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金融监管进入“攻坚战”

 德培论道 2020-08-26

P2P俨然成为除股市外又一个“韭菜”互割场所。

从表面上看,此次P2P接连崩盘是因为在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资金紧缩,遭受流动性危机,甚至有人将集中“爆雷”归咎于当下杭州、南京楼市“摇号”,“摇到即赚百万”的逻辑导致摇号大军挤兑,成为捅在P2P资金周转命门上的一把刀子。

但从根本上而言,P2P披着互联网的外衣,内核却是庞氏骗局。从P2P基因来看,一头是刚兑不合规,一头是不刚兑就会死;一头是投资人要求的高收益,一头是投资标的高风险,这两个悖论让其走上庞氏骗局之路P2P不过是这个大时代的一个缩影,是不讲规则、野蛮生长的行业在可以加杠杆的金融领域的一次放大。

然而,当互联网金融以及科技金融等再酷炫的概念开始暴露“为非作歹”的另一面本性之后,政策开始“翻烧饼”,金融变天,P2P便沦为了“阶下囚”。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本应是大众的、小额的金融服务,当下却利用互联网加速集中、垄断,在经历一系列的清盘、整顿后,未来将回归互联网金融的初心——众筹、小额、无序。

正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无序”,做传统商业银行力所不及之细处,更需要政府监管,体现出大政府的真正转型。即由传统的、滞后的政策变成前置的政策,由运动型政策转成规制型政策,而所谓前置的不是拍胸脯保证、拍脑袋决策,而是来自规则,以及专家反复论证,将新生事物可能的风险与危害降到范围之内。

就互联网金融而言,监管部门的动作已然展开,将再用1-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作为重点整治的业态,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贷领域存量风险将化解清理。

也就是说,这场互联网金融合规监管大风暴,并不是“突击战”,而是“攻坚战”。未来,清盘会成为越来越多平台的出路,而“爆雷”无疑还将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