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拨开迷雾,进军缅甸

 德培论道 2020-08-26

导读

为应对缅甸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就中国企业而言,投资运行需要采取非常市场化模式。

在本公众号《产业东南飞?——东南亚将“照搬”中国问题》一文中,对缅甸基本的政经环境进行了分析。本文则穿透宗教,预判缅甸未来发展趋势,以为企业或者个人进军、投资缅甸将会面临的变化提前做好准备。

佛教对缅甸的影响

漫步缅甸,放眼处皆佛塔。大到蒲甘成百上千座的佛塔群,小到村落旁三砖两瓦搭建的小佛塔;奢华到用去1500吨翡翠(价值100亿缅币)的世界独一无二的翡翠佛塔,闪耀到110米高塔身被72吨金箔通体包裹的仰光大金塔……林林总总,缅甸无愧于佛塔之国之称。

缅甸人不舍得吃穿,倾其一生财富用于修建佛塔,给佛像贴上金叶,如马哈木尼佛像身上金叶的厚度已经超过16厘米,以致佛像身体变了形。

在中国“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在缅甸大可改为“必修佛塔”。很多游客在高耸的佛塔下,熠熠生辉的佛像前,异国神秘气息的笼罩中,被宗教所左右迷惑,质疑自己无神论者的身份。

而事实上,作为国教的上座部佛教,对缅甸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影响之深刻,却不甚了解。

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000多年之久,对缅甸人而言,从出生便受到佛的教诲,一生必须出家一次,时间不限,因此在缅甸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穿橙色袈裟的僧侣。

据统计,缅甸佛教徒占到人口90%以上,其中僧侣多达50万人,比45万的军队人数还要多。正是由于佛教历史悠久,信奉人数之多,对缅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政治进程中,缅甸的国家构建之路由军队和佛教两大势力之间的角力构成,封建时代政教合一,而后互为消长,甚至彼此对立,滋生或加剧了政治动荡与民族冲突,如在罗兴亚人问题上,甚至出现了“佛教极端主义者”或“佛教民族主义者”,以至于昂山素季的民选政府很难挣脱羁绊,制订出化解宗教冲突的温和性方案。

可见,宗教在千百年的发展史中也早就不只是信仰了。

从经济上看,虽然缅甸在上世纪20年代曾有过繁华旧梦,但缅甸却因二战以及内战掉落在经济落后的尘埃之中,民众在严酷的社会现实中,普遍从宗教中寻找精神慰藉。

由于原始佛教认为人生都是苦,苦、空、无常是人生的特征,人生就要忍受苦难,而要摆脱苦就得修炼,寄托于修炼来获取来世或彼岸的好日子,即重来世,轻今生,不活在当下,不改变现状,这种消极悲观的思想在一定程度制约了缅甸民众的积极进取精神,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向上的动力,更不消说在行为上像中国曾经从下至上地推进改革了。

从经济学角度讲,一国民众把所有财富献祭给佛祖,而非转化成资本进行增值积累,本身就不吻合财富增长规律。

从佛教信仰活动来看,充满了功利主义倾向,即追求轮回中的个人利益。缅甸人一方面造佛塔,拜佛像;另一方面又设置那陀神祠,祈求消灾和现世利益,这就是 “双重信仰”。

为了来世,度己超脱轮回,达到涅槃境界,他们信仰精神性的佛教;为了祛除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幸和灾难,他们又崇拜现实性的那陀。

在以拯救灵魂为目的的佛教和世俗性强烈的那陀信仰之间跳跃的缅甸宗教信仰,竟是如此的矛盾与功利。

缅甸面临多种力量的碰撞、冲击

近半个世纪以来,烽烟的味道从未在缅甸这个国度消散,民主的声音似乎刚刚在这里破土重生,现代的脚步还在踌躇与徘徊中悄然靠近,但一切都与过去不同。

在政治上

缅甸转向大国平衡的外交战略,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的关系的同时,还努力改善与欧美大国的关系,在中美之间通过平衡外交,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在经济上

外企外资大量进入缅甸,佛教净土接入市场化、资本化,落后的农耕思想方式与先进的生产方式之间不匹配。

尤其是在商业规则不完备的情况下,以致商业交易乱象丛生。在曼德勒,流传着多个中国玉石商人的故事,大多数都包含中国商人违背信诺,或者串通扰价等情节,一些争执还引起了冲突。

因此,一些玉石交易市场提高玉石商人的入场费,像参加玉石国际公盘交易会需要交5万欧元的押金,可投100万欧元玉石,超出额定的价格之外若要继续投标,还需多交5%的押金。

在意识形态上

佛教的“四大皆空”与世俗时尚、现代民主天然背离。

近年来,缅甸通讯弯道超车,在2014年还只有不到1%的人口接入互联网,目前“触网”的缅甸人迎来爆发式增长,手机用户超过3000多万人,面对光怪陆离的外部世界,初来乍到的缅甸人有点蒙圈。

可以想象,缅甸被地缘、市场、民主的“洪流”,推入工业经济+市场经济+世界贸易的漩涡,突然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现代,前有传统宗教的强大历史惯性,后有经济文明急剧放大的贫富差距,最终将导致脆弱的缅甸经济在转型期出现问题。

缅甸将面临的问题

然而,缅甸的开放与市场化已经不可终止,其经济利益格局形成后,就会自动推动社会前行,一切都会形成自组织。国门一旦打开,就关不上了。

因此,对于今后缅甸可能将普遍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提前预估。

具体而言,将表现为贫富差距将越拉越大,劳资冲突愈演愈烈,官商勾兑的腐败影影绰绰。

在缅甸目前的经济结构中,农业和逐步开放的初级加工业占主导地位,随着缅甸市场逐步开放和加工工业发展,大量的外资与缅甸权贵资本进入市场,缅甸的传统小农会开始瓦解,在市场化的名义下,农民的利益可能被出卖,缅甸少数族群的利益被牺牲,逐渐出现无产阶级化。

未来缅甸大规模的城市化与劳动力无产阶级化会导致环境、劳资问题进一步表面化。

老百姓住着高脚楼,所谓家徒四壁,连四壁都没有,甚至在城市违章搭建贫民窟,生活环境污染导致流行病爆发;而富人住着别墅洋房,享受着现代的生活方式,在今后是常态。

此外,虽然缅甸军政府完成向民选文官制度的转变,军方的力量在减弱,但是军事集团也可以从新开发中获取利益,并转身成为新的资本力量,而且在进进退退夯实底部中还将有相当长的时间,这在泰国、菲律宾都有前例。

更何况缅甸2008年宪法规定,军方自动获得缅甸国会25%的席位,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和边境事务部长等重臣都由军方任命,在特殊情况下,军方有权接管国家政权。

在此可能前景下,就中国企业而言,投资运行需要采取非常市场化模式。

这包括公司在组织运作模式上要有助于化解可能面临的风险,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地提前预设,如不让贫民窟规模化、围厂化,用绿地和围栏进行事先隔离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