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诊(二版)

 369蓝田书院 2020-08-26

药诊是医者在辨证论治、处方用药、随证加减治疗疾病过程中,通过对本草性味功效主治特性在疗效中的反馈,进行辅助诊断,并灵活处方用药,从而使辨证确切,病机确实,病因确定,病性确然,精准用药,以达效如桴鼓。是医者临证的必然思维过程与学术基本技能。

古代的老中医、名医都不愿意提“药诊”,一提感觉很丢人现眼。实际上无论老中医还是古代的名医,从他们的医案中能发现一些平常人感觉不到的东西。在处方、辩证论治中,尤其是疑难杂症的医案或者治病的坏证、误诊、误治中有种特殊的东西。例如:张某腹泻,开了处方之后发现腹泻更甚,立即望闻问切得到四诊依据之后把中药处方进行修改,与原来判断的病因、病机以及处方用药的方向甚至截然相反。尤其现代中医诊病寒热真假虚实的状况错综复杂,这时候单靠中医四诊收集的证据,已经是全靠医生的经验去做。尽管医术很高明的名医,仍然对病保持高度密切关注和警惕。一旦病症出现异常现象:病情加重或者某个现象突然出现,一定要辩证论治。
中医讲“辩证论治、随症加减”听着很方便,但是怎么加、怎么减、怎么随症?所以很多人觉得中医好学但是不好用,要么就记住死方,因为加减真的很难琢磨。中医传承了几千年生生不息,其中肯定有诀窍,这个诀窍就是“随症加减”,是前贤提出的总结出的高度经验,它的原理、根基是什么?凭什么随症加减?有人讲是根据症状,非常正确,这个症状是吃了药之后出现的现象。例如某人本身口不干、大便也不干,服用中药之后口干舌燥、手心泛热、大便干燥。如果这付药里有干姜、肉桂之类的,药就比较燥热,稍微吃了一点药就出现了燥火症状,代表这个人本身就是燥火症状,但是表现出来的是阳虚。或者确实有阳虚的现象,但是阳虚不是主要的矛盾,把次要的矛盾、体质隐患误判成重要的矛盾和当前主要的方向去下药。结果方向、用药都出现错误,其实这种在医学中不叫错误,从来没见哪个名医说改了上次的药方、治疗方向因为是错误的。甚至说:服了上付药之后某某症状减轻,原来没有大便干燥,现在便秘了,此人燥热已内结,随手把原来的生燥热的中药去掉,换成清热之剂、攻下之剂、泄下之剂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以上的现象是在整个临床中,无论是古代的名中医还是现代的小中医,几乎每个医生每天只要开处方都在研究这个问题。除非是神医:开的药吃一付就好、治一个好一个,并且所有病只要吃一下药就好,那你可能不需要药诊。如果你是一个中医,不同程度的一定会用上药诊技术,只是不便公开说。
这堂课是内部课,不是公开课,避免引起很多医生的误会,尤其现在很多人并不爱学习、断章取义,没必要找这个麻烦。但是药诊对于学习亼毉藥道的同学非常重要,为走向临床、灵活运用、随症加减、处方用药、辩证论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医的处方用药在于两个字:灵活,但灵活的前提是死记硬背!连每味药的性味、功效都不明白,归经都不清楚就去讲灵活,简直是可笑。但是死记硬背也是有诀窍的,不是真的死记硬背。所以灵活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然后才能在中医处方上灵活。就现代的情况来看,真正优秀的中医治十个病人,能好70%-80%已经算真正名中医,就算是国医大师也不是治一个好一个。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如果每个中医治一个好一个,世上根本就没有病人,也就是说很多病是治不好的。所谓治好了是没有症状、没有痛苦了,但是很多病是今天治好了,明天、下个月、下年、甚至十年后发作,经常会发作。不同的人群都会演绎着不同的发病徵象,当医生每天坐在这里诊病的时候,很多病症状是完全类似的、病因也是类似的,但是在处方用药的度上是不一样的。有的吃了一付药就药到病除,有的症状一模一样,但是用的好几次,处方一样就是不能药到病除。病的症状相似,内在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这时候光凭症状和望闻问切四诊的依据已经不足为凭,需要通过处方用药的过程中,通过药诊的方法来探知内在的、病的基本状况、药的耐受程度和反应程度以及脏腑之间阴阳气血平衡程度来处方用药。这样才能缩短病程,达到药到病除。
这节课听明白了以后,不论会不会开处方,再去看别人医案的时候,去看、理解、明白,别有一番洞天、感悟。没学医之初先学、先悟,等有一定临床实际经验的时候才明白,药诊是多么重要。今日把药诊当做学术性的讲解是为了满足亼毉藥道中爱学习的弟子。实际上师父也知道没几个人真正爱学习的,但是我把它讲出来是学术组成的一部分。你们不学,总有人会学,天下不是人人学医都可以成名医的,总有一些缘分、天赋、恒心和毅力让他成为名医。师父不一定是名医,但我教的弟子未来肯定是名医。
药诊非常重要,在临床中的意义有下列五方面:

①探诊:有的放矢

刚才举例中已说的很明白,尤其对疑难杂症或者四诊合参症状完全相符,别人药到病除而这个病人非但不药到病除并且衍生了其他的症状,甚至产生其他发病趋势的时候,一定要审视处方中某几味特定的药,是不是它起到了作用。如果确实是某种药,例如热性药、寒性药、补气药、活血药起到的作用,从逆向思维的方面来讲:要么是药用过了、要么反了、错了、乱了。探诊的目的是证明药是不是用反了、错了、方向乱了。还有一个问题,有时候看到病情复杂,实际表现出来的症状也错综复杂,在寒热虚实真假表里中,达到很难辨别的程度,故意把开药试试病有多深、寒有多寒、是真寒还是假寒,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师父当年学医的时候看到我的师父还有一些同行都是这样去开药,只是大家从来都不明白:同样的病,脉相、舌相一模一样,其中一个吃了一付两付药就好了;另一个人吃了不但不轻,症状相似,反而更重。老师微微一笑说明白了,随即问诊之后把某个药加重,病人吃了之后病更重了,到了第三付的时候 把药彻底换掉。例如原来用的是肉桂,把肉桂彻底去掉,换成黄连,两者完全相反。这时候奇迹出现了,病人会有这样的心理:起初病情还有点错综复杂,不怎么好,就吃第三付药最有效,吃完之后药到病除,没事了。其实这个过程是医生根据处方用药来探诊疾病深浅程度的过程。当医生摸清了疾病发展的套路、疾病的程度,用君药也好或者协助君臣佐使的辅助药也好,达到一矢中的、扭转乾坤。
药物探诊在临床上几乎每个医生都在用,但是都不说,说了降低自己的水平。哪个医生会说这次开方开错了,尤其是当师父的人,从来不会说自己错了,肯定说他的病情复杂,也不会说探药,而是讲一大堆理论体系,讲的云里雾里,听的仿佛明白仿佛不明白。其实很简单,看处方就明白了:换哪味药、加哪味量、减哪个量。所以跟着一位中医学习,不是完全学习中医理论体系,也不是看开的某某治病处方,而是看治病的随症加减的技术。随症加减的技术就是一个医生的灵魂和神奇,创造的底蕴。

