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到底弱在哪里?看这些“悯农诗”就知道了,这是文人的悲鸣

 江山携手 2020-08-26
"悯农诗"是中国诗歌文化史上的一小部分,它并未像"怀古诗"、"边塞诗"、"咏史诗"甚至是"闺怨诗"那样引起人们的格外注意。
究其根本原因,"悯农"这种思想在历来的士大夫以及文人的眼中是一种"政治正确",他们所持有的态度多半是"居高临下"的。以唐代李绅写的著名的《悯农》为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虽然引起了千年以来的共鸣,但颇为讽刺的是,李绅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一位恶毒的剥削者。
事实上,在"以农为本"的儒家思想影响下,表现出对"农民"这一阶层的怜悯是一件相当光荣的事情,它往往与孔孟提出的"仁"暗合。然而千年以来的封建制度对于农民都是相当不友好的,尤其是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以及处于第二梯队的士大夫阶层,鲜有真正将农民这一群体揽入怀中的。
但北宋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悯农诗",而且诗人们对于农民的态度也是相当亲近的,完全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居高临下。

北宋到底有多少首"悯农诗"?恐怕没有人能够列出一个详细的名单出来,但是光看其中著名诗人的名字,恐怕就能窥见这一盛况了。北宋时期的"悯农诗人"有多少位?来看看下面的名单吧: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柳永、吕南公、梅尧臣、王禹偁。陈师道、张耒……这些人无一不是北宋时期的文化精英,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或是扎根于民间、或是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或是在北宋位极人臣,诗歌中流露的态度与现实都能得到对照。
而这一点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悯农诗"是截然不同的,从来没有一个朝代的诗人在歌颂了农民之后,还能在现实中找到一丝丝他们亲近农民的痕迹。这种现象只有北宋才有,它也只能出现在北宋这个朝代。
北宋虽然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教育、经济等诸多领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宋朝又有着军事薄弱、吏治腐败、体系臃肿等诸多缺点,而这些问题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的那一刻开始就存在,直到南宋灭亡还没有得到解决。生活在北宋的士大夫们,一面通过哀叹农民的不幸来讽刺现实,一面又在诗歌中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了自己的哀伤,而"悯农诗"则是北宋士大夫集体发出的悲鸣。

北宋时期严峻的现实与繁荣的文化不对等
北宋时期的文化相当繁荣,"唐宋八大家"中除了曾巩和韩愈之外,其他的六位都是出自北宋的。北宋时期开始逐渐形成的"宋词"更是成为了与"唐诗"比肩的优秀文化代表,除此之外,北宋开创的理学更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高峰。而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更是影响深远,火药、指南针的发明造福了无数人。北宋的徽宗皇帝更是一代风流人物,诗词书画样样精通的他,是宋代文化高度繁荣里程碑式的人物。
但与此同时,北宋时期的社会问题也是相当突出的,澶渊之盟的签订在今天看来是有一定的正面意义的,它给宋朝带来了百年的和平时光。但在当时的宋朝人眼中,澶渊之盟是彻彻底底的"城下之盟",它意味着耻辱。
"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
北宋大臣王若钦对宋真宗说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宋朝士大夫的心声。
军事力量上的薄弱还只是北宋诸多弊端中的一个,北宋社会的诸多领域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由底层的老百姓默默承受着。北宋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是表面上的虚假繁荣,尤其是到了宋仁宗一朝,表面的繁荣稳定已经遮掩不住北宋背后潜伏的危机。
陈寅恪先生以"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样的话语高度评价北宋,但是政治上的低效腐败、军事上的无能软弱以及财政上的连年亏空,始终是北宋一朝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
《宋史·黄震传》指出了宋朝的这些弊端:"当时之大弊:曰民穷,曰兵弱,曰财匮,曰士大夫无耻。"而《宋史·王禹偁传》也明确批判了当时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大现实,"冗吏耗于上,冗兵耗于下"使得北宋在财政上始终难以维持平衡,而这方面的成本大部分都被转嫁到了百姓身上。
