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成绩好的孩子学习有冲劲?孩子懒散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中正书法工作室 2020-08-26

学生A和学生B一起学习,学生A因为抓得早、抓得紧,所以样样表现都比学生B 优秀。

此时的学生B还处于懵懂、糊涂、漫无目标的状态。

但学生B的父母鼓励孩子不畏差距,并找出孩子小细节上的优点加以肯定,在不断地鼓励下,学生B越来越专注。

当学生B开始追赶时,学生A的优势不断缩小,A的家长也开始鞭策孩子,施加压力。

B越学越有劲儿,考不好是正常,考好了就是巨大的胜利;A压力越来越大,时刻担心自己考不好,考好了是正常,考不好就是失败。

这种现象在小学很常见,早期考双百的孩子有一批将会被反超。

真正能后来居上的学生并不是抓得有多紧、学得有多早、掌握的知识量有多大,而是孩子的内心有目标,他开始知道要好。

当一个孩子缺乏上进的愿望,他的浑身上下都不会有多少精气神。

这些孩子仿佛“丢了魂”,不知道干什么好,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孩子失去了生命的主动权!

教育学发现,“当儿童适应了依附成人的状态,他们就学会了冷漠,这种情感的冷漠带来懒散的习惯。”

蒙台梭利称“依附成人”为儿童心理上的畸形。

当孩子的活动被成人的活动代替、当孩子的意志被成人左右,他们能变得比生病的人还要虚弱。

因为孩子充满活力的精神,充满生命力的心理产生了畸形和衰退。

父母的控制力越强,孩子身心衰退得越严重。

他们爱哭、抱怨、愁眉苦脸、不耐烦、易怒、懒得动弹。

但父母完全忽略了孩子的这种感受,他们喜欢孩子依附自己,命令易于实施,教育仿佛很有“效率”,教育非常“成功”。

这种反馈使得孩子心中生起愤怒,因为他顺从了父母,但父母却只接受自己听话的那一面,情绪中消极的那一面却被完全无视。

在这种家庭里生活的学生感受到的只是无法摆脱的压抑和厌烦,这将聚起他们大部分的力量来对抗、寻求解脱。

心中的能量被转移走,还如何集中注意力去好好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