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这两天有点“皮”,几乎每晚都弄得妈妈睡不好觉。
今天,中午吃饭时,又突发奇想,用三根筷子吃饭。爸爸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看到了他“怒发冲冠”,我有预感弟弟要“遭殃”了。
没想到,没想到晚饭弟弟竟还敢用三根筷子吃饭,这下,这根导火索一下子就“点燃”了爸爸的怒气。
爸爸大声吼了弟弟一句,“还敢用三根筷子吃饭?有没有王法了!”弟弟哪儿见过这阵势,一下子被吓哭了。这不哭不要紧,一哭,连锁反应,把妈妈的怒气也点燃了:“吼甚吼!吃了枪药了啦?”于是,“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爸爸妈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来。弟弟也没见过这阵势,可他却不哭了,和我一样乖乖地、默默地吃起了饭来。没有弟弟的“背景音乐”,爸爸妈妈吵得“没劲”了,他俩都陷入了沉默,开始了“冷战”。比起没吵架,这种沉默让人害怕。
我赶紧吃完饭逃到了自己的卧室。看到我走开,弟弟赶紧放下筷子,跟着我灰溜溜地走进了我们的卧室。
我们走后,爸爸开始炸薯条和肉。食物们进了油锅,似乎也在不满地“噼哩啪啦”地抗议,爸爸把炉火开得很大了;妈妈开始收拾东西,把东西扔来扔去,也发出了“噼哩啪啦”的抗议。那边爸爸的油锅“噼哩啪啦”,这边妈妈的东西“扔”的更响了。
又一根导火索点燃了。
“鞭达甚了!”“鞭达谁了?”爸爸打破了沉寂问。妈妈回答:“鞭达你了!”“鞭达我干甚了,那娃娃不是你惯的?”“你没惯?”“我惯得有你多了?”
我终于忍不住了,冲出去喊停。爸爸妈妈用愤怒的眼神看着我。我缩了缩脖子,说“你们别吵了。”我鼓起勇气,说:“妈妈,弟弟有错就应该批评,不应该这样宠着他!”爸爸嘴角微微上扬。我看到了,回过头说:“爸爸你也有错,不应该那么大声的吼弟弟和妈妈。”爸爸低下了头。
我说:“现在,互相道歉!”爸爸妈妈都支支吾吾,过了一会儿,忽然同时说了一声:“对不起!”弟弟不知何时出来了,拍着手笑了,我们也跟着笑了。
弟弟的“皮”,酝酿了一场家庭“大战”。
弟弟的“皮”,也让我们一家学会了怎么应对这样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