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语文90秒: 圣诞节:我们该怎样面对?

 课标网天天语文 2020-08-26

天天语文伴你第274

圣诞节:我们该怎样面对?

1. “圣诞节”很热闹,有人高喊抵制“洋节”,有人认为不该抵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抵制者”为了使得理由充分,随意地杜撰了历史,什么“24日、25日、26日是中国人耻辱的三天。”(硬是把火烧圆明园牵在一起

2. 是否一涉及“耶稣”就该“抵制”呢?

先看看“公元纪年法”,它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辛亥革命”后一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

开国大典前夕,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

那么,“公元纪年法”该不该“抵制”呢?

3. 再看看“生日蛋糕”,中世纪时期欧洲人相信,生日是灵魂最容易被恶魔入侵的日子,所以在生日当天,亲人朋友都会聚集给予祝福,并且送蛋糕以带来好运、驱逐恶魔。看来“生日蛋糕”与“鬼神”、“迷信”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生日蛋糕”该不该“禁止”呢?

4. 其实,各民族的节日,大都起源于“民俗”、“民风”,它们多多少少都带有“鬼神”的影子。我们春节燃放“爆竹”的原始目的也是“迎神”与“逐鬼”的。

今天,我们过“圣诞”仅仅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活动而已,它与社会主流价值没有必然的冲突。祈愿他人平安,给孩子们送去礼物,这与建设“和谐社会”相吻合、相一致。

只是,过“圣诞节”它只能是民间行为、个人行为而已。

一家之言,欢迎评议。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下您的

观点和评论…… O(∩_∩)O

近期“新课标语文90秒”内容回顾:

1

围绕《伤痕》,发生了哪些故事?

2

我们,怎样拥有阅读“资本”?

3

如何消除“对方”的不安?

天天语文每天陪伴你

欢迎收听、收看、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