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20-08-26

几年前读过这本书,似乎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产生多少影响,当初看完觉得是本好书,却没有意识和动力把书里面的7个习惯坚持下来,最后和许多书一样,算是白读了。今天再看一遍,才发现作者史蒂芬·柯维这本书的重要价值。

好习惯对于我们的生活太重要了,据说,人的行为每天有95%处于无意识的状态,按照已经形成的各种习惯自动化运行,如果能够培养形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们的生活之路会走的越来越顺畅。

七个习惯是一套完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给我们的是具体可操作的工具,全世界已经有非常多的人通过践行这些方法,实现了个人价值。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

作者首先探讨了时下流行的3种社会观点,即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指出这些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都是以“刺激—回应”理论为基础。接着以维克多·弗兰克尔(二战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的心理学家)举例,得出“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的观点,随后给出了积极主动的定义: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人还有选择的自由。

进而说明,人能够采取主动、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务上,来判断这个人是否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人焦点放在影响圈,消极被动者焦点在关注圈。并把我们面对的问题分为三类:直接控制的、间接控制的、无法控制的,这些问题解决的第一步都掌握在我们手里。

从一个人的言谈方式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关注圈和影响圈,“如果........'和“我可以.......”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看待问题方式,“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结症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有点像“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的意思,但作者更强调面对问题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从不同人应对错误的选择中,可以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实际上,伤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积极主动模式

在本章的最后,作者总结了践行积极主动的方式,做出承诺,信守诺言,邀请大家进行为期30天的践行积极主动习惯的试验。我们不一定非要像弗兰克尔那样,在经历了死亡集中营的遭遇后才开始认识并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日常生活的琐事同样可以训练我们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如面对交通堵塞,孩子的叛逆行为,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挑战等,并思考把精力集中在哪些事情上,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述你所面临的问题。

以终为始、目标导向

习惯二:以终为始

阅读这一章要先找个僻静的地方,想象一下在自己的葬礼上,亲友是如何评价你的一生,大致记下自己的回答和感受,这样有助于对“以终为始”这一习惯的理解。

以终为始需要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牢记自己的目标或使命,就能确信日常所作所为是否与之南辕北辙,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

简单来说,以终为始实质上指向做事的结果,也即目标,作者把他扩展到人一生的结果,要到达这样的结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这些都统一构成了以终为始的内涵。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即先在头脑中构想,然后付诸实践。也可以理解为首先要达到目标需要的路径,明确达成的结果。其次要周密考虑要达到这样一个结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克服。

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要区分领导和管理的区别,领导关注高层,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管理关注基层,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的把事情做好”。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的做事。作者更强调领导,即把握正确方向。拓展到个人生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再考虑提高效率,制定目标或完成任务。否则,就像努力的爬搭在了错误墙上的梯子,越努力离自己想要的结果越远。

如何做到以终为始呢,作者给出了以下方法:写下个人使命宣言,就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样,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原则写下来,当作“个人宪法”,有了这个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书面宪法,就能关注并高效的利用时间、精力和才能。

接下来,作者列举了以家庭、配偶、自我、宗教、敌人、朋友、享乐、名利、工作、金钱为中心的情况,分析其利弊,指出只有以正确原则为生活中心,才可以发展支撑人生的四个因素,即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为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章的最后,再次讲述了撰写个人使命宣言的方法,要付诸实践,并善用整个大脑,主要是开发执掌创造力与直觉的右脑,目的是进行“心灵演练与确认”,想象每一个细节。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流行的“秘密”视频,用想象来“吸引”最终的现实结果。末尾还阐述了家庭和组织的使命宣言,给出具体的行动建议。

概括起来,以终为始最主要的是确定个人的价值观,明确生活原则,写下个人使命宣言。在每一件事情上设定目标,这些目标都要指向最终结果,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如何设定“梦想版”。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 “要事第一”

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是习惯一积极主动和习惯二以终为始的具体实践,作者先问了我们两个问题。

1.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使你的个人生活彻底改变,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2.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使你的工作局面彻底改变,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要事第一的习惯要求我们对自己进行有效管理,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是独立意志,独立意志指的是做出决定和主动选择,并根据这些决定和选择采取具体行动的能力。在这些行动中,有效管理就即指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个人的自我管理要兼具领导和管理的角色,领导者要决定哪些事情是重要的,作为管理者,则需要将这些重要的事务优先安排。从这方面讲,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接着作者介绍了第四代的时间管理,即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如何管理时间,而是如何有效的管理自己。人们的满足感通常来源于期望与期望的满足,而这些都是在我们影响圈范围内。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注重的不再是具体的事务和时间分配,而是如何维持产出和产能之间的平衡

第一代:普遍使用便条和办事清单,明确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没有提到有限顺序的概念。

第二代:使用日历或日程表来安排约会的进度计划,反映需要提交计划的时间并预先安排未来的活动。使用这个管理的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没有按照重要性对任务进行排序,缺少成就感,因为时间总是被日程表所左右。

第三代:注重确定长期、中期及短期目标,然后再根据价值观合理的安排精力和时间,这种理论提倡对每一天进行合理规划,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来完成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虽然这种时间管理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人们发现这种对时间“高效率”分配和使用通常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限制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只注重每天的计划。

把事务按照轻重缓急分成四个象限,不被琐事牵着鼻子走,勇于说“不”,自我管理的四步骤首先要确认角色,选择目标、安排进度、每日调整。当然,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付诸实践。本章的最后,作者提到了如果作为领导者,还不可忽视授权的作用。

记得国内时间管理专家叶武斌老师写过一本《高能要事》,史蒂芬柯维博士也写过专门的《要事第一》一书,个人认为,七个习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事第一。因为人的价值通过做事的成果来体现,要取得一定的成果必须要行动,但不能盲目的行动,要始终去重要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