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敬、可爱、可亲的老头儿—读《老头儿汪曾祺》

 昵称32901809 2020-08-26

  作家汪曾祺被誉为“最后一位士大夫”,这源于他作品风格的淡雅、诗意。但是生活难免有烦恼、充满琐碎、平庸,作品背后的他会是什么样子呢?《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为大家详尽描绘了一位令人可敬、可爱、可亲的老头儿。


  这本书是在汪曾祺去世十几年后,他的子女汪朗、汪明、汪朝联袂完成的作品,梳理人生经历,回忆生活片段,完全可以看作是汪曾祺的传记。虽然说的都是平常事情,但娓娓道来,简洁、质朴、自然、涉笔成趣,一如汪曾祺的风格,让人不忍释卷。

可敬、可爱、可亲的老头儿—读《老头儿汪曾祺》


  表面看来,汪曾祺就是一个平常“老头”:爱美食,喜欢吸烟喝酒,不愿麻烦人,不懂人情世故,身为作家却连住房申请报告都不会写,以至于多年蜗居,没有自己的书房,因“无用”被家人“抨击”。但所有的平常都是相似的,正是那些不相似的地方,成就了汪曾祺的不平凡。


  除写作和画画以外,汪曾祺异于常人的,是身处世俗生活,精神却超脱其外的那份旷达、散淡、洒脱。他会在菜市场、小公园、小酒馆这些普通百姓聚集处体会世态人情;和身在异地的孩子,用文学的笔法写信;把下厨做美食的过程当作构思……“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以此调侃自己的遭遇。人生自有诗意,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他都能发现身边独具特色的生活细节,都能发掘普通人身上的美和诗意。他的诗意不是表面的琴棋书画,而是柴米油盐中仍然有诗心。

可敬、可爱、可亲的老头儿—读《老头儿汪曾祺》

汪曾祺一家


  所以,他笔下的美文有独特的风格:“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这样的文字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会永远流传下去的。


  汪曾祺曾引以为豪的提到过一件事:西南联大时,为一位同学代笔写读书报告,被教授闻一多评价“比汪曾祺写得还要好!”。这件事广为人知,遗憾的是读书报告的内容一直未曾得见。书中这份珍贵资料的出现,使我们对汪曾祺当年的才情有了最直接的感受。类似的一些独家资料,也是这本书的独特魅力所在。


  看这本书还有一点让人感触颇深,那就是汪曾祺的家庭氛围。阅读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和孩子之间宽松自由的关系。对父亲心存畏惧、有所忌惮的子女,肯定无法写出这般平和、轻松的文字,而在这轻松之中,又很容易感受到他们对父亲浓烈的爱和深深的怀念。“爸爸去世以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闭上眼睛,还能看见他由远处朝我走来。湖面的微风吹起他的白发,他笑着,说着。我听不见他的声音。”像这样饱含深情、自然流露的文字,随处可见。

可敬、可爱、可亲的老头儿—读《老头儿汪曾祺》


  汪曾祺说过:“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他完全做到了。而且事实证明,放下传统家长的所谓尊严,去和孩子相处,无损于父亲的形象,反而更容易获得孩子的爱和发自内心的尊重。这是所有为人父母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汪曾祺曾经以“星斗其人、赤子其人”来纪念他的老师沈从文,其实这句话放在他自己身上也恰如其分。对艺术永远的执着,对名利的淡泊,对挫折随遇而安,生活中保持赤子之心。这就是汪曾祺,即便在家人眼中,也不会失去光芒的一位大家。这个老头儿未见得特别高大,但真实,且满怀诗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