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暴涨,亏损加大,以今天换明天,用当下赌未来,拼多多舍命狂奔。 媒体训练营3月15日报道 文|左远良 3月13日,拼多多发布2018Q4季报及全年年报。财报显示,拼多多2018年GMV暴涨,亏损加大。这是拼多多上市之后的首份年报,对于这份财报,外界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财报显示,拼多多2018第四季度营收为人民币56.54亿元,同比增长379%,环比增长68%,超过华尔街预期的52.21亿元。2018全年营收131.20亿元,同比增长652%,超过华尔街预期的125.6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拼多多全年商品交易总额(GMV)为4716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234%。 与此同时,拼多多2018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24.24亿元,相比第三季度净亏损10.98亿元翻了一倍多。在2017年同期,拼多多还盈利1359万元。 2018全年,拼多多净亏损为102.17亿元(含股权激励),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亏损为39.583亿元,幅度较2017年的4.69亿元上升。 在财报发布之前,瑞银曾发表关于拼多多的发展报告,认为其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且仍将延续高速增长,并给出每股37美元的目标价。拼多多财报发布当日,受亏损数据的影响,股价最终收跌17.45%,报25.12美元,创上市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市值跌破290亿美元。 面对巨亏、股价大跌,一些媒体做出悲观断言:“拼得多,亏得多”,拼多多的用户红利正在消失,获客拉新的代价越来越大,只能“烧钱”换流量。另一部分媒体则认为,拼多多2018年保持了高增长态势,虽仍在亏损,但生态闭环逐渐形成,行业地位坐三望二。 在财报会议上,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对未来保持乐观,他表示去年是拼多多里程碑式的一年:“用户群体和GMV的快速增长均印证了平台所创造的独特价值,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拼多多也在做出一些改变。 GMV持续飙升。零售的竞争刚刚开始,黄峥选择跑马圈地。 在互联网下半场中,传统电商流量早已进入瓶颈期,拼多多凭借微信等社交平台的裂变能力,不断创造新的流量红利,用户增长,一路狂奔,创造奇迹,成为电商新物种。 在其它电商平台的用户增长已经遭遇天花板的时候,拼多多的增量依然可观。根据财报数据,拼多多2018年平台年度活跃买家数达4.185亿,较2017年的2.448亿劲增1.737亿,同比增长71%,一举超过京东3.05亿的年度活跃用户,与阿里的6.36亿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伴随用户流量一同上涨的还有拼多多的GMV。财报披露,2018年拼多多GMV达4716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1412亿元增长233.99%。瑞银认为,在接下来的3年内,拼多多将至少维持60%以上的GMV年复合增长率。 GMV激增背后,拼多多的ARPU(每户平均收入)也有所提升。根据财报,2018年拼多多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额达到1126.9元,而2017年同期为576.9元;平台活跃买家年平均订单26.56笔,较2017年同期的17.55笔同比增长51%。 △瑞银预测拼多多未来三年的客单价 上述数据表明,拼多多平台用户消费频率显著提升,带动最广大群体消费升级的效应进一步增强。但是,拼多多最新的客单价和阿里、京东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记者了解到,阿里巴巴在活跃买家为4亿的时候,客单价已经超过了4000元。 为何会出现亏损呢?拼多多方面的回应是,2018第四季度大幅亏损是由于拼多多三周年庆与双十一、双十二的营销增长,大促补贴亏损了26.409亿元,并且拼多多在IPO时一次性计算了员工股权激励,又产生了107.9亿元的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去年一年间,拼多多的营销费用为134.418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900%。Q4营销费用达69.24亿,是第三季度的2倍,将Q4仅56.5亿元的营收覆盖。 烧钱是企业快速成长的必经之路,前提是保证资金的充足。拼多多仍然保持较高的现金流。2018年第四季度,拼多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57.324亿元,2018年全年的净现金流为77.679亿元。此前拼多多在今年2月初完成后续融资(FPO),再次募资12亿美元。 在持续的高投入、高增长的态势之下,拼多多的营收增速很难覆盖经营亏损,有媒体认为拼多多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不应该是烧钱引流,而应该拓宽营收渠道、削减开支、加速实现盈利。 以客户为中心,强化AI技术,赋能产销升级。 在财报电话会上,当被问及未来是否会像淘宝那样,一分为二推出一个拼多多版的天猫时,拼多多高管直接表示“不会抄袭其他平台的模式”。黄峥认为,天猫只是提供了一个品牌搜索引擎,而拼多多则是基于用户的推荐,为用户创造价值 换那句话说,与竞争对手相比,拼多多的规则就是“流量为王”。对于入驻商家而言,他们不需要为了从平台内部获得流量去而研究搜索规则,购买广告提升购买效率,挤破头让自己的商品排在搜索结果前列。在拼多多,他们只需要让产品具备社交裂变的能力,然后成为爆品,最后流量便会随之而来。 为了增强平台的差异化、个性化推荐能力,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拼多多将继续在研发和营销投入,持续优化分布式AI引擎,以满足用户不断演化的需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黄峥透露,拼多多将成立技术顾问委员会,将由YC中国创始人、拼多多独立董事陆奇领导技术委员会相关工作。 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拼多多表示,将继续加强“农产品上行”与“新品牌计划”等新商业基础设施,对接农户、工厂从产地直发,为消费者牟取最大利益。在2018年,拼多多已经开始深入探索传统零售体系内的“最初一公里”空白地带,在持续提升产品制造和流通效率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农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农产品上行方面,2018年,拼多多基于创新的“农货中央处理系统”和“山村直连小区”模式,实现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订单总额653亿元,较2017年的196亿元同比增长233%。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平台注册地址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商户数量超过14万家,年订单总额达162亿元。 ▲拼多多从大山里产地直发的扶贫脐橙 工业品下行方面,2018年12月份,拼多多正式推出“新品牌计划”,扶持新工厂优质产能,构筑全新品牌通道。“新品牌计划”有效解决了制造企业“卖给谁、卖什么、怎么卖”的问题,通过需求侧改革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产销无缝对接,使得大规模、定制化的C2M模式成为可能。
此前,拼多多与大批商家及品牌合作,通过以最低价出售大量单品或几件商品,主要集中在服装、日化、家居等品类,平台SKU品类较少。未来,拼多多还将增加新频道和新品类,提供更多SKU,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拼多多的定位逐渐向全品类靠拢,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广受诟病的平台假货问题,拼多多表示,将加大对于侵权假冒商家打击力度,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一同从根源上消灭假货存活的土壤。黄峥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今年产品质量团队会新增500名员工,来解决产品质量、假冒伪劣问题。 从长期来看,拼多多正在进行一场以消费为中心的变革,投入大量的技术资源及营销资源构建护城河,开拓出电商经营的“第二曲线”。但拼多多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获客成本补贴成本越来越高,供应链基础薄弱等,这些都是限制其将来发展的瓶颈,必须要想办法解决,找到正确的道路。 正如黄峥所言,拼多多还只是一个3岁的孩子,身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充斥着可见的危险与挑战。面临线上线下的双重压力,2019年,将是拼多多升级蜕变的关键。 【人物】
|
|
来自: 新用户6646Rwa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