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恩达的离开是百度损失,百度人工智能何去何从?

 新用户6646Rwa6 2020-08-26

摘要: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但一山难容二虎。

媒体训练营3月22日报道  文|高春亮 魏力

3月22日,百度首席科学吴恩达宣布将从百度离职,回美继续人工智能的探索孵化。这是三月份以来,百度第三次重大“人事事故”——有功之臣相继退位。

对于吴恩达离职,吴恩达与百度双方并没有表明其原因。百度内部其实早已知晓并决策。因为在吴恩达宣布离职后,百度便立即宣布了组织架构调整方案与人事任命。

百度宣布将进一步深度整合包括NLP(自然语言处理)、IDL(深度学习)、Speech(语音识别)、Big Data(大数据)等在内的百度核心技术,组成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AIG),任命百度副总裁王海峰为总负责人,同时晋升为Estaff成员,转向百度集团总裁和首席运营官陆奇汇报。

吴恩达的离开是百度损失

2011年,吴恩达在Google创建了 Google Brain项目,被外界誉为“Google Brain之父”。

在2014年,吴恩达加入百度,成为百度大脑负责人,并担任首席科学家一职。吴恩达透露,百度的人工智能团队已经增长到近1300人,其中包括300名百度研究院成员。百度这么庞大的技术团队,缺失一位技术核心人物,对于百度和李彦宏而言是一大损失。

吴恩达及其夫人Carol Reiley

今天,这位在中、美两国人工智能界发展中都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科学家选择离开百度,下一步去向,吴恩达或加盟其夫人参与创立的人工智能公司Drive.ai,该公司主要致力于通过工具包将普通汽车变为无人车。

吴恩达在离职公开信中,总结了他在百度的贡献:“我的团队在过去的两年中,每年都孵化出一项新业务:一项是无人驾驶,另一项是DuerOS语音交互计算平台。我们也正在孵化一些非常有前景的技术,比如人脸识别(当已注册用户走近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闸门时,闸门会自动开启),美乐医(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对话交互机器人)等等。作为百度人工智能战略的首席架构师,我很自豪能够引领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飞速发展和崛起。”

吴恩达表示,目前,人工智能产品项目在百度内部支持了搜索、广告、地图、外卖、语音搜索、安全、消费金融等等现有业务,每天有上亿用户在访问。

对于李彦宏,吴恩达给予高度评价,“李彦宏是第一位高瞻远瞩,清晰看到深度学习技术巨大价值的大公司CEO,也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优秀的CEO之一。”

今天百度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也送别吴恩达,好聚好散,“Hey, Andrew, 友谊地久天长!”并公布了吴恩达与百度的发生关系的各种“第一次”:

Andrew 在百度

2013/03/26  应邀来百度讲课,这是我们第一次结缘。

2014/05/17  正式入职,成为首席科学家。

2014/09/03  第一次用中文进行了演讲,在当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

2017/01/07  第一次上国内电视节目,参与《最强大脑》第四季第一期的录制。当时他的中文已经很流利了。

2017/01/20   第一次坐北京地铁感受这座城市。

百度谁掌权?

经历了2016年种种危机之后,当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开始以精细化运营、建立生态的姿势向前挺进时,百度的动作则是架构调整与人事任命。大概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现出一家公司的焦虑与迫于改变的决心。

2017年1月中旬,陆奇加盟百度。全面负责百度所有业务的技术、产品、运营、市场营销及销售服务。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携团队,负责技术体系(TG)和新兴业务群组(EBG)的总裁张亚勤,高级副总裁朱光携金融事业群组(FSG),高级副总裁王劲携自动驾驶事业部(ADU),首席科学家Andrew Ng(吴恩达)携人工智能(AI)团队,转向陆奇汇报。陆奇直接向李彦宏汇报。

李彦宏称,百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陆奇的加盟是这个重大变革的关键一步。

在陆奇之前,李彦宏曾把机会和权利给过张亚勤和向海龙。在经过一番重组调整后,向海龙负责大搜索业务,守城池;张亚勤负责新兴业务“开疆辟土”。

陆奇在百度的权利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这也成为百度史上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内部而言,百度创立17年以来,李彦宏从来没有赋予任何一个人如此高的权力;外部而言,百度身处变革的过渡期,如果百度无法抓住人工智能的浪潮,那么百度将彻底跌落神坛。自2016年开始,业界认为BAT当中便只剩AT两席。

