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流感成常客?

 德培论道 2020-08-26

导读

人类自以为拥有了上帝之手,殊不知也将打开基因与疾病的潘多拉魔盒。

1

流感又来了

流感再次肆虐。

2017-2018年之交爆发的流感或犹在眼前,新一轮流感又来势汹汹。

根据中国新闻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消息,中国流感监测网络2019年第2周(2019年1月7日-2019年1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内陆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继续上升,正处于2018-2019冬春季流感流行高峰期。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亚型是甲型H1N1,其次为A(H3N2)亚型,但也能检测到极少量的B(Victoria)和B(Yamagata)系。

于是,国内各地医院人满为患,特别是儿科门急诊进入就诊高峰。

根据中国新闻网的消息,香港卫生防护中心1月2日就已公布,香港正式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较2018年提早约1周。目前香港已出现46例死亡个案,当局通知191间幼儿园停课。

澳门卫生局则于1月7日宣布,澳门初步进入流感高峰,预计将持续2至3个月。近日,澳门流感病人比例也明显上升,高于平时3至4倍。

此外,根据新华社消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冬流感已导致美国19名儿童死亡。目前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占主流。

世界卫生组织1月7日发布报告称,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流感活动正在增强,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北美和东亚地区占主流。

那么,为什么流感恍若成了常客?

2

“应接不暇”

从这两年流感情况看,首先,流感之所以如此严重,一在流感毒株更棘手。当前流行的甲型H3N2病毒恰恰是流感中的“问题儿童”,比大多流感毒株更加致命。去年澳大利亚流感季就至少感染17万人,死亡超370人。

二是多种病毒交叉混合流行。从去年到今年,我国都出现了H1N1、H3N2和乙型BY系同时流行,而正因型别替换,去年乙型流感阔别三年卷土重来且出现抗原性漂移,人群对此缺乏免疫屏障,以致乙型流感一家独大。

三是疫苗研制赶不上病毒变异。因为迄今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流感病毒的变异机制,因此,各国每年只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科学家的评估,以3-4年为一个周期来预测明年病毒及生产相应疫苗。

而去年恰恰“脱靶”了,以致在大流感爆发时很是被动,相关疫苗的有效率极低。去年,澳大利亚估计疫苗预防H3N2型流感的有效率仅为10%,就连美国疾控中心当时都表示现有流感疫苗对当季优势毒株的有效性仅在三成左右。中国疫苗接种率仅2%,公众熟悉的三价疫苗同样未囊括优势毒株B型Yamagata。

加之,病毒更快的突变频率,以致即便接种疫苗也挡不住突变病毒的侵袭。

3

“自作孽”

然而,从更深层次来啊,人类才是病毒肆虐的元凶。

伴随人类纪的到来,人口快速膨胀,人类活动前所未有改变环境:

因为污水和塑料,越来越多海洋沦为没有水生生物的死亡地带;

因为燃煤和工业化,全球碳排放2017年破纪录,地表温度百年上升2华氏度;

因为急功近利的现代化,25年内近3亿英亩的林地被毁,全球动物数量下降29%,可人类数量上升35%……

2017年1.5万科学家第二次联合签名发出最高警报,从臭氧层损坏到动植物灭绝,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不可估量。

而自从人类诞生,细菌和病毒便如影随形。原本病毒静悄悄潜伏在自然界,与自然宿主共存,直到人类因为人口增长,大肆扩张,侵入了它们的栖息地,病毒才“被迫现身”。

比如,禽流感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等是由于人类接触了中间宿主候鸟、骆驼等引起的疾病;1910年在东北出现的肺鼠疫,也是由于人类捕杀旱獭导致生物链断裂所致。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40-2004年共发现154种新型病毒性疾病,3/4是由动物传播给人类。

因为物种亲缘关系越近,微生物在二者之间成功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人类近20%的主要传染疾病由灵长类动物传播。仅大面积雨林被毁就迫使携带疾病的动物和昆虫进入人类居住区,或让致命性的神秘微生物大范围感染人类。

