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有很多的称谓,但是在这些称谓中,他最喜欢的一个无疑是:校长。黄埔是他发家的地方,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员大都是他的亲信和嫡系,所以他对自己的这些学生向来都是很偏爱的。
黄埔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为中国培育出了无数优秀的人才,比如王耀武,汤恩伯,胡宗南,张灵甫,杜聿明,郑介民等等等等,我军的左权,黄公略,刘志丹,罗瑞卿,赵一曼,陈赓,徐向前等人也是从这所学校中走出来的。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位黄埔三期的学员,他的名字叫熊绶春。相比胡宗南等人,他似乎不是那么有名气,但是他也是国民党的陆军上将,蒋介石的爱徒之一。
熊绶春和陈赓是师兄弟的关系,陈赓是黄埔第一期的学员,是他的学长,当年陈赓遭遇困境的时候,有很多的黄埔同窗都想蒋介石上书,希望他们的这位校长能够放到陈赓,这些人有黄维,有宋希濂,胡宗南,还有熊绶春。
熊绶春曾参加过淞沪会战,长沙会战,滇西反击战等战役,历任
郑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整编第十师师长,第十四军副军长等职位。
在后来的淮海战役中,熊绶春已经成为了黄维手下的一位军长,他率领的部队是黄维兵团的4个军之一——第14军。在这次战役中,黄维兵团被我们围困在了双堆集附近,经过数天的激战,他们已经出于弹尽粮绝的境地了。
在6日下午,粟裕下令全线出击,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激烈的战斗持续了7天,包围圈不断缩小,黄维兵团已经被压缩在一块狭长的地区,这时候一发炮弹下去都是死伤无数的。但是在劝阻之后,黄维仍然拒绝投降,我军在晚上再次发起攻势,将黄维兵团大部歼灭在了双堆集,只有他们的兵团副司令胡琏率领着一支残部逃了出去。
战后,黄维在得知和自己交手的正是自己的老同学陈赓之后,他说:我在学校的时候就不如他,今天输了不冤。陈赓在这次战役中确实是贡献很多的,他还努力地奉劝过自己的老学弟熊绶春弃暗投明,熊也有这个意思,但是他刚一调动部队,就引起了胡琏的注意,这导致他没有办法行动。
熊绶春在最后的总攻中被击毙,陈赓嘱咐要好好将他埋葬并立碑。后来,蒋介石追授熊绶春为陆军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