②校证:洞察秋毫

校证是建立在探诊基础之上。病人第一次接诊的时候,时间比较长,非常耐心。从手诊、面诊、耳诊、鼻诊、人中诊、唇诊、牙诊、舌诊、发诊、脐诊等,该看的地方都看一看,该摸的地方都要触诊一下。目的是要把四诊的证据搜集完整,认真思索之后开了处方,病人永远不清楚开的是什么。服用之后有几种反馈:
有点效。意思是吃了药之后感觉是轻了点,但是也不知道轻在哪里。说明处方用药没有凸显君臣佐使、没有找准主要的症状、病机、没有攻到主要的方向。虽然知道在治病,但是隔靴挠痒,也能顶一阵,所以病人说有点轻。如果吃了第二付,病人说还是有点轻,第三付还是有点轻。如果是个聪明的医生就应该明白,不要老是让病人说有点轻。病人可以忍受第一付有点轻、第二付有点轻、第三付有点轻,可绝对不会忍受第四付、第五付还有点轻。这时候一定要校证,辩证的证,一定要把原来根据四诊的依据和病人的问诊所得出的结果以及病人的症状,甚至根据西医检查的结果,重新校证现在出现的病因、病机的症是处于哪种程度。虽然这个病很简单,如果还是用教科书的做法一样,什么证就用什么方,治病必败无疑。这就是为什么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出来之后,用经方、验方或者老师教的方剂,老师用了就有效,自己用总是有点轻。连续三四次之后病人就不来了,光有点轻是不行的,病人要的不是有点轻,而是大减轻,最起码要病去七八。这时候辩证要进行校证,一校证,处方用药、选方、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就发生变化。哪怕是细微变化,甚至由于校证的变化会影响作为医生选药、用药、配伍的变化。例如可以根据经方加减,君臣佐使引、大方加减,象棋方略,都可以。
校证往往是治疗复杂的疑难杂症必须要用的,尤其是病人的情况复杂,现代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每个人的病情一旦发生,都比古人复杂的多,古人生活方式简单,现代生活方式复杂、感情复杂,复杂的结果也不能确定,因为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一旦有一个病,往往不仅仅是一个证。虽然经方依然有巨大的威力,但是不能不重视现代人发生疾病之后,病情错综复杂、容易反复的问题。并且还要考虑到病人由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影响。如果当医生没有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比疾病的发展更进一步,那么往往是处方、辩证都准确,但是由于病人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内心的改变影响了效果。这种现象师父这两年看病深有体会,有的病人在跟前治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一天一个样、一付一个样,再大的病,依然感觉很好。但是当回到家里,又进入到原来生病的时空场环境中,不能自拔,不知不觉中又进到生病的模式,所以病情又开始反复。这时候的反复出现的症状和当年没找师父治病时候的症状还不一样,如果按照刚开始治病的药方去治,也是无效的。如果按照当时在身边治疗很有效的药方继续吃,也是效果较差的。所以当医生真的不容易,每个人来到跟前不仅要注意脏腑,还要注意形与神的问题、还要注意生活环境、工作方式、居住天气、自然气候、五运六气以及生辰八字,都要搞清楚,看看性命生成特征来充分理解他,只有这样才能把病看的准。最近看到一些年轻人看病,经常是为病而看;出湿疹了就治湿疹;拉肚子专治拉肚子,完全没有考虑别人的病因。如果病因是生活方式和环境没有改变,是会不断发作的。

③药度:斟酌用量

具有度量衡的意思,也具有程度、揣度的意思。在开处方、药诊的时候,刚开始学医的医生会感到:药开多少克合适?例如黄芪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开到120克,四两之重。经常会看到历代中医验案中达到500克,最早师父也用到五六百克,用500克的方法和100克的完全不一样。在不断给病人治病的过程中已经测知到了他必须要用这个量。同样,引火归元法,有的人明明是燥火,开药的时候还要稍微加一点肉桂,甚至有时候多加加一点干姜、细辛。这个加减法不一定每个医生都用,但最起码这个在中医上是有说法的。光知道有引火归元,还有引火归心。体内有寒,有没有引阳济阴?把寒气调到有热气的地方,两者对抗,完全是可以的。选哪个药,这个药在当前开的处方中用什么量很重要。有时候很奇怪,有的药虽然在整个药方中量很大,但不一定是君药。“药量大必然是君药”尤其是刚学医的人容易产生的误区。随着用药病情、症状逐渐减轻,用药量逐渐减少,减到一定程度干脆不用了。所以“病无常方,药无常量”,从来没有哪个人吃药方是个等份,几乎很罕见。例如开药八味,不用写克数了,个等份。甚至医生往往开处方的时候很快开出来,在写量的时候,深思了又深思。这就叫药度。药度是要用哪味药,需要诊断疾病,在用完药之后,身体的反馈能让医生知道是哪位药造成的问题,从而知道药量的轻重还是药选错了。如果药选错了肯定要换药,这个药没什么作用或者有点效。例如病人头晕眼花、心慌心跳,伴有手脚冰凉,这么热的暑季却感觉身上冷嗖嗖的寒风,坚决不能吹空调和电风扇,这个情况是一直存在的。这种情况下,一看头晕心慌即气阴两虚,开了补中益气汤吃了之后,气虚、心慌、气短现象似乎得到好转,但是病人感觉手脚往外冒凉气,晚上手心脚心发热。有人说再加大补中益气汤的量,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在补中益气汤中加上一两味补肾阳的药,例如仙茅、巴戟天。甚至想速效,稍微加点乌附与干姜。首先加点乌附片、干姜,病人吃了之后:手脚暖和了,但是口干。虽然乌附片、干姜只用到3克,说明这个人只需要3克,量有点过了。病人说虽然暖了,但还有点凉,这时候不能再用3克了,再用3克,病人下一付必定是口干舌燥,手心泛热。把乌附片、干姜减到1克然后继续服用,这时候心慌气短、神疲乏力、手脚冰凉症状明显和缓,两三付药搞定。尤其是刚学开处方的:手脚冰凉,乌附片、干姜15克!吃完心慌气短更甚,已经把处方性质变成了四逆汤了。阳气不足,把阳火补充的太足了,阳火过多会噬人之气。有的会出现心慌心跳、胸闷,西医讲乌附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一吃人会面红燥热、心烦不眠,反而起到不好的作用。实际乌附片、干姜就是能知道病人阳虚有多严重的药,这时候就知道量了。尤其是病人说某某症状减轻了但是其他症状出现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某一两种药的双向作用,是不是药过了。

