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光度 absorbance 定义: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之比的对数或透光度倒数的对数。 曾称:消光度 学科:化学_分析化学_仪器分析_分子光谱分析 相关名词:透射比 选择性吸收 单色光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延伸阅读】 光的吸收是物质与光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当入射光的能量与物质分子能级间的能量差相等时,光才会被吸收。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是由于单一物质的分子只有有限数量的量子化能级的缘故。各种物质的分子能级千差万别,它们内部各能级间的能级差也不相同,所以选择性吸收的性质反映了分子内部结构的差异。 理论上将具有同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称为复合光。通常所说的白光(如日光)并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当一束白光照射到某一物质上时,如果物质选择性地吸收了某一颜色的光,物质透射的光就是某一颜色的互补光,呈现的也是互补光的颜色。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溶液时,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吸光度为溶液吸光程度的度量,吸光度越大,表面溶液对光的吸收越强,透过的光越少。吸光度还具有加和性。在含有多种吸光物质的溶液中,由于各吸光物质对某一波长的单色光均有吸收作用,如果各吸光物质之间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当某一波长的单色光通过这样一种含有多种吸光物质的溶液时,溶液的总吸光度应等于各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和。 朗伯(J.H.Lambert)和比尔(A.Beer)分别于1760年和1852年研究了光的吸收与溶液层的厚度及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二者结合称为朗伯-比尔定律。它表明: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溶液后,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层厚度成正比,这是吸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