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燃油车停售,汽车业“变天”?!

 德培论道 2020-08-26

一则重磅消息“引爆”整个汽车圈。

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目前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国的时间表。”

相比燃油车停售消息,之前对传统燃油车企“原则上不再核发‘准生证’”,对高污染、高耗能的“超豪华小汽车”加征10%的消费税,全面实施国V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品和僵尸车企”等等,这些都弱爆了。

目前已有6个国家公开发表声明将全面禁止纯汽油车和柴油车,其中法、英在2040年启动,德、印在2030年启动,挪威、荷兰在2025年启动。

显然,禁止销售燃油车,中国并不是第一个,却是最重要的一个!

一旦中国确定禁止传统燃油车时间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纯电动车主战场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

因为中国市场太大了,大到可以左右全球汽车市场的方向。

从数据上看,2016年中国乘用车产销量达到2500万辆,这一数据几乎相当于后面第二到第五名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四国的销量之和,占据全球汽车销量28%,这其中新能源汽车仅50.7万辆。

如果2500万辆,全部替换成新能源汽车,那么影响的不止是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企业的命运,一个产业的兴衰,更是一个国家的崛起或沉沦。

这是全球汽车产业的一次大洗牌,也可能是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一次机会!

即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打破现有汽车体系,缩小中外技术水平差距,被市场冠以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再生的预期。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政策、市场、技术合力推动的结果。

包括财政补贴、发牌照等在内的政策推动作用明显,甚至一度走到了反面。

各省市经济规划中都少不了新能源汽车这道“主菜”,直接上牌照、免购置税、央地双重购车补贴累计高达4000亿元之巨,系列优惠政策狠狠刺激了车企的“肾上腺素”。

但“真金白银”的粗暴堆砌终究沉淀出了产能过剩、骗补丑闻不断、PPT造车神话迭出。

中国“独到”的补贴政策也因此备受争议,不得不再度收紧。

其实,对任何产业来说,政策最终都只能起到“推一把、扶上路、送一程”的辅助性作用,真正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成熟的,还是要依靠技术与市场的“双轮驱动”。

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真正走向成熟的核心原因主要包括电池能量密度和电池成本两个方面。

只有当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00瓦时/千克之后,消费者才能真正消除“里程焦虑”;同时,只有成本下降到与传统能源汽车相当时,其经济性才能得到市场认可。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已进入了技术大爆发的前夜,如新型防火防爆全固态锂电池、新型双离子电池技术、高性能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等电池技术捷报频传,辅之以无线充电技术的新突破,新能源汽车可谓是如虎添翼。

“高速公路变成汽车的无线充电器”这个脑洞大开的疯狂想法正落地成真。

法国的无线充电技术测试已在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市成功测试;热炒的高通动态充电技术,通过嵌入道路表面的充电模块,以无线的方式向电动汽车发送高达20千瓦的感应电源,实现汽车自主充电,也是无线充电技术的新突破,这些都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快进”模式。

无论如何,经典的产业发展路径,均是依循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法则。

鉴于中国非典性,要么被行政力量“劫持”,要么被行业内斗割据而削弱(汽车行业、信息行业和能源行业各自竞争),再加上全球汽车企业逐鹿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或难逃蓝海变血海的前景,但愿不要重蹈燃油汽车数十年来的覆辙。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