④评估:判断趋势

在病人用药之后,观察整体发病趋势怎么样。用药之后,病因病机非常清楚明确,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明明四诊合参并且方法非常适合,药也熬的到位,但病人吃了之后说:没什么感觉。连吃三付还没感觉,这个病要么就别治了,说明知识范围和对这个病治不了。第二,重新推倒原来辩证的所有方法和用药措施。第三,求助于比自己经验更丰富的老师或者同行协助会诊。第四,如果是疑难杂症、肿瘤或者将死之人,连吃三付一点效都没有,眼看人已经不行了,建议不要治了。虽然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但是三付药下去病人还是在床上只出个气,眼睛上翻,还是别治了。除非家属说:死马当活马医,治吧,治死不让你管。否则自己斟酌斟酌,里面的医疗风险很大。现代人不比,就算是古代人也有这种情况,很难掌握。一旦治不好,三付没效,第四付一吃死了,作何解释?难道告诉病人家属,诊断是正确的,辩证论治、处方用药天经地义 家属是不会听这些治疗方案的。所以尤其是重病人,辩证很准确,连续用药之后没效,包括以上的探诊、校证、药度都用了也没什么反应,说明病人五脏六腑的反应已经完全丧失,回天乏术,人力不可挽回的了。这时候一定要和病人讲为了保全生命起见,说句委婉的话,此病已无能为力,请另请高明,坚决不能再治,如果坚持唯恐有性命之忧。师父早年当医生看病的时候,也遇到这种情况。当年年轻的时候总想着:继续治病是好心。但是病人家属不一定是好心,尤其现在的世道更加世风日下,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千万记住不是正规看病的病人千万不要给别的医生打工。意思是别人开的处方少了两味药,你拿过来煎,病人喝下去后死了,就说不清楚了。人家以前喝都没死,怎么你一煎药喝了之后就死了?还要喜欢搞单方的,总想让病人省钱。病人牙疼、头疼,这里有颗草治牙疼、头疼,让病人喝了之后壮烈牺牲了。一把草引起了一起人命案,人家不告你告谁?所以经常跟弟子讲:给人处方用药的时候要看清楚 不是试试,有的病治不了就不治了。天下那么多有缘人等着去治,没必要治不治之症、没缘的人治。也许人家找别人治就能治好,让你治就必死。
评估分为好几种:1.病好不好治。2.经过用药各方面测试到五脏六腑的虚实寒热状态、测知到阴阳气血的状态,根据付药后的反应从而知道病情是不是容易反复、危险,也能知道病情未来好的情况怎么样。甚至有经验的话,都能评估出来,吃了多少付药能好:九付药就能好、坚持半年、一付药就能病除。如果真的如你说言,马上就能声名鹊起。如果经常评估错误,恐怕就要砸盘子砸碗、回去该刷碗刷碗,该扫地扫地了。

⑤更方:谨守病机

原来讲过效不更方,有些慢性病时间很长,一会半会很难调整身体。药诊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方,当时的辩证论治觉得很正确,通过用药之后发现病人出现的是相反的问题,把某味药经过试探性一变化,发现效果有所好转。例如,辩证病人为气虚,是典型的四君子汤加减,疲倦乏力、气虚气短。结果吃完一付没效,第二付也没效。没效可能是有点阳气不足,因为探诊到气虚时间长了必然伤及阳气,于是第三付加了点巴戟、乌附、肉桂之类的。用了之后效果非常好,这时候就要更方了,不要用四君子汤了,可以用壮元汤加减。也就是这个病时间长了,表面是气虚症状,其实阳虚才是根本,还去调气效果很微。中医临床很神奇,不是气虚的时间再补气也没用。就像汽车轮胎一样,不缺气,把气充爆了也没用。有些人成天吃人参、白术,吃的肚子涨得不吃饭了,就像轮胎气饱了,还在气虚。这时候啥都不干,就补阳气,巴戟天、仙茅,再加点香的药,也可以生发阳气。吃完之后病人食量大增,心情开朗,阳气十足,很快就气不虚了。所以善补气者不补气,必补阳也。善补阳者,必不止补阳,乃芳香散发之气也。如果一味药测试出了问题,知道病情的情况,已完全不依照病人表现出的症状去处方了。完全依照用药测试的病状而直接换了一个方子,这就叫更方。药诊更方在临床中也非常常用,往往聪明的医生立马改变,有的人就不注重这些问题,没有效还在坚持做。或者有些人医学知识、经验、思维很局限,就知道经方,没有更深的体系。

