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潮汹涌 | 企业沉浮,时运左右

 德培论道 2020-08-26

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

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 黄沾作词,《上海滩》

歌词很美,但放在商业的世界是错误的。浪里一定分得清欢喜悲忧,浪里更看得出成功失败。

《今天的企业明天都将“消亡”》系列前几篇描述了传统企业护城河的崩塌,新企业又速生速死,好像谁的日子都不好过。背后的原因总结起来其实就跟《上海滩》的故事一样,青帮组织能崛起背后都是一股股时代浪潮推波的,浪势退却则英雄落幕。时代浪潮是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脉络;是西方势力在租界的存在;是民国时期上海的城市特性;亦是世界格局在二十世纪的变化。一股股浪,有大有小,促成了一个个群体与个体登上历史舞台,然后消逝在一波新浪潮中。

同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浪奔浪流 —— 各类大势小势也都决定着诸多企业的命数(尽管对于个体企业而言,其生生死死的原因千差万别,但整体而言,所有的企业都难逃大势的“摆布”)。

商海的大势主要取决于三大变化 —— 世界经济形势、国家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变革。

每一波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动,都会成就一批企业,也将摧毁一批企业,微软、谷歌、苹果、脸书等,都是乘大势踏浪而来,柯达、诺基亚等则是被淹没在一波新浪潮里。

世界与中国是切割不开来的。不光是因为中国存在于世界之内,并且拥有近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更重要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世界史很大程度就是中国慢慢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世界会波及中国,而中国影响世界。

20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客观上加快推动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加快了一批企业的衰退甚至消逝,特别是部分打着显著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特质烙印的企业,遭受的冲击更大。

为什么?单就贸易来看,由于全球的贸易坏境恶化,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由2007年7月的30%骤降到了2009年5月的负增长26%。而后在2010年又经历了出口增长高峰后总体进入了每年递减的趋势(除了个别月份如2015年2月的50%增长和2018年2月的43%增长)。外贸的目的市场消费不行、需求下降、订单不来,自然外贸及加工贸易的公司状况难看。许多企业无以躲避关门、倒闭的命运。

中国自身的发展趋势是另外一个大势,它与世界经济形势这个因素常常叠加起来促发商业格局的改变。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是“世界工厂”,对跨国企业,中国超廉价的劳动力、便宜到近乎免费的土地、税收及环境成本吸引了国际资本滚滚流入。

但如今,这些曾今的“世界工厂”特质都在发生变化。中国劳动力人口从2012年开始每年都在减少。2016年一年就下降了349万。不光是客观人数的减少,劳动人口自身的待遇要求和维权意识都在增长。90后的农民工二代还能忍受超低薪和工时超长的待遇吗?另外,外资曾经长期享受的优惠政策逐年在递减,如“超国民待遇”级别的税收政策在2010年都已经终止。

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更是明确了中国不会再用牺牲环境换经济增长。现在走环保路线和产业的企业能得到补贴就是方向性的改变。外加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前中国的工厂模式和外贸模式必须进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道路。这个过程当中,企业若不能或者无法跟着整个中国经济转型的布局走,很难跳脱悲剧性的结局。

拿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的浙江为例。2008年开始被迫转型在中小企业,特别是外贸公司已经成为新常态。许多人加了杠杆卷进了地产或者一些自己不熟悉的产业。“老板去哪儿了”和“倒闭潮”成了每隔几年的舆论热点。2011年温州22日内有九个老板跑路成为了网络流传至今的经典“佳话”。

低毛利是许多过去驰骋江湖的企业做不下去的主因。金融危机后的短短五六年内,浙江服装业的工人成本就翻了一番,而利润也就顶多在3-5%之间。从战略角度来看,所有的企业都认识到了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可现实就是“脑子”已经知道要“转身”,“身体”跟不上节奏。

与此同时,过去十年,带领浙商翻云覆雨的就是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科技军团。一些企业的衰败和一些企业崛起无不与这世界之浪,中国之潮的节奏并行。

另外,从去产能到去杠杆,两波浪潮袭来,又有一大批企业要么被“淹没”,要么被打得晕头转向,没了方向。

去产能直接影响的当然是传统能源类企业。2017年差不多就有170万煤钢工人下岗,这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最大规模。这里面当然有国企,也有民企。连电影圈都有人士很直观地表达,近年来没什么煤老板投资电影了,主要的金主变成了科技业巨头。

去杠杆的本意是让融资更加规范严格。但民企面对的实际困难就是融资难、融资贵。当客观发展空间收窄的时候,就会出现曹德旺这样的人物和其背后的企业,并且不止一个。站在曹德旺这类企业家的角度,他们算来算去,美国哪怕人工贵、有工会,还是直接跑去那里划算。中国从税收到融资,对实体企业经营的维系都无形中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这也就难怪一些企业主把实业关了,把钱投入房地产去了。

此外,科技革命又以一种全新的的商业逻辑打得许多企业措手不及。甚至可以说科技革命实际上就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的浪头 —— 真的是一扑过来,有没有穿底裤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人都很可能被冲趴下。出租车、商场、超市、电视、报纸,广告等,多少个行业被科技浪潮颠覆?让做实业的企业不要去恨BAT等科技巨头从道理上是通的,但情绪上完全做到多少有些不符合人性。许多靠信息差异做中介的企业更是一并倒下。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是everything,也是anything!它触及一切,联结一切,改变一切。不搭理它?那你继续做传统报业,看能撑多久。继续开出租车公司,看能顶多久。现实就是这样。当然我们说这是最大的浪头,反过来找到支点一蹭而上,它可以把你带得更远。

面对科技浪潮,企业只有一条路 —— 大大地拥抱。历史上有人抵抗过的,卢德主义者砸掉过机器,但无济于事。人类拥抱更有效率的工具是天性,企业只能去学习、懂得利用这些工具。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弯转千滩

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

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

仍愿翻百千浪

在我心中起伏够

《上海滩》的许文强看清了浪势跟冯敬尧切割,发展了自己的队伍。后来跟自己兄弟血拼同归于尽,若没有死在四十年代末他还要对大势再做一次判断。浪潮汹涌、诡谲,做企业面对这浪奔浪流看错或算对,最后的滋味一定是有喜有愁。


今天的企业明天都将“消亡”系列

脆弱且短命

企业的护城河消失了? | 当可乐不再可乐,当河流不再护城

企业脆弱化 | “媒介即讯息” —— 当电视台失去媒介主导

速生速死 | 匠人与飞猪 —— 新企业的“时代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