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湖南省耒阳一位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好成绩,考上北大,上了热搜。 出成绩那天,学校老师查到分数,开心得又叫又跳。50多名老师乘坐9台车,抱着烟花爆竹,走了30多公里的乡间道路,连夜到村里道喜。 一时之间,烟花爆竹、庆祝喜悦之声,充斥了整座村子。 也许有人会说:这会不会太夸张了? 的确,她不是状元,不是最优秀的。 可她却是全村人的希望! 对那个地处偏僻的村落来说,这样的高分的成绩意味着什么? 想必大家不会不知道。 尤其还记得,一位有几十年扶贫经验的人员说过: 只要家里有一个高中生,那个家里就不会穷。 更何况是钟芳蓉这样一个来自寒门的高考学霸了。 爸爸妈妈为了挣钱,必须要外出打工,几乎没怎么管过她。 钟芳蓉1岁就跟着爷爷奶奶,六年级开始,她就开始住校。 爹妈不管,生活艰苦,留守在家,可她还是凭借自己“鱼跃龙门”! 别人都说,在这个拼爹时代,寒门难出贵子。 其实不然,今年高考就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出现了好几个考了极佳成绩的寒门学子。 寒门依然出贵子 河南理科最高分并蒂双开,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来自固始县高中的李昊同学,高考总分724分。 李昊出身并不算优越,他的父亲是上海一家钢厂的普通工人,母亲则在固始县城打工,家里更没有多余的钱让他去上课外班。在学习上,他基本上只能靠自己。每天早上6点打卡学习,晚上11点打卡睡觉。可以说,李昊“除了吃饭就是学习”。 湖南省文科第一名何润琪(高考成绩裸分687、优惠加分20分,高考总分707分),同样出身于很普通的家庭。 在他读高一时,妈妈因病去世了,奶奶年龄大身体不好,嫂子要在家带3岁的侄儿,家里的开支全靠父亲和哥哥打零工维持。 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他由于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上不了网课,更交不了作业。后来班主任老师发现他不交作业后家访,才得知他的家庭情况,不胜唏嘘,当即把自己的手提电脑和手机借给了他,保证他的正常上课和学习。 由此可见,优越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好的教育,好的条件,但是最终谁能在高考这场公平的竞争中获胜,还要看孩子自己是否有一颗进取的心。 远离电子产品,高效学习 今年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因为疫情,有很长一段时间,学生是在家里上网课学习的。恰恰是这一根网线,意外地拉平了地域与经济状况带来的教育差距。这场考验变成了在这一根网线后,你是否足够努力,足够自律。 在2020年高考中,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双胞胎兄弟赵稞、赵棣分别以687、685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 兄弟俩有今天的成绩,既离不开与生俱来的学习天赋,更离不开自己的辛勤努力。 “如果他学习跟不上的话,我会和他交流,然后以一种所谓的那种像补课的形式帮他补一下。”哥哥赵稞表示两人感情一直非常好,学习也是相互帮助。 “我一直以他为榜样,他也是一直带动着我,当我考试考砸了就不停地鼓励我,考好了也为我感到高兴,我们俩就一直走到了今天。”弟弟赵棣说自己“偶像”就是哥哥赵稞,两人的爱好就是学习。 兄弟俩有一个高效学习的小秘诀,就是远离电子产品,不用手机、不玩网游。除了学习,兄弟俩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在短暂的课余时间,打乒乓球成为了他们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唯一方式。 父亲赵忠说,大山里的孩子没有别的出路,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赵稞、赵棣两兄弟也表示,父亲的陪伴,是他们这三年的动力,虽然父亲不能在学习上给予任何指导,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瓶颈,只要有父亲在,他们便感觉身后有了依靠。 身残志坚,金石为开 说起神童、学霸、寒门贵子,已经见怪不怪了,接下来说说残疾人。 以前提起身残志坚,只觉得精神可贵,只晓得在作文中拿贝多芬、海伦凯勒等来标榜!但,他们有多强大,面对的困难有多艰辛,并不曾了解!去年,我父亲因病瘫痪,我想我才真正了解了一下那些身残志坚的人有多伟大! 在康复中心,见得最多的是脑梗、脑出血的病人,这类病人发病后一般是植物人,幸运的则是偏瘫。我亲眼见到一些人一只手使劲掐另一只手掐出血,因为偏瘫的那边是没有知觉的。 一个健康的人,突然感觉不到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另一半身体了,那种恐惧和绝望,我无法形容,在一旁看着都觉得窒息绝望。 ![]() 也有人以泪洗面,不是女病人,而是男病人。当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突然倒下,每次面对来探望的亲人,那种心酸和无奈,足以击垮一个男人的所有的坚强。 所以,一个健康的人慢慢或者突然残疾,往往精神上的打击是最大的,因此很多病人一蹶不振。 还记得那个坚持求学,高考总分635分,高出安徽省理科一本分数线120分的盲人考生昂子喻吗?他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了! 说实话,以前看到这种只是觉得很励志,但没有太多其他感受。但现在,对于他,我很是佩服!明知自己的光明不多,你会怎么去面对即将到来的黑暗? ![]() 13岁时,昂子喻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眼疾,医生说他仅存不多的视力会逐渐下降,吃药只能延缓失明的速度。 “父母跟我说了之后,我也会有担心焦虑,做了很多练习,比如闭眼倒开水,提前预演此后的人生。”昂子喻回忆儿时很坦然:“不接受也没有办法,如果一直焦虑下去,不会对现状有改变,只能接受现实。” 这种心态,是很难得的,要知道,很多人面对突然降临的噩耗,大概率会自暴自弃。而他,当时还那么小,也许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回忆也很难让人接受吧。 昂子喻的父母都是教师,尽管那时并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怎样,但仍想尽可能地让昂子喻多接受教育。“还是决定坚持学下去,即使不能参加高考,也要读书,学习知识。” ![]() 后来,河南盲人李金生成功报名高考,更让昂子喻一家看到了希望。高二、高三、复读,这几年中,昂子喻日复一日的坚持,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学到12点半。不管是通过点写器把word文档转为盲文学习,还是晚上花费更多时间去做作业和练习,这一切,在昂子喻在今年查到分数时,都倍显值得。 ![]() 其实第一年高考,他高出一本线55分,但他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实力,所以觉得复读。他之所以考得不好,是因为之前没办法获得往年的盲文高考卷,备考阶段用的是跟普通高考生一样的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卷子。只能是父亲昂国银把题目一题一题读出来,他根据记忆记下题目。 直到201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昂子喻才真正摸到盲文高考试卷。触摸到真正的盲文高考卷,昂子喻的答题节奏被打乱,所以没有考出真正实力。但也足够他上一所好学校了,但为了考出自己的真实力,他毅然选择复读,复读的压力,不知道大家是否能体会?小编也曾复读过,所以很佩服他的勇气! 最后,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也祝愿所有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而光明的未来!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