尤其伴随地球变暖,休眠着千万年古老细菌的永久冻土带一旦大面积解冻,将改变水土性质,让僵尸病毒重现江湖,或以更强突变再度肆虐人间。

4

大自然的演化

其实,相较于细菌有独立细胞机制,病毒仅是由保护性外壳包裹的一段DNA或RNA,只能靠感染机制寄生,利用宿主的细胞系统自我复制成长。

表象看,大自然将奥秘隐匿于一套遗传密码之中,籍此创造出数以千万计的物种,之后又将其销毁,终而复始,生生不息。

但本质上,大自然演化就是一部“转基因”的历史,若没有基因突变的神来之笔,根本就无法进化出人类。

原始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面对不同食物及海拔等因素,只有基因进化才能适应环境生存下去。因此,基因突变的根源是为更好的适应恶劣环境。

且不说,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新型流行病从非洲传到波斯、希腊,仅是哥伦布发现北美新大陆,就让欧洲人带去的霍乱、鼠疫等传染病灭了近九成的美洲土著。

尤其是1918年大流感首次横扫全球,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密不可分。正因一战的恶劣环境,前所未有的军队调动和人口流动,导致H1N1病毒从禽类直接突变传播到人类身上,感染近5亿人口、4000万人丧生,最终倒逼一战结束。

即便从黑死病到天花,人类已进化出抵抗病菌的能力,病菌也相应演化出侵袭人体的新途径,并伴随人类脚步蔓延,随之进化。

不单病毒间交换遗传物质重排基因,就是跨物种传播都产生了基因重组。

之后的三次大规模流感疫情都是禽类或猪携带的流感病毒与1918年的流感基因相混合的结果,比如1957年亚洲流感毒株就由禽H2N2亚型毒株和人H1N1亚型毒株经基因重组而成。

5

基因突变之祸

说到底,都是基因突变惹得祸,以前是自然选择,现在更多是人类改变了自然生态。

殊不知,地球上最大的改变竟然还是人类。要知道,19世纪前人类平均寿命仅为三四十岁,自1928年发现青霉素,抗生素大大提高人类抗病毒细菌的能力,使人类如今平均寿命翻番(七八十岁)。

就在人类自以为高枕无忧时,恰恰因人类滥用抗生素,病菌进化出耐药性,甚至可跨宿主种族传播。

加之,抗生素污染进入水体、土壤,通过食物等回到人体,增强耐药性,不但让人类陷入无药可用的绝境,而且一旦超级细菌横行,30年后杀死千万人就绝非危言耸听。

因为当人类第一次使用合成药物,就意味着人类放弃了自身的抗体能力,再加上,玩命的用药让现代养殖鸡鸭等繁衍速成,结果导致禽类身上的细菌病毒演化速度是人类可感染速度的150倍以上,流感肆虐也就可想而知。

如此沉重的代价还是自然演进的。怎料,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将人类从医疗化学时代拉进分子生物时代。人类打开基因图谱的天书,开始修改编辑基因,有望消灭绝症,根除致病基因在世代间的传递,甚至,让人类寿命再次翻番(到120岁乃至150岁)。

人类自以为拥有了上帝之手,却殊不知也将打开基因与疾病的潘多拉魔盒。因为越来越多科学家意识到,基因编辑技术会引入数百种意料外的基因突变,而且,人类立于生物链的高端,一旦随意改动基因,将产生巨大“蝴蝶效应”,或对整个地球生态带来毁灭性打击。

毕竟,“人类纪”堪称一次“寒武纪大爆炸”,而每一场灾难性流行病都是人类进步造成的啼笑皆非的后果。

不单从国家到企业,全球化流动加剧疾病基因的混合、杂交与进化,而且医疗技术、科技发展及文明程度,又加速了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H7N9到埃博拉和HIV,都在人类进化中又反过来清算人类。因此,人类需理性辩证地看待基因突变。

一方面,生物进化是为适应环境而产生基因漂移、突变的过程,无所谓好坏。

另一方面,人类已跨进生物生命时代,不管中国愿不愿意,轰隆隆的基因经济都已是箭在弦上,若因噎废食,无异于自毁前程。

因此,中国万不可错失了生物经济的大浪潮,既要发展基因经济和产业,又要合理管控、保障国防安全。

只不过,能量守恒的,当人类寿命再次翻番,新一轮的自然选择会通过环境污染、气候剧变等造成各种灾难,自然消灭多余人口,这恰恰是人类躲不过的。

以此看,类似于1918年那样大流感的再次爆发,是迟早的事,只是表达形式是常态化的隐形爆发,还是集中式的显性释放,将以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