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苹果拖累,以富士康为首的代工厂日子均不好过,业务转型不易。 媒体训练营1月12日报道 文|王弘 1月11日,iPhone主要组装厂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布数据,因其最大客户苹果公司的需求温和,且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公司出现自1991年上市以来年度营收首次下滑。数据显示,富士康2016年收入为新台币4.356万亿元,同比下滑2.81%。鸿海精密更为人所知的名称是富士康科技集团。 有分析称,此次营收下滑与苹果销量开始走下坡路以及去年收购夏普关系密切。富士康曾借着优惠政策和低人工成本的红利,获得了不小成功。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环境变化,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使依靠低成本赚钱的外向型企业压力倍增。 虽然富士康近年来也在尝试业务创新,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哪项业务撑起场面,富士康尚未撕下“代工厂”的标签。 富士康营收下滑原因 这次下滑,是富士康自1991年上市以来年度营收首次下滑。事实上,富士康的利润早已出现下跌征兆。从数据对比来看,去年第二财季,富士康净利润降至新台币177亿元(约合5.66亿美元),2015年同期为新台币257亿元,下降31%。此外,合并收入也减少5.2%,至新台币9220亿元,2015年同期为新台币9727亿元。截至2016年9月30日三季度,富士康净利润为新台币346亿元(约合10.9亿美元),同比下滑8.7%。 造成富士康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苹果销量和业绩下滑被看作是富士康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虽然2015年9月发布的iPhone 6s有诸多改进之处,例如Live Photos、4K视频录制和3DTouch,它被认为与iPhone 6相比升级有限,对现有iPhone用户和考虑高端Android手机的用户都没有吸引力。作为苹果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50%以上的收入来自苹果电子产品相关业务。 数据显示,苹果2016财年四季度营收和盈利双双下跌,为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并出现2001年来首次年度负增长。营收为468.52亿美元,比2015年同期的515.01亿美元下滑9%;净利润为90.14亿美元,比2015年同期的111.24亿美元下滑19%。其中,大中华区营收为87.85亿美元,比2015年同期125.18亿美元下滑了30%,延续了前两个季度的颓势。值得注意的是,苹果2016财年营收达到2156亿美元,低于2015财年的2337亿美元,下降9%,这是2001年以来第一次整个财年业绩出现下降。 其次,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集团2016年收购夏普以及对于夏普的整合、调整等举措,也对富士康的资金方面产生了不少影响。2016年8月12日,富士康母公司并购夏普,随后对夏普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收购身负100亿美元债务的夏普,也拖累了鸿海的财务,去年的第三季度,其净利润同比下滑了8.7%。 夏普是富士康转型的重要支点之一,根据夏普公布的2016财年上半年业绩,营业收入为9196.9亿日元,同比减少28.1%;净亏损454.2亿日元,亏损金额同比减少45.7%,夏普预期下半年财年将扭亏为盈。但是预计今年3月结束的本财年仍为净亏418亿日元。白色家电和手机业务有太多不确定性,因此富士康对夏普的整合调整尚未完成,未来应该还需要继续剥离非主营业务,并且加快整合力度。 苹果影响的不止富士康一家 无独有偶,营收下降的不止富士康一家,和硕、台积电等苹果供应商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营收下滑。 紧随富士康脚步,iPhone代工厂和硕营收跌得似乎更厉害。富士康的12月营收与11月相比下滑幅度超过27%,数据显示,和硕科技在2016年12月份的营收为840.14亿新台币,月减33.2%,也比去年同期减少27.4%。季度方面,和硕的2016年第四季度(10-12月份)营收为3606亿新台币,与第三季度相比增长14%,但比去年同期减少12.5%。 近年来,苹果一直试图通过丰富供应链的方式,降低供应链厂商的议价能力,从而维护自身的利润。比如,早前富士康一直独家代工 iPhone 手机,不过现在苹果已经把一部分 iPhone 订单交给了和硕科技。富士康未来可能拿到的苹果订单越来越少,而订单报价则不断降低。 对于台积电,业界普遍认为这家代工厂商受到苹果“剥削”的可能性比较小,理由是台积电工艺先进,且代工了苹果绝大部分 A 系列芯片,这是他们与苹果谈判的最大砝码。 富士康转型不易 不过富士康也意识到了自身问题,近几年鸿海一直在推进自有品牌的建设。早在2012年,鸿海就推出了名为睿侠的自有品牌电视,但是消失在彩电大战中;手机领域中,2016年,鸿海和HMD公司一起向微软收购了诺基亚。1月11日,诺基亚的新机Nokia 6在国内正式发布。但业内人士并不认为富士康可以凭借诺基亚再获辉煌。 2016年8月,富士康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处境艰难的日本显示器制造商夏普,原因是2017年苹果即将在新iPhone和iPad上采用OLED屏幕,鸿海迫切需要夏普的OLED技术储备和资源。夏普拥有先进的液晶显示器业务,收购夏普会加强与苹果等主要客户的关系,也有利于富士康进军更高利润的组件生产、电子商务等业务。 郭台铭曾在2011年提出“百万机器人计划”,即富士康要在2014年装配100万台机械臂,在5到10年内完成首批自动化的工厂。富士康2017的目标是让更多科技产品进入全机器人组装的程序,包括iPhone在内的一系列苹果产品将会是重点目标。 近年来,为摆脱“代工厂”标签,富士康接连发出工业机器人、电视、夏普、诺基亚等大招,但都收获甚微。未来富士康转型之路是难是易,都是未知数。 媒体训练营峰会相关链接: 强者盛宴!媒体训练营峰会来袭【投票开始了】媒体训练营2016年度奖项评选活动【报名】媒体训练营峰会1月14日将在京举办 |
|
来自: 新用户6646Rwa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