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观笔下最美的乡村,穿越了千年,惊艳了千年

 江山携手 2020-08-26

宋词,仿佛浮在书页上的一弯残月,即使你合上书卷,也会在你内心洒下一道道似水光亮;宋词,仿佛一方小轩窗,窗里的人对镜贴花黄,窗外的人早已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宋词,仿佛一株雨后芭蕉,忧愁的雨滴滑落在黄昏,叹息声,隔窗点滴到天明。

在宋代词坛,婉约派与豪放派双峰并峙,为后世留下了不胜枚举的璀璨的佳作。在高手如云的宋代婉约派,秦观无疑是最出色的词人之一。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称: “有屈、宋之才。”王士祯称:“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秦观的感伤词作形成了词史上影响巨大的抒情范式。在他之前,晏殊、欧阳修以珠圆玉润之笔写作名臣显宦的闲雅之词,晏几道以空灵悠缈之笔写作没落公子的感伤之词,柳七郎风味失之浅俗,苏东坡词的豪放不羁又非“本色”、“当行”,他们皆不能被广大文士所理解和接受。秦观的出现,则成为人们普遍师法的对象。他出身于下层,在官场上受到沉重打击,屡遭流贬之苦,这几乎是封建社会众多下层文士悲剧命运的缩影。秦观以其婉约凄美的优秀词作,传递出广大文士共同的悲哀,因此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和褒誉。

了解秦观的文学爱好者对于秦观的词一定不会陌生,他的词过于感伤,感伤到彻骨,似乎孤独、落寞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注解。但是,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秦观的一首欢快之作,感受一下秦观笔下最美的乡村。全词如下:

《行香子·树绕村庄》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词一开始“绕树”两句,写所见春光。词人按先整体后局部顺序构思,从村庄的周围——绿树环绕;乡村里的池塘,池水与池岸齐平,春天的乡村被秦观短短两句被勾勒了出来。第二句描写词人乘着和煦的春风,兴致盎然地闲庭信步,领略春天的乡村美景,此时,词人对于眼前美景的喜爱更深一步。第三句“小园”的出现是整个美好乡村的缩影,我们通过“小园”而“窥一斑可知全貌”,春天的乡村得以让词人尽收眼底。随后,桃花、李花、菜花等独具乡村特点的典型景物出现,使读者颇有身临其境之感。绚丽的色彩,馥郁的芳香,构成了小园的静态美。

词的下片首句,词人继续移步,不知不觉,词人远远地看见了围墙和草堂。在围墙外,酒旗飘扬,流水潺潺,此时的乡村除了静态美还有动态美,动静结合手法的运用,使我们不会觉得乡村单调无趣。而后,莺、燕、蝶等动物的出现就像乐谱中最灵动的音符一样,整首词顿时迸发了灵动与生机。

综合整首词来看,词人可谓匠心独运。从整体到局部,移步换景,动静结合,每一个写作手法的运用无不描绘着一幅灵动的乡村美景图,同时,也彰显了词人对乡村美景的无限喜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