药诊的意义就是以上五条,希望可以记住理解,

①诊病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

首先是用药来诊病机,平常看病是望闻问切,其实望闻问切都是病人的事让医生看到。一是病人的感觉告诉医生,二是通过医生的眼睛和触诊看到的。病人说的未必是真的,医生看到的、摸到的也未必是真的。一定要信这句话,看见的、摸到的都叫象,外在的象,是发病的表象。而医生通过专业能力把这些象经过综合分析、归纳而得出的一种病因病机和辩证论治。但是这跟病人实际的内脏疾病发展情况是很有出入的,之所以有出入大小取决于医生经验是否丰富、用药是否到位。如果病情很复杂或者辩证很到位却还是效果甚微,这时候就需要对病机进行一次内层次的分析,这个分析必须让病人服下药并且医生有意识的针对某些病因病机用的药物特地开进去来探诊这个人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程度和状态,从而为下面治病和处方用药打下基础。如果不这样开方,就凭经验去做,无疑是盲人摸象,甚至利用《黄帝内经》所说司外揣内,单靠四诊,经验不够丰富,揣的不够到位,这时候就要故意开某些药进行试探。这个药既要不影响当前已经判定好的病因病机和辩证论治、治则治法。但是可以根据出现的某些症状和自己行医的经验,针对某一个病状的只要矛盾为突破口,加入一味甚至两三味的中药进行试探。为下面认真调整正确的处方用药和方案做下最真实的准备,所以病机需要非常确定。如果一个中医真的能把病机真的搞清楚,哪怕是一个细微的病机,不同程度的变化都搞明白,做到胸有成竹,锱铢必较,那么在真正用药的时候,才能做到效如桴鼓。否则就不是效如桴鼓,而是隔着这山喊那山响。
根据诊病机的经验,针对一个病症想试一试看这个人的病情复杂,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有表证也有里证。身上发冷,有时候拉肚子,有时候不拉,有时肚胀有时不胀。早上冷的披大衣,晚上热的脚都在外面。听完都懵了,究竟是啥病,怎么辩证,总不能一付药早上治冷,下午治热。虚实更不用说了,上楼梯直喘气,过会又说身体吃什么都没问题,搞得晕头转向的不知道是什么病。病人又说头疼、腰疼、肚子疼、腿酸身上发冷,从头到脚都重要,病人的症状和感觉,按照行医经验来看,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全有,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有的人一辈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就喜欢患这种病。一患身上的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表里双修、阴阳虚损甚至阴阳逆乱。怎么治?用药开大方更需要清楚病机,这里略微点化一下:
最寒的药无非就是黄连。如果看一个人有没有寒症,就把黄连开进去,刚吃完有的人就胃凉的很,凉的像冰一样,一喝黄连舌头也白了,湿滑滑的,胃里面像放了冰块一样。此人胃中真寒,因为黄连是苦寒之药,最容易上阳。这就利用了药物的偏性,本来病人说不清身体是寒是热,出现这种症状就说明是真寒。这时候就用理中汤,别管病人诉说的假象,又是打嗝放屁、肚子乱响、一会热一会冷的不确定,一试就知道了。所以病人是不是寒,就用黄连,看寒症出现了没有。症状出现就是不思饮食、胃脘凉胀,这是真正的内寒。
热药别用太热,测试药诊的药都是没有毒的药,别用毒药测试看症状咋样。病没测试到位,把人毒了,病情也乱了。热药用肉桂,严格来讲肉桂不算热药,但是有的人一点热都不能见,肉桂这种不太热的药都有反应,说明真热。例如有的人说便秘、有时候腹泻、打嗝放屁,很难判定到底是真寒还是假寒,号脉也没有显示,舌相也不黄不白。在整个方剂中把肉桂开上,一般量在15克左右,探诊的量都有小中大。如果有真热,一吃肉桂会有两种反应:1.放屁特别臭,有的人出的气都好像一股热流喷出来。有的会便秘、口臭、口干、舌相不黄但舌苔明显干燥,舌质发红,手心脚心发热并且口渴想喝水。这时候一看:吃点肉桂都热了,说明内里本身是燥热的。所以甭管拉肚子,一律调胃承气汤主治,大黄、枳实、川朴。平常都是在慢慢调和,就这三味药下去,奇迹出现了:看着大便好像很正常一样,能解出很多像羊粪一样的东西,像刚子一样很硬。这是内里隐藏的宿便,经常没有排净,一排净肚子可软了,比天天揉肚子效果都好。现在很多人揉肚子,如果一身宿便毒素还揉肚子,越揉越有病。肚子不可乱揉,头不可乱按,有些动不动就按摩头部、揉腹部、按摩乳房。这三个部位不能乱按,懂的人要明白,不懂的就继续按。
看人虚不虚用党参试试。看到这个人有虚象,党参直接用30克,会出现两种现象:
1.原来所谓的气虚症状立即明显改善,说明有党参是对的。
2.如果党参用了30克后肚胀并且觉得药很甜,稍微吃点东西肚子就满了,说明气虚是假。这时候不能再加党参了,要加行气、破积、化滞,枳实、川朴、木香之类的。
想知道一个人是虚是实很简单,用点大黄,非常有技巧。如果这个人有点实证,稍微用上3克大黄进行药诊,病人喝了之后说今天拉肚子四五次了,身上冰凉。说明不是实证,是虚证。如果是没感觉,大便挺干燥的,下一步大黄直接用到15克。如果病人说肚子里面胀、老放臭屁,老想解大便解不下来,说明有实证但没排解出来,大黄量有点小了。下一步把大黄用到30克,这时候病人才说吃了这付药解大便好通畅啊,说明用药、药度都对了。所以用药诊断在病人情况错综复杂的时候非常有意义。
有些时间长的病既有表证也有里证的时候,判定不了是表证为主还是里证为主,有些人本来就是一身毛病,就是内科杂病。就像是调理感冒为主还是杂病为主,有时候也是很纠结。
表证加麻黄3克,病人没感觉,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麻黄加至9克,外感症状全面解决,说明是表证。如果3克,9克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有时间里证似表,这时候直接治里证就行,不用管表证。有的人的确是外感了,但是有的病根本不需要治外感,只需要调整内脏的状况就可以了。
里证在内脏,用干姜来测试,药诊可以用来测试的有很多,不止以上提出的。如果用了干姜发现外感症状加重,说明属于表证。这时候要立即调整药方,先治表证为主。按照《伤寒杂病论》的辩法,看是属于麻黄汤证还是小柴胡汤证。最好选用小柴胡汤加减,很多病症表里错杂,干脆直接用小柴胡汤也不用考虑那么多了。有些病不是小柴胡汤证,用小柴胡汤也可以,但是还是用干姜更难判别。麻黄属于解表药,用一点没作用说明是里证,不是表证。
看一个人阴虚还是阳虚非常重要,用补骨脂之后拉肚子或者没有反应,补骨脂本来是个温补肾阳的药,吃了之后不但不补阳还拉肚子,说明是阴虚的表现。
如果用了熟地之后拉肚子还腹胀、不思饮食,说明是阳虚。明明辩证是阴虚,但是吃了熟地拉肚子就是阳虚,这时候一定要先补阳再补阴或者阴阳并补中掌握好补阴药和补阳药的分寸,这样开出的药效才能更好。

②诊病因:六淫七情邪鬼意外

六淫为风寒暑湿燥火,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邪鬼是看不见的一些东西,甚至是一些瘟疫、戾气。中医以前是讲邪鬼的,现在中医都把鬼字去掉了,大千世界除了有形的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些无形的东西存在,不能否定这个问题。不管是《神农本草经》还是很多中医的方剂,都有记载:杀魑魅魍魉、杀精魅、杀鬼,现在中医都不学这个了,不要拿现代的科学来理解中医的定义。按照科学理解,中医的六淫、七情、邪鬼都没有必要留。既然学中医,六淫、七情、邪鬼都要认可、理解,别说科学,中医和科学往往是对立的。中医根本就不科学,科学的就不是中医,但中医也不是迷信,世上不能拿科学、迷信两元分化。意外是被虫咬了,意外损伤、劳损或者跌打损伤。这个往往在疑难杂症尤其在奇病怪病的病因非常重要。
六淫
有时候在处方中随机用一下一两味药,就能把病看的更准确些。例如风为百病之长,一年四季都能见风,风寒、风湿都可能出现,究竟偏重于风还是寒就需要去调整了。尤其在六淫中非常注重这个问题,有时候根本就没有风,却在祛风。凡祛风类药大多数具有发散、发汗的作用。如果病人吃了药之后出汗而病不减,最起码排除风这个因素。这时候选一些祛风散寒的药,例如麻黄、桂枝,再加上祛风湿的威灵仙等。六淫是外感邪气,一般都会从表而解,例如夏季暑气这么大,一个人不出汗,身上感觉很冷,绝对是在空调里面受风,用风寒把体内湿气包裹住了,湿在内里没有出头,又收到外湿,这时候需要在外面散散湿,内里把湿去一去,所以威灵仙还是要用一用的。这个主要突出在风药方面。
七情
怒气
用药也可以试出七情,判断一个人病情怎么样,是不是生气造成的,尤其经常发怒生气的人,在看医生的时候装的可像了,嘴上笑着,内心怒着。这种人用了几次药效果不明显,用一味吴茱萸一试就知道。凡情绪不佳,老爱生气的人,一用吴茱萸眼睛分泌物就会增多、口干舌燥,甚至心烦不眠。只有病人说早上起来之后眼屎很多,口干的牙都有点疼,心烦的睡不着,就知道情绪很不好。有的人发脾气是现场发出来,有的人是隐忍,别看忍着,发起脾气比谁都大,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忍到一定程度会更严重。别看病人说不生气就是不生气,还是加上舒肝理气,清肝泄火。
惊恐
有的人是受惊吓,但是自己不觉得。稍微门一开就吓一跳,问他受过惊吓吗?没有。其实有,就是不说。凡是出现惊恐之象的人,用上苍术。如果用了之后情况缓解,说明受到惊吓了。
悲哀
有的人成天很悲伤,平常就很消极的人,用一味合欢皮或者合欢花都可以。有的人看似没事,其实心里成天想着寻死觅活的,一点都看不出来。用了合欢皮之后,第二天就开始唉声叹气了。本身忍着装的可像,用了合欢皮就显示出来了。
抑郁
有的人精神抑郁,成天装着努力的干活、学习、工作,装的很开朗、活泼,成天在笑,其实很抑郁。一般来讲加上11克郁李仁,因为郁李仁有点轻微拉肚子的作用,如果不拉肚子,这种人就是精神抑郁的严重表现。如果吃了11克郁李仁拉肚子特别厉害的也很严重。这是精神抑郁的两种方向,一种是不拉肚子,跟以前一样甚至大便干结的人,说明是内郁。拉肚子的是外郁,是内心藏了很多东西,都压在心底,然后外在表现的没病。多简单,何须去问?见哪个精神病医生问精神病人请问你有病吗?问有精神抑郁症吗?没人这样问,也问不出什么结果。所以中医的七情辩证一定要突破这个方式,中药里有神奇的测试七情的作用,不放可以一试。
邪鬼
现代中医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和经验,但是古代书中记录了很多。如果一个人诊脉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老是觉得自己浑身都是病,经常做梦梦见死人,跟死人打交道。用一味苍术,苍术开多了容易恶心呕吐,要的就是恶心呕吐,所以苍术的量不能少,最少要15克。如果仍然没有任何恶心的感觉,加到30克,还没反应,就是标准的邪鬼。这种病有方法治,例如邪鬼引起的睡不着觉,酸枣仁汤加苍术15克。起初三付病人告诉你:更加精神了,做梦更加清晰了。病已经不遵循常理了,这时候把苍术加到30克,病人说:现在可以安心睡眠了,问他想不想吐,不吐就是已经中招了。应该明白此病乃鬼邪所致,必然用鬼邪之方,关于鬼邪之方此处略去,书中有很多,此处简单提一下。
意外
有的人遇到虫咬,用守宫以后,病人霍然而愈,说明是被虫咬了。
还有各种无名疼痛,自己也说不清疼痛从哪来,在处方加15到30克自然铜,如果吃了一付药身上疼痛缓解,标准的跌打损伤所致,只是自己不知道。例如不小心磕碰了,当时没事,时间久了开始疼。如果光喝汤药没什么效,用上自然铜开始缓解,说明是意外。这时候把药方调整一下,例如断筋续骨方就可以了。
通过药诊把病因找的很准,去诊断的时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付效果不好就要马上寻找原因,找到原因第三付必然康复痊愈,这样治病的效果大大提升,对中医、病人来讲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③诊脏腑:肝心脾肺肾

