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哪儿网:我们不杀熟,只做搬运工

 新用户6646Rwa6 2020-08-26

大数据时代,杀熟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也是消费者最大的无奈。

媒体训练营4月16日报道

文/黎帅

哪儿有问题,哪儿就有机会。去哪儿网不杀熟,对消费者表的是决心,对同行亮的是武器。4月15日,去哪儿网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去哪儿网官方表示公司不存在“杀熟”的可能。

今年1月,去哪儿网CEO陈刚在公司年会上表示,未来三年,公司要冲击2500亿元GMV。

去哪儿网在此次会上宣布:推出国内航线“退旧买新”功能。这项功能可以为用户计算机票是改签划算,还是退票再买划算。

关于在线旅游平台倍受质疑的“杀熟”问题,去哪儿网产品经理张杨在会上表示,“我们不制定机票价格,我们只是机票价格的搬运工。

3月27日,北京市消协上发布大数据“杀熟”调查,发现去哪儿网、飞猪旅行涉嫌“杀熟”行为的问题。“杀熟”让各大旅行平台陷入诚信危机。事件发生后,去哪儿网迅速回应:绝对不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

去哪儿网回应称,对所有用户报价均一致。

1

用户很弱小,是弱小的上帝,他们会用脚投票。大数据杀熟,杀的是用户,也是自杀。去哪儿网称自己不“杀熟”。

去哪儿网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训练营》表示,对于大的售票平台来说,让用户买到低价才能带来流量,不赚钱的机票业务承担的是流量入口的战略意义。

去哪儿网官方向媒体提供的一份资料中称,在机票市场来说,没有任何一家供应商形成了绝对的垄断,航空公司官网、APP、电商平台、OTA、代理商都成为互相佐证的对标。对价格极其敏感的用户,多平台比价是其订购机票时的常规行为。因此,在机票搜索过程中进行大数据“杀熟”,不仅会受到监管方的严惩,更是一种“自杀”。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媒体训练营》记者表示,互联网行业中,大数据杀熟其实比较普遍,互联网平台以低价吸引消费者注册,多次消费后,给予消费者的优惠会逐渐消失,这是互联网企业惯用的拉新策略。

梁振鹏告诉记者,无论是《消费者权利保护法》还是近期开始实施的《电子商务法》都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经营活动需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在线旅游平台可能存在的“杀熟”现象涉嫌违法也有违商业道德。

去哪儿网发布会现场(来源:去哪儿网官方)

去哪儿网官方资料中解释:不同用户显示的机票价位不同,其原因可能是数据传输速度不同,导致低价舱位机票早已售罄却依旧显示在页面上。

“平台覆盖的68万多条航线,每天有上亿次查询量,每次查询,需要搜索平均需要查1万个左右的舱位,对于舱位查询来说,每天就有千亿次查询量。数据会在航空公司、GDS(全球分销系统)、代理商、甚至GDS与GDS之间流转,每次请求数据都会依据节点的多少,速度有所不同。传输速度不同,数据返回的快慢也不同,有时一个单向请求就可能长达1分多钟,等到数据全部返回,有可能低价舱位早就售罄。而GDS自身还有一定概率的变价。”去哪儿网官方称。

去哪儿网官方资料称,从成立至今,以机票起家的去哪儿网为了提升机票报价数据准确度,每年需要向GDS支付数据的成本达到千万元级别。

去哪儿网产品经理张杨向《媒体训练营》在内的媒体表示,平台会拆分用户出行的请求,通过GDS等技术能力,除了提供有联运协议的航空公司提供的机票外,还向消费者提供更多低价机票。

“无论从是否拥有定价权、“犯罪”动机、监管力度来看,售票平台绝无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相反,为了提升用户搜索机票价格的准确度,以低价吸引更多的流量,各家售票平台都投入了相当大的技术成本和数据成本。”去哪儿网官方称。

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去哪儿网未来三年冲击2500亿元GMV,源头活水是用户,侍候不好用户,任何目标都白扯。

2019年1月,去哪儿网CEO陈刚在公司年会上称: 2018年公司全年GMV增长30%。机票年增20%;中高星酒店保持30%以上的增长;火车票业务保持40%增速。

“未来3年,去哪儿网将冲击2500亿元GMV。”陈刚在公司年会上表示。

陈刚曾预测,旅游全行业的增长与在线渗透率,在未来5年间,仍有望保持2位数的增长。

2013-2019年中国在线旅行预定市场规模交易情况(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