新官上任三把火。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百度进行了事业部调整与投资并购事宜。比如裁撤移动医疗事业部、全资收购涂鸦科技等。但有时候权利与欲望就是魔鬼。

3月初,百度宣布,对业务及资源进行整合,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由陆奇兼任总经理。该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由自动驾驶事业部、智能汽车事业部、车联网业务共同组成。

此前,自动驾驶事业部由王劲负责,智能汽车事业部、车联网业务由张亚勤直接负责。业务整合之后,王劲被“下架”。

3月16日,百度副总裁、百度糯米总经理曾良因严重违纪,被百度解职。百度宣布由向海龙兼任百度糯米总经理。

3月22日,王海峰从吴恩达处接棒。

(媒体训练营 制图)

从吴恩达与陆奇的履历来看,两人都是技术牛人而且盯着同一个方向人工智能。至于谁更胜一筹,不可得知。但是在创投圈有一条规律:不管曾经带了多少光环,面对新的环境,还得靠业绩说话,即树立威信。陆奇空降,吴恩达“屈于人下”,或许有些不甘。而吴恩达本人又不喜欢、不擅于争斗。

至于百度谁掌权,关键在于谁的业务能够给百度带来爆发式增长。

百度在哪里爆发?

在过去的两会上,李彦宏三项提案全部是人工智能。而且在过去的2016年,李彦宏在公开场合提及最多的也是人工智能。在2016年11月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彦宏甚至豪言,移动互联网已经结束,未来的机会是人工智能。

李彦宏眼中的人工智能指互联网第三个时代——智能互联网时代,即物联网时代,也叫做万物互联时代。第一个时代是PC互联网时代,第二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2016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360董事长周鸿祎预测人工智能产业爆发还至少需要十年。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确实被业界认为是下一个时代、下一个风口。但说移动互联网已经结束却为时尚早,顶多说处于移动互联网与智能互联网的过渡期。李彦宏“移动互联网已经结束”的绝对,无疑体现的是李彦宏的焦虑与焦急。

对于百度而言,在这个过渡期,还有没有机会抓到移动互联网的尾巴?或者能不能在人工智能上爆发?如何爆发?这是百度目前变动的准则。

今年2月份,李彦宏内部信提及“迎接新时代”,其中包括内容分发、生活服务、金融、人工智能。关于谁才是百度的核心成为媒体质疑的焦点。李彦宏曾解释说,人工智能是核心的核心,它是内容分发的核心。内容分发是百度业务的核心,它最主要的就是搜索,搜索的本质站在我们搜索引擎公司的角度来看,就是外面有那么多内容、有那么多用户,我们怎么把这些内容匹配给这些用户?现在做的信息流也是同样的目的,合起来都是核心业务。 

简而言之,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与产业相结合。其中内容分发、生活服务、金融是发力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汽车产业,如无人驾驶是布局智能互联网。还有PC互联网的核心产品搜索。

从目前结果来看,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建树确实一般。内容分发上,今日头条无疑已成巨无霸,然后是腾讯;至于手百,百度面对的是有着10年品牌的UC。不仅有海量资深用户群体,而且背靠阿里;生活服务上,糯米更是强敌如林,团购新美大、外卖饿了么、票务淘票票等;金融业务,由于百度没有账户体系与场景优势,与蚂蚁、京东金融更是相差甚远。

分析来看,人工智能是百度最后一张牌。周鸿祎说,人工智能必须和一个产业相结合。百度在做,但是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产业结合看起来效果甚微,与传统产业结合则机会更大。目前百度与传统企业结合的产业只有汽车,至于其他,百度则希望做成开放平台。李彦宏曾表示,我们最主要不是自己做出一款pillar(核心)产品,而是更多开放核心技术,做成一个开放平台。但是开放平台具体的商业模式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李彦宏充分授权,但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能否带领一家公司走出泥淖、走向伟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