宋太祖赵匡胤首倡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祖宗之法,虽然有效避免了宋朝重蹈五代十国时期纷乱割据的覆辙,但它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文官政治所导致的军事力量薄弱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过分抬高文官使得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刑不上大夫"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北宋时期文官的骄纵情绪,这种情绪使得北宋时期开始出现了一些相互勾结的利益集团,这些集团的手上都沾满了民脂民膏。
宋代的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并且允许土地在不同的人手中流转,政府只是扮演了一个收税的角色。而这种土地制度对百姓的伤害极大,少部分的豪强和大地主通过各种手段占有了全国将近七成的土地。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是所有封建时代的常态,北宋朝中的文人集团围绕着变法展开了激烈的党争,自私自利的北宋臣子鲜少关心百姓。当时的百姓生活极度贫苦,《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繁华景象只是一个假象,事实上北宋的乡村出现了大规模的凋敝现象。
无论是灾年还是丰年,艰辛劳作的农民都要被层层剥削,生存状态极度恶劣。"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的情况是广大乡村的现实,这一点引起了良心未泯的士大夫的极度愤慨。他们一面积极寻求解决措施,同时又写下了大量批判这一现象的诗文。而"悯农诗"则是这一时期尚有风骨的士大夫们的集体哀嚎,可惜的是北宋的统治者们对于这声声哀嚎充耳不闻,他们自始至终都在维护自身的利益。
北宋"悯农诗"所反映的现实
北宋时期大量涌现的"悯农诗"反映了北宋社会诸多的现实,这些诗歌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对民间百姓怀有深深怜悯之情的士大夫们,或是采用写实的方法描写农民的生活状况,或是旁敲侧击地借古喻今,或是直抒胸臆地表达对时局的不满……总而言之,北宋时期出现的"悯农诗"是站在维护底层人民的角度出现的,这些诗歌不仅能够充分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明显地流露出了诗歌作者们当时的政治立场以及批判思想。
被称为"白衣卿相"的婉约派大词人柳永曾经担任过江浙一带的盐场监管,在目睹了盐民这一群体的劳作生活之后,他有感而发地写下了《鬻海歌》这一首诗。这首诗歌以非常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宋代盐民获取盐的过程。而张舜民则以打麦这一繁忙的劳动场面为引子,仔细分析了农民的心理活动。"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所谓的苦中作乐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农民之所以如此辛苦地耕种,不过是害怕自己饿死在路旁罢了。
《获稻》、《竹枝歌九首》等诗歌则集中体现了底层妇女的无奈,她们一方面要做着繁重的农活,另一方面又要照顾自己的子女。"朝阳过山来,下田犹露湿。饷妇念儿啼,逢人不敢立",早出晚归的妇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动之后,丝毫都不敢歇息,因为她们时刻都牵挂着自己在家的孩子。但即便是如此,这些妇女和孩子的生活条件还是得不到丝毫的改善,"山深瘴暖霜露干,夜长无衣犹苦寒"的诗句令人读来潸然泪下。
除了对劳动场景的描写,"悯农诗"还着力刻画了天灾时期底层的生活状态。大旱大涝以及蝗灾是农民最为惧怕的事情,但面对这样的灾祸他们又无能为力。在丰年都难以维持生计的农民,一旦遇到灾害便只有等待死神的到来,家破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
北宋的士大夫们不久真实地记录了各种灾祸,更为重要是他们将灾祸归结于"天怒"。统治者的不作为成为了士大夫们批判的对象,"悯农诗"的作者将天灾与现实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愤怒与对百姓的同情诉诸笔端。
《梦蝗》、《原蝗》这类诗歌是讽喻寓言诗的代表,作者在词句中列举了统治者的不作为,并且对这种不作为大加贬斥。除此之外,人祸这一主题更是被单独列了出来,过重的赋税和兵役所带来的灾难成为了"悯农诗"的重要题材之一。
梅尧臣的《田家语》深刻地揭露了过高赋税对百姓的伤害,而司马光更是在他的诗文中直接指责朝廷。可以说,宋朝出现了井喷式的"悯农诗",与宋朝的现实是密不可分的,这些诗文实际上是良知未泯的士大夫们集体发出的哀鸣。
北宋"悯农诗"是良知发出的哀鸣