有时候病人会讲一些问题,搞得医生六神无主:医生,我哮喘咳嗽、心慌心跳、走路气短,吃完饭肚子还胀、不消化,有时候还打嗝。有时大便一天两三次,有时大便干的解不下来,还腰疼。再一看好像心肝脾肺肾都有毛病,总不能开个心肝脾肺肾汤。可以根据主要的病症去开方,例如病人说心肺胃都有问题,这时候先治胃,以通为降,半夏泻心汤再多加一点治心肺的药物,天冬、丹参、檀香。如果加上丹参、檀香,心肺症状减轻了,说明是心脏的问题,不是胃的问题,有时候会把心肺病当成胃病去治。
有的人看似心慌气短,好像是心肺的问题,但有时候就是胃气不降的问题,以半夏泻心汤主治,加瓜蒌、檀香,一付药就减轻了,说明了是胃气不降所致。
这里五脏的药物选择一些能直入五脏、归经的药物,也分寒热虚实,根据病状、病情、辩证论治测试,如果症状好转就是正确,反而加剧即错误,尤其适合初学者判定错综复杂的五脏情况,能把主要次要区分的很清楚。其实中医治病,只要把主要、次要问题都找准,矛头找准,解决矛盾的时候就不一样,就能达到中医经常说的效如桴鼓。诊脏腑理论需要对中医药的性味归经掌握的非常好,在用药处方的时候就明白了。

④药诊经络:虚实通

其实经络很多时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吃药可以感知到。在弟子中有些对经络、药物很敏感,吃一点就能知道运行到哪了。这种人是身上经络运行比较好的,经络感知力比较好的,相对的也容易有问题。经络强的人天赋也较好,也容易发生经络虚实通的问题。
看一个人经络虚不虚,首选黄芪。尤其是有明显路线的病,无论是哪个经络,例如腿侧总是有点疼,麻麻木木的无力。经过辩证之后加点黄芪,如果黄芪一用效果很好,说明经络是虚的。如果不虚,用了黄芪之后会更疼,那就是实证,这时候加活血化瘀的药。
用威灵仙来测定实证的情况,就是经络里有没有风寒暑湿燥火。例如身上疼的一条线,讲的很清晰,貌似全身经络不通。如果吃完威灵仙之后疼痛缓解,说明是实证。如果没有缓解,说明是虚证。
如果某个地方比以前更疼了,说明经络不通,就要用通经络的方剂了。通经络最好的中药是藤类药,例如鸡血藤、木通之类的,通经络比较好。有人说经络不通应该用活血化瘀药,那是对于气血而言,通经络就是应该用藤类药。

⑤药诊气血津液

气血
老百姓经常讲气血亏虚,到底是气虚还是血虚,现代人血虚的不多,大部分都是气虚,有时候也有气血两虚。不要开处方,单喝一味药,一试就知道,比四诊合参更准确。服用川芎之后,面色苍白,口干舌燥,虽然气虚现象也存在,但是偏重血虚。如果服用川芎之后发现心慌气短、浑身疲乏,比之以前更加无力,说明是整体气虚。
津液
用泽泻来判断是否亏虚,一般15克左右,根据体重来定量,如果是200多斤的人,药用30克。如果用了泽泻之后没有小便、小便不多,这是津液虚的表现,一定要加上滋阴的药,效果事半功倍。不要老是迷信,不一定很胖的人都阴虚,也不一定胖就不津液虚,胖是胖,虚是虚。如果吃了泽泻小便增多,说明津液充沛。所以临床有时候让人更加接近真实。

⑥药诊精气神

凡服用人参者,面红口干,兴奋,晚上入睡困难,说明气不虚。出现的气虚症状都是假象,有的人根本就不锻炼,懒洋洋的坐着,一身垃圾毒素,貌似气虚一般。用人参一试就明白了,吃完之后口干舌燥,牙疼,脸红扑扑的,一吃跟毒药一样。一身垃圾,垃圾多了人动弹不了了就好像虚了一样。这个问题很多医生都犯,老百姓也动不动就吃人参、西洋参。
单服或者与方剂没有关系的加龙骨30克熬水喝之后,很快入睡,说明神是正常的。如果晚上更加睡不着觉,甚至坐卧不安,丢了魂一样,说明神气不足。龙骨是安魂定魄,没有魂魄安不住,所以就六神无主了,很烦乱。
服用少量仙灵脾之后,没有任何性冲动的,说明精亏。如果性冲动频频,说明阳气亢盛,也是病。

