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南京人的七夕:古代乞巧之风尤甚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20-08-26

悦·读

推荐理由:

古时以农历七月七为“七夕”。这夜姑娘们纷纷“乞巧”,此俗始于战国。

本篇文章约1416字

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老南京人的七夕:古代乞巧之风尤甚

七夕拜月

明人仿仇英《汉宫乞巧图》

供果焚香拜月

针穿七孔(清·吴友如)

七夕购买“化生小儿”摩睺罗瓷枕、泥偶

古时以农历七月七为“七夕”。这夜姑娘们纷纷“乞巧”,此俗始于战国。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到汉朝初年,七夕相传为牵牛织女相会之夜。美丽的神话,牵动了人间众多儿女之心,于是演化成许多风情民俗。

古代南京乞巧之风尤甚

每逢七夕,江南女子以赛巧取乐,巧手用面捏果油炸成各色点心,称作“巧果”,食巧果叫“吃巧”。

有的于先一夜以盆盛水经夜起皮,轻轻丢针(或将蟋蟀草剪为针状)使之浮于面上,观其水下影状,叫“卜巧”。

《中华全国风俗志》中的“南京采风记”记录了南京妇女的浮草乞巧之俗乞巧之法:“于初六日取净水一碗,置日中晒之,夜露一宵。初七日清晨,折细草,取浮水中,视其下所现之影形状如何,而有种种名称,或戥子,或算盘,或针,或如意,或必定(笔和银锭),牵强附会,以占休咎。”这一乞巧卜戏在日影或月影下进行,一般以“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为判别巧拙的标志。

入夜,女子引线穿针,面朝月儿向织女求艺,叫“乞巧”。

古代秣陵(今南京)乞巧之风尤甚。自东吴时起,秣陵就有了丝织业,到南朝丝织业遍布全城。传说秣陵巧织云锦的技术就是织女传授的。难怪秣陵女子对织女有特殊感情:一到七夕,上至宫廷,下至闾巷,无不有女子走出屋宇面向银河穿针引线。就连南朝齐武帝,也特命宫女于此时登“层城观”,对初生之月引丝线穿七孔针以“乞巧”,故此楼又称“穿针楼”。

到了南唐,据说后主李煜适逢七夕生辰,他为了使万民欢乐不致因其寿诞而受影响,遂将七夕移前于七月初六举行。于是七月初六度“七夕”,即由长江流域传至中原。到了宋代,宋太宗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为恢复传统七夕还下了一道诏书:“七夕嘉辰,善于令甲。今之习俗,多用六日,非旧制也,宜复用七日。”人们又改在七日行乞巧。

民国时藏蛛等风俗仍流行

穿针、藏蛛、供果、浮针等乞巧风俗直到清代和民国时期在南京仍见传承。儿女辈们在七月七捉蜘蛛藏奁盒中,如果第二天它吐丝结网了,即为得巧之兆。在北方,乞巧不用奁盒,而是先一日,削瓜牙错如花瓣,插针瓜上,让蜘蛛自行缠丝,以判断是否得巧。选择蜘蛛作占验凭物,一方面是由于蜘蛛有吐丝结网之性,另一方面它在俗信中本也是象征性的吉物。蜘蛛俗称“蟢子”,在民间吉祥图案中也多以蜘蛛代“喜”,如同蝙蝠代“福”,桃子代“寿”一样。蜘蛛之称“蟢子”,乃因其肚大腰圆,妇人怀孕也称“有喜”,蜘蛛因此而成为得子的吉祥象征。

除了浮针、浮草之戏,七夕节还有吃“巧果”、看巧云、陈针巧、编七色线、办“乞巧会”等妇女乞巧活动,另外还有看《天河配》的戏剧、贴《天河配》《鹊桥相会》图画的风俗。

“乞爱”“乞美”也是七夕风俗的重要主题。七月七夜青年男女分别坐瓜藤下、葡萄架下悄悄偷听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以盼获取男女心心相印的恋爱秘密。有的妇女会在脸盆里放上野花,搁在屋檐上或庭院中承接露水,叫“接牛女泪”。第二天清早,她们就用盆中花瓣上的露水擦洗自己的眼睛,相信能让自己像织女一样美貌。

染红指甲、镂瓜茄灯等风俗很独特

南京的女孩在七夕节还有染红指甲的传统,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民俗还在传承。她们采来凤仙花,捣碎后,加上明矾,用来涂抹自己和小姐妹们的指甲,就能让指甲变得红艳艳的,而且既不掉色,又无污染。

此外,乞子、乞寿、乞年、乞富等,作为星辰崇拜的泛化,也是对七夕乞巧、乞爱主题的烘托。中古时期,七夕节购买“化生小儿”摩睺罗的瓷枕或泥偶之类,在江南一带颇为普遍。南京人在七夕祭中,镂瓜茄为灯的风俗尤为独特。据《岁华忆语》载,“或状花鸟,或镌诗句”,既风雅,又多趣。在七夕的星光月影之下,各家祭台前闪闪烁烁的瓜灯、茄灯,总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天文遐想和人世的人文关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