增长也会加速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到来。

4

未雨绸缪

既然这样的趋势不管不顾、不可阻挡,我今天还想提到“未雨绸缪”这个思路。

科技在社会的应用需监管来对冲

无人驾驶车就像共享单车一样,登堂入室的步伐会越来越加速度,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相关的法律、监管准备好了吗?

至于无人驾驶究竟是私人先突破还是政府先突破这个话题,在我看来,我预判在我国除一些特殊的行业、领域外,很可能是政府率先突破。我国在机械制造的这个领域内,汽车的自主品牌与良机失之交臂,但是基于我们有大规模的网民基础,我国在IT领域的弯道超车的过程中,有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在出租车行业,应该由有关部门、生产厂家、无人驾驶厂家进行联系,进行勾兑、进行磨合。

因为科学技术只管其先进性、突破性,而忽略技术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影响,因此科技还需要政府进行对冲,因此有关部门需要未雨绸缪地做好准备

无人驾驶汽车或将发生的恐怖前景

其中一个或将发生的恐怖前景就是无人驾驶在《速8》中也有体现:当无人驾驶汽车普及时,驾驶系统被黑客入侵,于是满街都是密密麻麻的“僵尸车”。

试想一下,在无人驾驶社会,车辆被操控或失控,将会有多恐怖?关于这个恐怖前景究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骚动,未来的科学技术在矛与盾的纠缠过程中人类有多大的胜算?各位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