试药探诊

以下本文,非藏曌原创,略有改动,由于无法查证原创作者,暂时借用,以资参考试药探诊。若不懂药或无经验深厚的中医在场,请勿模仿。
在病人身上用药,领悟到的大多比较片面,除非有多年的用药经验才会弥补这些认识,可见试药的重要性。由于个体差异,所以我的试药结论只代表个人所得,难免会有不当之处,望谅解。
曾经有人说我试药毫无意义,但其中的收获只有自己最清楚。我可以告诉大家,试药的最大好处就是,当你从试药中体会并了解了药的功效后,你就会娴熟地运用它。
每治一病都会信心百倍,甚至可以推断病人的见效时间,痊愈速度。可惜自己试过的药不少,收获却不多,现在把得到的点点滴滴介绍如下。

破格救心汤
破格救心汤是李可老最具代表和最有影响的方剂之一,组方如下:附子30~100~200g,干姜 60g,炙甘草 60g ,高丽参10~ 30g(另炖兑入),生山萸肉60~ 120g,生牡蛎30g,生龙骨30g,活磁石30g,麝香(分次冲服)0.5g(因药源紧张且价格昂贵一般神志清者不用)。
一刚开始看到附子如此大的剂量,而且李老书中所写全部应用于各种危重病晚期。直觉认为该方量大效力非凡,服药后当有如千军万马之力从而挽狂澜于即倾,可到经典内科后发现该方是每天应用最多的方剂之一,不仅仅应用于心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而且在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神经官能症等其他疾病中也广泛应用,后通过对病房患者服药感受调查发现,所有患者均感觉药物较既往在其他地方所服用中药口味好,而且大部分人都感觉服药比较舒服,没有发现服用药物后有不良反应。
一刚开始老师建议我们试药物时感觉难以接受,觉得他们像信徒中毒一般,但通过对大量患者,尤其是很多非危重病患者服药调查后对破格救心汤的安全性有了充分把握,从而也产生了试药的冲动。
先后试包含附子120g/200g/30g三种不同剂量组,后发现破格救心汤味道确实较一般中药味道好,味甘微辛辣感,服药后无明显其他感觉,后问其他实习同学及进修同学服药后的感觉,只有个别平素内热的同学服用后有轻度头昏及燥热感。
藏曌按:若研究李科多年,行医经验丰富,可以尝试,但仍需谨慎。

生半夏秫米汤
观伤寒论中半夏均为生半夏一般用量为半升至一升,但后来因生半夏有毒一说导致在剂量和用法上均受到限制,目前一般中药房一律均应用法半夏、清半夏或姜半夏,但经过炮制后其功效已经所剩无几。
而所谓半夏有毒之说,其实是指半夏生用口服时其表皮中含有对口腔及咽喉有刺激毒性,而我们临床中谁会吞服生半夏呢?其实生半夏经高温煎煮后其毒性即消失,而并非一定要生姜解毒。
首先我在第一天予以生半夏50g秫米50g煎煮1小时后一次性顿服,当时感觉药物甘微香微辛,较一般米粥味道好,大约服用药物半小时后有睡意,当晚睡了6个多小时(近十年来我一般晚上睡5个半到6小时)。
第二天,我将生半夏100g秫米200g煎煮一小时后与另外一名同学分服,我服用后因当晚看书较晚对睡眠没有影响,但第二天感觉整个上午都口干渴饮,而另外一位同学服药后也有要睡觉的感觉。
通过这次的生半夏试药说明三点:生半夏煎煮1小时后可以破坏表面毒性成份,而不需要生姜解毒;生半夏秫米汤确实具有一定得安神促睡眠作用;生半夏还是具有燥性。
藏曌按:生半夏单独不可以试验,个人体质差异敏感不同,谨慎阅读,不可效仿。

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
以前一直将四逆汤定位在回阳救逆的作用上,但李老认为养阳长寿就喝四逆汤。我试用的四逆汤剂量为制附子15g,干姜30g,炙甘草30g,水煎煮1小时,服用后味道甘辛微辣感,连续服用两天无明显不适无上火表现。
隔三日后试服通脉四逆汤,剂量组成为生附子30g,干姜60g,炙甘草45g,水煎煮2小时,服用后感觉自口腔至胃脘均有辛热感,约持续5分钟左右消失,但第二天口腔出现一枚溃疡伴疼痛,连续服用两天大便稍干,口稍渴,无其他不适。
体会:炙甘草剂量大于干姜后取土伏火之意,少火生气,药性平稳,而不会有火上逆之害,确实可以养阳保健。而干姜、附子大于炙甘草后则取破阴散凝之效,如体内无阴寒内盛必至火气上逆为害。
藏曌按:深有同感,与临床符合。

麻黄附子细辛汤
这是目前所有尝试药物中最难吃的药物。第一天先尝试麻黄10g,制附子30g,细辛30g,煎煮1小时,分两次服用。服药后即刻出现舌体前半部分麻木(如同嚼碎花椒的感觉,但比花椒更麻,为细辛的作用),约持续10分钟左右时间缓解,无出汗,后饮用热水一杯后周身出汗,而当天夜间口渴明显,饮水甚多。
其他同学服用少量麻黄附子细辛汤后有恶心感,部分同学闻到气味都感觉难受。第二天予以麻黄5g,制附子15g,细辛15g,煎煮45分钟,服用后感觉同第一次。第三天按照伤寒论原剂量麻黄30g,生附子30g,细辛30g,煎煮2小时,与另外一同学分服。
我服用后感觉药物味道较前明显好,没有之前的麻,其他无不适感。而另外一同学服用后有心慌感且当晚失眠。通过此次麻黄附子细辛汤体会:单纯麻黄附子细辛汤味道确实难喝,但按照伤寒论比例药物口味明显好转;
在临床上可适当加用炙甘草或予以葱白换细辛或减少剂量以改变口味,不然很多患者难以接受;麻黄附子细辛汤与破格救心汤合用后口味明显好;麻黄剂量过大确实需注意对心脏和血压及睡眠的影响。
藏曌按:试验完全赞同,的确如此!

引火汤
其主要组成为熟地黄90麦冬45天冬45巴戟天30五味子6茯苓25肉桂6(后下),煎煮1小时,分两次服用。因当天早晨腹泻2次,当晚服药后夜间腹泻15次以上,伴发热(具体体温未量)。该药味道非常好,闻起来香甜,喝起来甘甜。而导致我大泻不已我考虑为当天有腹泻,遂三天后再次服药,这是加干姜20砂仁10,服用后未再腹泻。此次引火汤试药提示:胃肠道不好或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因刚开始感觉引火汤是最平稳的药物遂由引火汤开始试药,谁知平静之下是波涛汹涌,因此临床必须辨证用药最为要紧。
藏曌按:辨证论治很重要!