北宋是中华文化的又一高峰,但是这一时期的士大夫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北宋宽松的学术氛围使得他们怀揣理想,尤其是儒家的那种"定国安邦"的传统价值观,在他们的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庆历新政"的主导者范仲淹曾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而事实上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这自己的誓言。"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在北宋的士大夫眼里都不是问题,充满了理想和抱负的他们并不在意自己利益的得失。
欧阳修在被贬滁州之后,仍然要"与民同乐",《醉翁亭记》一文就此名垂千古。王安石、梅尧臣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少年时期都表露过自己的志向,无论是被贬还是升迁,他们都时刻关注着朝堂与江湖的动向。
北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朝代,士大夫阶层在这一时期开始分化,一类人在世俗利益的诱惑之下抛弃了理想,他们的手上沾满了底层百姓的鲜血。但另一类人则继续坚守着内心的良知,即便是现实再残酷,他们也从未想过背叛自己的灵魂。
苏轼这个人的一生都在被贬的路途上,但是他从未抱怨过任何人。苏轼身上有着北宋士大夫鲜明的特点:正直且忠于内心的价值观。苏轼在他的任上作出了很多伟大的事情,"苏堤"的建造以及琼州的治理都泽被后世。即便是被贬到了天涯海角,苏轼还是时常"老夫聊发少年狂",而百姓们也以"倾城随太守"来表达对他的爱戴。无论是豁达的苏轼还是较为古板的苏洵,他们身上都有着北宋士大夫阶层明显的特征。
然而现实的残酷使得北宋的士大夫沉思了起来,他们的理想多半没有得到实现。"悯农诗"中所描述的"军事薄弱"、"吏治臃肿"、"国库空虚"以及种种矛盾,都给这些人带来了极大的苦闷。而北宋朝堂内部的"党争"更是给了他们政治生涯致命一击,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轼以及诸多文人的被贬,就是内部斗争之下的产物。
北宋的这类士大夫不是没有经历过斗争,实际上北宋的"变法维新"是相当频繁的,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澶渊之盟"所带来的羞辱感、军事力量薄弱的现实、文官集团对百姓的剥削,都深深激化了当时的矛盾。士大夫们在目睹了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之后,经历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仍旧无法扭转这一事实。儒家价值观根深蒂固的"良知"使得他们发出了自己的悲鸣,北宋时期井喷式的"悯农诗"则是这种悲鸣的集中体现。
他们在诗歌中不仅揭露了现实的多重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怜悯和同情,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分析总结了现象背后的原因。他们在现实行动失败之后,企图以这种方式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也希望以此来打压朝中无耻的文官。可惜的是,这一声声悲鸣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北宋的现实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结语
北宋时期的"悯农诗"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它又不同于汉唐时期居高临下的诗歌态度。这一时期大规模高质量出现的"悯农诗歌",是北宋士大夫在抗击现实失败之后的无奈产物。北宋"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格局注定了北宋在军事上的软弱,而文官们在失去了权力制衡之后,开始了放纵内心深处的贪婪。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读书彻底"功能化",儒家传统的"良知观"以及"自省观"并不能完全约束读书人。
现实与理想的交锋伴随着激烈的"党争"出现在了北宋的历史舞台,而随着代表着理想的"变法"一次次失败。"强兵富国"以及"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越来越远,贫富差距、官民矛盾、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等一系列的残酷现实压弯了底层人的腰。
目睹了这一切之后的北宋士大夫群体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悲鸣,而这一声声悲鸣是以"悯农诗"这一有着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诗歌为载体的。北宋士大夫虽然显示了他们不屈服的意志和精神,但历史终究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靖康之变之后,宋朝开始彻底沉沦,儒家逐渐沦为了控制思想的政治工具,中国封建历史上连这一声哀鸣都从此消失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