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快递与现代物流的“落差”在哪里?

 德培论道 2020-08-26

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312.8亿件,居世界第一,同比增长51.4%,2011年至2016年的复合增为53.5%;收入规模达到3974.4亿元,同比增长43.5%,2011年至2016年的复合增速为39.3%。

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累计完成173.2亿件,同比增长30.7%,相当于每人收到12.4个包裹。

全国网购快递平均运抵时间仅有2.6天。

在浙江、江苏、北京、广东、湖北、安徽、福建等省市,电商快递平均运抵时间已经低于2.5天,运抵最快的地区上海,平均只需要1.7天。

中国国内快递平均费用为7-9元。

从北京到上海48小时内送达的快递费一般不超过15元,就连最贵的顺丰标快,也只需要23元。在江浙沪地区,大部分快递都能在10元以内搞定。

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速度上,或是价格上,中国快递业都堪称是世界“奇迹”。

但中国快递业的低价快速却是以一种野蛮的方式兑现的,飞速增长且庞大的业务量在很大程度上靠“人多力量大”(数量庞大的电动车快递队伍)来完成的。

2015年,三通一达、百世汇通、顺丰、EMS、京东的快递员工总数超过120万人,寄送全国80%左右的包裹。

全行业从业人员数量2015年突破150万人,截止到2016年初,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为203.3万人,而2016年投递206亿快递件。

有人不禁感叹,快递小哥是在用“生命”工作。

且不说快递业对廉价苦力的依赖说起来都是泪,快递运营环节更堪称野蛮。

近年来,伴随着快递业务量的激增,丢件、假签收、私自变卖“无着件”、暴力分拣和运输、偷吃偷拿、个人信息泄露、无视消费者投诉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规范行为同样暴增,央视就曾曝光“你包裹里东西可能被摸过、尝过、坐过”,让人触目惊心。

快递业对道路交通秩序的扰乱更甚。

多年来,大量快递电动车实际上处于“无机动车之名、有机动车之实”的灰色地带,“超速行驶”、无牌无证等成常态。

满载包裹的快递电动车任意在机动车道上的汽车间和人行道上的行人间穿行飞奔,钻隙冒进、见缝插针、逆行、闯红灯、与行人争道者屡见不鲜,给公共交通增添了诸多安全隐患,而快递乱停车堵塞交通也给市民生活造成困扰。

正因为如此,以深圳、北京为主多地实行“禁摩限电”。

此外,快递包装污染更是惊人。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快递业消耗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147亿个、封套34亿个、包装箱约86亿个、胶带3.3亿卷。

仅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地球赤道425圈,而这些胶带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2800公斤气体溶剂VOCs(焚烧会形成霾状物)如果填埋处理,实现自然降解需要100-150年。

总体上,当下中国快递已经在不同层面对社会生活形成困扰,与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的需求不相匹配。

这背后是中国快递与现代物流的落差。

虽然2016年中国快递的业务量占了全球近一半,但营业收入却只有4005亿元,而2016年快递三巨头DHL、UPS和FedEx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37.6亿元、4542.5亿元和3450.0亿元,整个中国快递行业的营业收入只相当于0.75个DHL,0.88个UPS,1.16个FedEx。

而市值直逼FedEx的顺丰其规模和三大巨头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其中UPS和联邦快递的收入大概是顺丰的七到八倍。

收入上的巨大落差根本上是中国物流低水平运营的结果。

现代物流不仅仅是做货品的搬运工,而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实现从包装、装卸、仓储、运输到搬运等一系列物流活动过程的集约化运行。

为此,美国快递企业普遍通过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高速分拨系统和RFID、自动导航设备应用、自动化仓储和柜架等,提高快递信息处理速度、增加快递商实时跟踪包裹能力、为快递车辆减少配送时间、加快包裹在转运点周转速度、增加仓库周转效率提高仓库容量等,避免爆仓、运作瘫痪等。

换句话说,美国快递业的效率是建立在以技术为基础的、不断优化的高效物流运行系统之上的,拼的是技术而不是人力。

2016财年,联邦快递投入在运力、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方面的资金高达48.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2亿元),而UPS的资本开支也达到29.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4亿元)。

因此,虽然美国因为没有中国这样的快递电动车大军而无法实现中国式的低价快速,但美国快递物流业整体的经济社会效益都要高于中国。

而这也是现代物流的根本。中国快递业以富有中国特色的方式实现的低价快速一定程度上是与现代物流相悖的。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