大剂量熟地试药体会
前段时间看有老师应用大剂量熟地配肉桂治疗失眠有佳效,心中情不自禁想试用,因为失眠的患者太多,而且经常很多方法疗效不佳。遂以熟地200g,肉桂6g(后下),煎两次浓缩后夜间一次顿服。
第一次服用后约半小时腹中开始不适,感觉肠鸣后至腹中雷鸣,轻度腹痛,夜间腹泻5次,但腹泻不急迫可憋住,腹泻后第二天无明显疲软感,但最初的目的自然落空。
今天再次试药,额外加砂仁5g,生姜20g,第一次加水1000ml煎好后400ml,后浓缩成200ml后中午顿服,服用后约半小时开始腹中肠鸣不适,有便意感,但可憋住,没有急迫感,下午一直到4点钟一直腹中肠鸣,共解稀水样黑色便3次,无疲软感。
晚上18:00点我煎好药物后再加乌梅7枚,白冰糖30g再次浓缩后服用至今腹部无不适感,无便意。熟地尝试体会:熟地确实滋腻滑肠,非阴虚燥热之人应用需注意剂量及进行合理配伍;失眠的治疗需要准确辨证;熟地导致腹泻,但没有大黄至腹泻的急迫,及腹泻后导致的疲软,因此大剂量熟地可考虑应用于习惯性便秘患者。
藏曌按:对于虚证便秘无需大黄,熟地即可。

土鳖虫
20克,水煎,1日3,连服1个月。
结果:20日左右感觉乏力,面白,刷牙时每次都牙龈出血。1个月时症状加重,有时不刷牙也会牙龈出血,感觉体力不支。
结论:土鳖虫是治疗瘀血的良药,善治瘀血腰痛、关节病、闭经等,但不可久服,否则容易引起出血(水蛭也很明显)。
心得:脑血栓形成早期,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虫类药是最易见效的。正是因为它们力大效宏,所以我治疗此病,用它不会超过半个月,否则有引发脑出血的可能。病邪尚浅而过用活血,易引邪入中,故应改用丹参、当归等。等量丹参、赤芍、益母草等植物药连服半月或一月,没有虫药的那些感觉。
藏曌按:虫类药物不单独试用为妙,一定要辨证配伍,否则很容易出现以上反应。

大黄
20~50克,水煎,1日量。这个药致泻的剂量因人而异。书中对此药的介绍也很多,说连服几天或大剂量用就会泻力减小。我试药之后有了自己的新体会。20克服了3天,每日泻五六次,后加到35克,感觉腹泻加重。因为不想半途而废,索性用到50克,看看是否会真的泻力减小。用到第5天,用药后1小时左右上吐下泻,每20分钟吐1次,干呕的滋味比呕出东西要难受很多,所以不停地喝水,这样才会有东西吐,被迫停药。
结论:长期服药可以失效(小剂量用过),但所谓大剂量泻力减小,我个人暂不认同。大黄治疗急腹症(如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以及中风阳明腑实证效果明显,剂量在15~30克恰到好处。量小了怕无效,大了则受罪。这是我的个人心得体会,不一定对,毕竟个体差异是不一样的。假如要另外一个人试用大黄,很可能得到另外一个结果。
藏曌按:在配方中连续服用,泄泻会逐渐减弱。单独使用,大黄有陈腐腥臭味,很容易呕吐,影响食欲。我与病人都亲自尝试过。虚汗或经常泄泻的病人最好不用大黄。但大黄炒焦,可以止泻。

蜈蚣
2条,研末吞服,1日量,用1个月。此药中毒剂量,煎剂是8条,散剂4条。为了取效,也没有必要用那么大的量。治疗疾病时,一般3条水煎足以有效。我试药的目的是看它的积蓄中毒症状和需要的时间。用药半月左右,偶尔出现手不自主抖动,无其他异常。后来一日比一日严重,1月左右,双手经常抖,这是我的唯一症状,再无其他。若水煎则无此症状。
结论:研末吞服副作用明显,不可久服,水煎无妨。蜈蚣治疗肝风痉证为首选,同时治疗头痛、痹证、中风等,都是难得的好药。
藏曌按:虫类药物不单独试用为妙,一定要辨证配伍,否则很容易出现以上反应。

全蝎
2~6克,研末吞服,1日量。煎剂同蜈蚣,不再赘述。2克服1个月,无任何不适,3克也是,索性一次用到5~6克。用药后1小时头麻痛,有晕感,如裹,似感冒,持续半小时,继而逐渐减轻,2小时后如常。连续3天都是如此。
结论:此药毒性不及蜈蚣,小剂量2克,可以久服。全蝎治疗肝风肌肉瞤动最佳,其他和蜈蚣基本相同。
藏曌按:虫类药物不单独试用为妙,一定要辨证配伍,否则很容易出现以上反应。

马钱子

1克,吞服,1日量。连服5天,无异常感觉。7日觉得身体虚弱,停一周。后改1.5克,药后1小时,头晕而胀,持续两三个小时,伴心悸,可能与当时紧张有关。
结论:名副其实的有毒,临床要慎用。
马钱子治疗风湿痹痛(尤其顽固的类风湿)效果显著,还可以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引起的肌肉痿软无力。《中药药理学》提到,它能兴奋神经系统,从而刺激肌肉恢复运动。给病人用药,每日药量不可以超出1克,否则容易出现中毒症状,也不可连续服用。因为此药排泄较慢,可能会引起积蓄中毒,主要表现是抽搐。
夏天是最容易出汗的季节,我在夏天试过几种止汗药。时间为三伏,温度34℃以上。每年试两种,时间间隔一个月。
藏曌按:马钱子中毒量与治疗量非常接近,药典规定的剂量也不安全。我得经验是从低于药典最小小剂量开始尝试,逐渐0.2克加量级别。因为每个人耐受量与有效量也非常接近。中毒量也接近。一旦达到有效剂量,就要开始递减,如此才可以安全。马钱子炮制最好是油炸后黄沙土炮制,中毒与危险几率大大缩小。尽可能不要单独服用马钱子。更不要长期服用马钱子。服用马钱子同时,要多吃马铃薯,以预防药物蓄积性中毒。

煅牡蛎
200克,1日量,服4天。
结果:出汗量明显减少,几乎无汗。为取证,我在中午阳光暴晒下做了几分钟剧烈运动。照往常应该汗流浃背,结果只是一点点的汗。正当我得意时,忽然觉得胳膊和前胸皮肤痒痛,仔细一看,毛孔下全是小小的水疱,原来不是没出汗,而是都憋在皮下了。看来煅牡蛎敛汗的机制应该在收缩毛孔上。此药正常用量50-100克,即显效。

五味子
40克,1日量,服5天。
结果:自觉出汗量减少,运动后没有试煅牡蛎时的情况发生,只是5天左右出现胃不适,并且泛酸。在试乌梅、石榴皮、木瓜等酸性药时都发生了这种情况,证实酸性药在大剂量或久服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胃酸过多,因此有消化性溃疡的人要慎用。还有五味子具有安神作用,试药后我的睡眠质量变得很好,自我感觉就这些。五味子治疗心悸效果极佳,常用量10克,能收敛涣散之心气,也能养心安神。我治疗心悸,不论何证型都喜欢用它。

