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重演与变化(十一年前的旧文直指当下)|福卡预测回放

 德培论道 2020-08-26

摘要

本文是《福卡分析》2007年11月28日的一篇文章,原标题为《21世纪初的国家与战争》。原文摘要三大要点:1、传统国家复活的条件已经具备,国家间冲突的条件也已成熟;2、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并不像期待的那么乐观和谐;3、新战争的模式注定让人大吃一惊、大开眼界。

1

 国家层面的判断与福卡的推导

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这种判断是准确的,讲出了问题产生的根源。顺此推导,“大变革、大调整”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转型、思想剧变、秩序重建、利益重新分配,这种情况在单个国家的表现是加强集权、巩固权威、突出主权,体现在国际上则是为维护国家利益而针锋相对,用战争实力压倒竞争对手。历史上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眼下历史正在重演。

2

和平发展下的“暗流”

就在我国努力建设和谐世界的同时,俄国先是退出《欧洲常规武器条约》,然后高调宣布提高核反击力,并称面对北约东扩的威胁,俄罗斯不会“坐以待毙”,在北极领土的归属上,俄罗斯已不屑于掩饰与欧洲实力相拼的野心。

印度则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提升军事实力、扩大反华联盟的机会,拥抱美国、亲吻德国、拉住俄国,和日本眉来眼去,不断在印度洋上进行各种指向性军演。

日本迈向军事大国的努力从未停过,事实上凭借其先进的军事科技与制造水平以及雄厚的财力,日本已经是世界级的军事大国,尽管如此,日本还是不断寻找扩大、巩固、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其用意十分明显。

朝鲜几乎是不顾一切地在研制核武器,台湾地区也在疯狂地购买军火,提升战斗能力。

截止目前,美国今年已在太平洋西岸的第一岛链上进行了七次军事演习,而且规模一次比一次大,规格一次比一次高。不仅如此,美军在包括核潜艇、战略轰炸机以及隐身战斗机在内的兵力部署早已大规模向太平洋倾斜。美军还计划到2010年前将把6艘部署在大西洋沿岸的核潜艇全部调到太平洋,将60%的核潜艇调到该区域。同时针对中国的新“避险”策略就是发展可以深入攻击中国内陆的远程战略轰炸机。

3

国家间纷争不断的根源

“我欲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却催生出如同二十世纪初的国际政治格局,这有深刻的根源。

首先,传统国家强势回归。

二十世纪前半叶,国家、政党与资本唱主角,最终政党与资本以国家名义用战争方式解决了利益分配与权力秩序等基本问题,后半叶则是在反思两次大战中经历了冷战与全球化,并最终形成了以和平与发展、合作与竞争为主题的新时代,试图用超越主权、超越国家的欧盟模式颠覆传统国家概念,淡化国家的差别与界限。

然而事实证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结果并不是使国家“趋同”而是“求异”,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处于不同经济模式,不同产业阶段以及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

在此条件下,国家形态重新成为保护国民利益的载体,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保守主义、保护主义等再次抬头,右翼思潮重回政坛。两极分化造成了传统国家的“复活”。

其次,国家与资本由热情相拥到貌合神离。

这为新型的矛盾冲突提供可能。资本的逐利性在全球化时代发挥得登峰造极,跨国公司也由此获得“新兴帝国”的称谓,富可敌国,但是行事却阴险毒辣,除经济利益外不顾一切,不但对所在国的剥削毫不留情,而且对宗主国也并不念恩、反噬一口也是又准又狠。

这种分离使资本的破坏性与国家的对抗性都提到空前高度,它们的结合意味着战争,分离代表着更大的破坏,这提高了国际关系的复杂度、增大了国家间冲突的可能性。

为了石油,萨达姆其实是被美国的石油资本家绞死。索罗斯曾支付格鲁吉亚公务员的一半工资为的是发动颜色革命,使格鲁吉亚投到美国怀中成为俄国的敌人。

再次,民主制下国家间冲突的概率不降反升。

民主制度并不能排除最终决策权仍在少数人手中的现实,个别政党精英掌握着权力,他们的决策凌驾民主之上。民主制并不能约束执政者违背民主原则的行为。即便七成美国人反对伊拉克战争,但布什政府仍一意孤行。

另一方面,美国的民主制度非但不能兼容其它政体,反而不断以国家名义强制覆盖它们,把民主制异化为干涉别国事务的武器,并把民主制度几乎等同于宗教信仰,用消灭异教徒的方式输出民主。这就是战争之源。

最终,国家依然难以逾越。

雅尔塔体系确定的秩序、组织不断被肢解、边缘化显示出,超国家的组织与秩序在现实中的江河日下。

同时,也为多极世界里的各大国提供了幻想空间与摆脱国际组织约束的可能,使各列强为重获霸权而食指大动。尤其当政党与资本已经同床异梦时,巨大的民生压力使国家除了强化资源占有能力外,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即便在处理诸如污染、环保、反恐、禁毒、气候灾难等问题上,国家主义的影子也越来越清晰,往往是以国际主义为名,掺杂国家私利,借国际组织干预之手偷偷实现自己的目标。国际关系失衡到一定程度,则必定图穷匕见。

4

国家间的争权夺利变本加厉

国家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复活使其在金融大爆炸与财富大爆炸下的争权夺利中只会变本加厉,尤其当资源品价格一再被资本抬升之际,各国厉兵秣马、摩拳擦掌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了经济上的两极分化的仇恨,有了大调整大变革的空间,有了新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国家也就有了发动战争的借口。

因为解决市场经济过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战争平仓,一劳永逸地解决主导权与国际秩序的方式是战争的结果。

摧毁一个国家再重新建设一个新国家的过程会促进经济增长,没有“马歇尔计划”也就没有美国战后的繁荣。没有新老欧洲的融合,也就没有德国默克尔对华态度上的“变脸”。她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再触逆中国的心理底线,就是因为她想抵制中国商品为东欧产业调整挤出条活路,让东欧感激她、拜她当欧洲的“大姐大”,人权问题与环保问题不过是噱头而已。法国总统萨尔克奇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出现两人在美国大献殷勤,比拼“爱美国”“爱布什”,重回大西洋路线,拥抱美国,压制伊朗、抵制中国。

5

冲突是传统的,手段却将有突破性

所以,当中国的青年人仅仅热衷于写网上的抗日传奇小说,对现实的国防意识淡漠时,战争的阴影在不断扩大。历来战争的爆发都是不确定的、突然的且不对称的。影响战争逻辑的只有战争能力与战争意志。

二十一世纪初的战争模式显然处于摸索和转型之中,它既有可能是传统的、经典的常规战争,又有可能是创新的、非典型的、虚拟的、前置化(预先交手,不待开战而见成败)战争,还有可能是局部战争、代理人战争(像美国黑水公司这样的机构也许会成为下一次战争的重要角色,但它却与五角大楼没什么关系)。

只要是科技有突破,那么这种成果就会很快体现在武器的性能上。中国反卫星试验的成功,让美国认定导弹防御方式将发生巨变。

不过,下一场战争如果是爆发在大国间,那么它决不会简单地表现在常规武器与常规手段上,那将是一场全息全维的战争,等航母与坦克、飞机出场时,战争可能已近尾声。

收听德培,看懂形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