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语文90秒:《致云雀》,是怎样诞生的? ——新语文解读(7)

 课标网天天语文 2020-08-26

天天语文伴你第172

《致云雀》,是怎样诞生的?

 ——新语文解读(7)

1. 1820年夏季,一个普通的黄昏,突然几只云雀从地面垂直地冲上天空,飞到漫漫的天空时,它们又慢慢减速,稍稍在空中滑翔。一会儿云雀又快速飞上更高处,一边飞着一边鸣叫着,消失在云朵中。

这一幕,触发了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的心绪。

他,听到云雀婉转、洪亮动听的鸣叫声,抬头远望,诗情在胸中勃发。他,就是在田野散步的雪莱。

2. 勃发的诗情来自于哪里?

来自季节的触发:春季大地的萌发,夏季天际的空旷,秋季万物的凋零,冬季冰雪的冷酷,这一切,都给具有“诗情”的人以“诱发”、“诱惑”甚至是“冲动”。 

《红楼梦》中黛玉说:“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林黛玉看见“月亮”有了诗情的冲动,才会发现“昨夜的月最好”。

3. 来自人生的经历:失落、挫折、坎坷;送别、告别、永别;胜利的喜悦,成功的快乐等等也都会给具有“诗情”的人“诗兴大发”。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中“挥洒而就”的。

4. “夏季的天空”,加上“直飞云霄的云雀”,雪莱情感突然获得了“抒发”,象征着欢乐、光明、美丽的《致云雀》诞生了。

感谢夏季的天空,感谢那几只冲向天空的云雀!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下您的

观点和评论…… O(∩_∩)O

近期“新课标语文90秒”内容回顾:

1

你,是怎样认识雪莱的?——新语文解读(6)

2

如何消除“对方”的不安?

3

让申公豹位列十二“仙班”,又怎样?

天天语文每天陪伴你

欢迎免费收听、收看、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