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理财向何处去?

 德培论道 2020-08-26

这些年,中国财富大爆发,投资理财也创新不断。

移动理财火爆异常,阿里的余额宝、苏宁的零钱宝、网易的现金宝,理财“宝宝”数不胜数;

银行的理财品牌花样翻新,建行出了“乐当家”、农行生了“金钥匙”、工行有了“理财金账户”等等;

与此同时,P2P借贷平台、民间财富管理机构也纷纷引入线上基金、保险、证券乃至私募等哄抢客源,甚至不惜重金请来诸多明星大咖、专家等为之站台“背书”、摇旗呐喊。

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之所以一路狂飙、迅速进入“高烧”状态,与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乃至时代大势脱不了干系。

金融资本格局生变,由傲娇的“小公举”变身人民的“子弟兵”。

互联网的强势来袭褪去了金融高大上的外衣,迫使其从高高的殿堂迈向了普罗大众,从金融业的自娱自乐走向为企业、为民众的投资理财服务,甚至连资金量少,对投资理财无知懵懂的资深“傻白甜”也备受恩宠。

你有你100万元的“贵族”投资渠道,我有我10元起的“草根”理财担当,大家各自奋斗在专属的投资理财道路上,“随时随地、说投就投”。

宏观经济的“新常态”带来投资理财思维的“新常态”。

一边是中国过去多年来平均保持着两位数增长的M2货币增量,急速膨胀的货币资本需要“泄洪口”;

另一边则是后危机时代下,汇率、产能、物价、债务、老龄化等问题纵横交错,急需“风险担保”;

再者除了存款利息的百花齐放外,财富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科技银行等专业机构也间接革新了人们单一的“储蓄理财”观念,转而偏爱找投行、找券商、找银行,甚至找“宝宝”。

中国“特色的国民性”难以抵挡财富资本的魅惑。

国人内置的“非理性”、“投机暴富”乃至“赶时髦”的执拗心性,加之跟风扎堆的“烧脑”、对资本利益的追逐、对闲散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迫切,再佐以“炒”字为先的肆意怂恿,从KOL、考察、评级征信,到各种巅峰、高峰论坛的曝光增信,再到后来的央视、协会增信,投资理财市场的蓬勃之势可想而知,余额宝的“走俏”、P2P的“发烧”皆因如此。

投资理财的鼎鼎大名已然响遍街头巷尾。

尽管投资理财炙手可热,但金融由闯关变成了“闯祸”,以致投资理财市场也惊现一片哀鸣。

一方面,爆炸期金融产品全面打扮成“牛”样、高返佣,但天量资本扫荡后,如今仅剩一地鸡毛。

做小贷担保的加个网页就华丽变身为“高大上”的互联网金融;

倒腾一二级市场价差、投过几家公司IPO的转眼就被包装成了大资管时代的PE巨头;

还有一些胆子肥的平台甚至直接贴个金光闪闪的名儿,把啥“金银财富鑫汇”的字眼都用上,“披个马甲换个脸”天量资本就轻松收入囊中。

而类似于“天天返利”、“稳赚不赔”、“年化收益率30%”的高返佣骗术更是随处可见。

但互联网金融过度自由化的结果却是“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非标理财、草根死于P2P”,曾经热闹的资本狂欢,如今哀鸿遍野。

另一方面,由于身处经济后危机时代,曾经的投资理财“老三样(股市、楼市、黄金)”也变成了“败财利器”。

社会热钱需求太多,而泡沫化、高杠杆、审批制又在监管层的眼皮子底下煽风点火。

这厢“千股跌停泪未干、熔断出了新套餐”;那厢楼市忽冷忽热,限购、限价、限贷、限售、一线城市限商轮番上阵,房产告别了“黄金十年”;眼下就连“中国大妈”最爱的黄金也失去了昔日的光芒。

财富如流水,晃来晃去,令人心惊胆战。至此,原本看似“黄金满地”的投资理财渠道骤然收紧,“高额回报”瞬间成了“投资黑洞”,需求与供给严重倒挂,致使国内投资理财市场再度“身陷囹圄”。

然而,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大理财时代,风险与机遇本就共存,中国的金融市场或将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定制化乃至精细化、生活化的投资理财新趋势。

全球资源配置将“常态化”,且国内三大人群的投资理财渠道将愈加分化。

一是随着国内高净值人群暴增,私人银行、私董会和家族办公室等全资管的“私人定制化”财富管理机构将被大批量配套引入。同时为了分散内陆投资风险,海外私募股权投资、机会移民、跨境理财等将成为投资海外的“抢手货”;

二是针对高速膨胀的“待富群体”中产阶级,理财产品将向非保本、净值类产品转化,更看重增值类产品;

三是对普通大众而言,在保有“妥妥的”收益与本金的前提下,也将分拆保险、基金、国债等N条腿走路,逐渐由“理财金字塔”的保障层攀爬至保值层。

投资理财的方向生变。彼时“人”、“事”更迭,“高知”人类、“新型”世界等将全方位革新金融市场,投资理财将不再是单纯为了保值增值,更有可能升华为一种兴趣和技能。

一方面,投资将调头转向“三高”(高科技、高端制造、高品质服务)、“三大”(大文化、大环保、大健康)等利润空间更大的“朝阳产业”;

而另一方面随着“理财中枢”的不断上移,未来理财也将更趋于智能化、社交化和一站式的综合性理财。

注重场景化理财,让消费的归消费、生活的归生活、理财的归理财。

伴随着生活与金融的深入嫁接,各式投资理财方式将进入人们的各类生活场景中,大到求学、养老,小到装修、旅行,“场景化理财”趋势以及对实现财富自由的追逐,会使金融与生活乃至实体经济的边界逐渐消融,届时投资理财将重新回归其“本源”,真正实现财富管理的人性化、情境化。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