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科技被玩坏,都是科技金融公司惹的祸?金融与科技究竟谁为主导?

 德培论道 2020-08-26

   点击上方“蓝字”

   带你“透过表象看真相”


书本要服从科学,而不是相反。


导读:由于金融与科技乱穿马甲,处于浑水状态,才导致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泡沫化。事实上,金融与科技从来不是谁为主导的问题。

如今金融与科技真是亲如孪生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知是金融成就了科技,还是科技帮衬了金融,总之,无人银行、数字银行、机器人大堂经理,动动手指一键支付……

不管你愿不愿意,银行都变了,非现金支付方式几乎全面覆盖!

Moven银行创始人布莱特·金在《银行3.0:移动互联时代的银行转型之道》一书中指出,未来银行不再只是一个“地点”,而是一种“行为”。

“小时候,银行是一张高高的柜台,我在下头,柜员在上头。长大后,银行是一张小小的卡片,我在外头,钞票在里头。现在啊,银行是一款小小的APP,我在街头,银行在云里头。而未来,银行是一种无形的模式,我在这头,银行在心里头。”

金融领域,互联网企业大举抢食,数字货币侵占着法币的地盘。

一边是比特币、莱特币、瑞波币、以太坊、IOTA币、腾讯的Q币、迅雷币……各种数字货币粉墨登场,交易市场数量不断攀升。据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数字货币种类达到了2073种,全年新增数字货币738种,同比2017年增长155.3%。

另一边则是印了100多年钞票的全球最大印钞厂英国德拉鲁公司濒临破产;委内瑞拉的法币玻利瓦尔一买一麻袋,甚至连买一个鸡蛋都要花掉20万玻利瓦尔,相比之下,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反倒成了“救命稻草”,有政府信用背书的法币还不及Facebook这种国际大公司的信用背书,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有人指责“金融科技可能被玩坏了”,还有人怪罪“那都是科技金融公司惹的祸”,然而究竟什么是科技金融,什么是金融科技,业界却是各说各话,其概念尚处于混沌态。

热门新书



福 卡 智 库


 01


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界面混沌



2019年8月,央行在下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明确将金融科技定义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换言之,金融科技的核心是技术,是以科技、技术为先导,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金融本身。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数字银行,经营业态虚拟化、无人化,为用户提供跨时空、快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比如智能投顾等技术降低了客户投资知识门槛,无论资金大小和风险偏好,都有适合的产品提供;建设银行的智能机器人“小微”已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3亿人,相当于1万多名坐席人员的工作量,应答准确率达99%。

同样,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对于科技金融权威表述是:科技金融落脚于金融,是高效、可控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业态和金融产品。

换言之,科技金融是为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业态和金融产品。

然而,听不同的人谈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你会发现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答案。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在概念厘定上仍旧是“颠三倒四”、混沌一片。

比如有人说,科技金融就是金融类企业玩技术,金融科技就是科技类企业做金融;

又有人说,科技金融是金融属性的业务,它只是用新的科技来做金融,诸如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互联网支付、P2P、财富管理公司都是金融属性,做的都是2C业务,都是科技金融公司;而金融科技则是为金融业务及机构提供科技服务,它不涉及资金,也不涉及C端用户,是科技属性,做的是2B业务……



福 卡 智 库


 02


界面混沌背后原因



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之所以常常被混为一谈,现实情况下的很多公司业态也搞不清楚究竟是金融主导还是科技主导,其实关键还在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