麻黄
用于发汗解表,教材或方书里剂量一般都是10克以下,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剂量一般不会导致发汗,就是配伍整个麻黄汤也不一定会。我开始用15克,只是有点微热的感觉,并无发汗。用至20克时,自觉心慌、汗出,所以得出一个个人结论:能引起发汗的剂量应在15~20克左右,再大的剂量就没试过了。

桂枝
发汗解表,我用到20克,也没发汗,结果咽喉干燥难忍,面部烘热,停药。
结论:此药通阳效果不错,发汗一般,如果不是为了发汗,剂量最好别超过15克,除非病情需要。

红参
现在的红参多是栽培的,所以我对它的印象不是很好。30克,1日量。连服3天,感觉体力稍增强,但不明显。6日后,体力增强不少,但有些尿黄,无其他感觉。有余便是火,可能是自己补气用过了头,上火了吧。

党参
50克,1日量。连用7天,对体力毫无影响,也许和我无病有关。给我的感觉就是饭量增大不少,总算有点收获,这也应该是它治疗脾虚纳少的功效吧。

黄芪
此药我最多用到160克,野生的。服用后第二天就感觉浑身有劲。第三天,做任何体力运动都没哟累的感觉,所以对此药印象较深。换成内蒙黄芪,相同的剂量也有效,但没有野生的来的快速和明显。100克剂量大概在服用第三天会感觉有效。50克的剂量也会在第三四天有效,但不是太明显,而第六天左右会很明显。 

我试过木香、厚朴、川楝子、郁金、枳实、香附。一次因上腹部钝痛,试了三种药。郁金、川楝子效果不显。最后用10克枳实,很快见效,不愧是破气之品,但连用五天后,感觉体力大减。提示:中病即止,多服耗气。试服香附、木香只是了解了味道,效果方面没有收获。厚朴效果比较好,腹胀患者用后排气频繁,腹胀减轻。因我自己不腹胀,用后没有排气频繁现象。

水牛角
30克。连服3天,自觉发冷,畏冷,手色发白。丹皮、紫草30克,也有此症状出现,但不及水牛角明显。建议治疗热病多选之,但不可过用。

肉桂
30克。服后2小时面部发热,咽干,心悸。大概2小时左右消失。

附子
20克,煎40分钟,仅有身热感,入口时感觉口有些麻。

何首乌
40克。连服7天,感觉经历充沛,体力倍增,记忆力明显比以前好得多,睡眠也很踏实。此药填精补血,化生元气,充盈脑髓,所有才会有这些效果。且不滋腻,不像熟地那样,用几天就食欲不振了。

冰片
半小捏,黄豆粒大小,吞服。开始几天感觉全身有点冷,但不是很明显。7天后自觉乏力,动不动就气喘吁吁,畏冷。原来冰片不可以久服,尤其对于虚证患者。

淫羊藿
50克,服药当天,就总有一种欲望,同时有口干症状。对于性欲低下的病人,这可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
藏曌按:服用后烦躁失眠者,相火妄动,服用后口干舌燥,内火炽盛。

地黄
生熟地各30克,用过之后,都有食欲下降的现象,且熟地较为明显。本人有熬夜习惯,能感受出来熟地补阴养血的效果,但用它的时候最好配伍茯苓之类减其滋腻。生地凉血效果比较好,有时咽干烦热,生地可以明显获效但剂量大一些,就有点便稀了。

麦冬
曾经因为口干咽燥,间断试过玄参、生地、葛根、麦冬,发现麦冬的效果最显而易见,所以在有生津润燥功效的中药里,我最看好的就是麦冬,尤其在治疗慢性咽炎阴虚型见咽干时,被我视为首选。

枸杞
60克,水煎服。服药后如同服用温阳药一般,有点燥热的感觉,同时欲望十足。从而推断枸杞功效主要在补精,其次才是补阴。因为补阴太过一般不会化热,而补精可以化生元气,过补则气有余,便是火了。

阿胶
30克,开水冲服。连服半月,感觉体力倍增,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同时夜寐香酣,十分舒适,在饮食上好像没受什么影响,可能是因为自己脾胃功能很好的缘故吧。
藏曌按:若服用实践较长,舌苔腻厚,大便粘腻,说明体内湿气盛。

山豆根
刚刚毕业那一年,患过一次口腔溃疡,患处灼热疼痛,不敢吃东西。当时突发奇想,考虑是热盛,因为口腔与咽那么近,就用了咽炎要药山豆根10克,代茶饮。其味极苦,仅仅用了10克,第二天,即获痊愈,且未再复发。此后对山豆根感情很深,即使有大量报道提到山豆根中毒事件,我仍一如既往地重视它。
藏曌按:山豆根大量服用,会不思饮食,腹泻,说明胃寒

苦参
有段时间吃了许多辣食,导致唇上疖肿,很影响美观。我为求速愈,试用了苦寒明显的苦参30克,水煎服。在我所试过的中药里,它属于很苦的一味,仅次于胡黄连。但良药苦口,不到两天,疖肿全消,又继服3天,发现自己食欲大减,胃有不适感,有点怕冷。停药后数日,逐渐恢复,估计是苦寒伤胃的缘故。
藏曌按:苦寒伤胃,若胃痛恶心,换药或加合为之药。

栀子
30克,服用5天,感觉其寒性不及苦参、水牛角,味道也不甚浓烈,没有太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金钱草
80克,连服三天后出现周身乏力感,有时恶心,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至于原因,至今未明,所以除了治疗结石外,我很少用它。
藏曌按:若服用金钱草,乏力说明气阴虚,处方需注意。

茵陈
100克,连服7日,味道清淡,不难喝,亦无其他不适感,只是在服药第六天左右,出现隐隐的胃痛症状。后来查看药理学得知,此药大剂量可以刺激胃。以后再用此药时,大剂量不作久服,而久服最多只用60克。
藏曌按:若用茵陈胃痛,说明胃阴不足。

特别提示
1.因以上药物剂量均为超常规剂量,且以上尝药均是在充分进行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的基础上而进行,请读者不要进行盲目模仿及尝试。
2.因时间有限关于伤寒论一两应该换算为今之15g,及附子、细辛、半夏等正确应用无毒的文献理论依据暂不提供。


以上就是药诊的意义和用途,本篇先讲个大概框架,目的是能充分认识到在临证用药、辩证论治时根据病情发展的变化、用药反应的情况以及有目的用药来探诊、校证、药度、评估和更方,给医生提供更好的随症加减、效不更方等更精准的处方用药技巧,从而为了临床更进一步精准治疗、效如桴鼓打下坚实而又灵活的基础。
特别申明,药诊不是利用本草所谓的副作用进行诊断,比如用有毒的本草辅助诊断等,而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在处方用药上的随机应变,初学者自可自我校正,辅助诊断,便于精选本草,组方配伍;研学者,自能在波诡云谲的沉疴痼疾中,找到用药的技巧与辨证中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顿悟。
药诊虽然不值得提倡,但确实是每个中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必经之路。但愿医者审视你开处方中的每一味药,但愿医者随证加减用药法度不乱,效不更方是大智慧,随机药诊是真功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