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从性( compliance)是指患者遵守医嘱用药的程度。按医嘱用药是获得成功治疗的关键。据统计,30% ~50%的老年人不能按医嘱用药,表现为忘服 、漏服、错服或多服。忘服、漏服导致治疗无效;错服、多服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①直接法:通过测定血、尿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来判断患者是否按医嘱用药。对于不能直接测定原药或代谢产物时,可在原药中加入便于检测的指示剂(维生素B,或荧光素)供检测依从性用。直接法虽准确率高,但检测方法繁琐和费用高,临床难以普及。 ②间接法:一是直接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通常是可行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技巧,以获得真实情况。二是药片计数:计算依从指数( compliance index,CI)=已服药片数/处方总药片数x100%。≥80%称依从性好,<80%称不依从。此法较常用,因为简单易行。三是评价疗效:不依从可导致治疗无效,但单凭疗效来评价依从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疗效。 ①简化用药方案:一是减少药物种类,老年人每天用药不超过5种,越少越好;二是减少用药次数,将短效制剂(1天3次)改为长效制剂(1天1次) ;把每天服用的几种药物尽可能一次服完,但有些药物例外。 ②列出用药览表:包括药物名称、通用名、用药理由、剂量、时间及用药期限。老年人每次就诊应将所用药物和用药一览表带给医师审查和更新。 ③可使用服药提示系统:如一周药盒和用药日历,可避免漏服或多服。 ④用药知识宣教:医师有义务向患者介绍用药的目的、理由、使用方法和可能的毒副作用,让患者积极主动的接受药物治疗。 ⑤发挥家人或陪人的作用:老年人有认知障碍、超过5种药物、不能阅读药物说明书、打开药瓶有困难或从药瓶中取药困难,不能分清药物颜色和形状等情况时,老年人一律不能自我服药,需要家人或陪人的帮助。 |
|
来自: 東泰山人 > 《生活学\老年病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