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深丨比艺术节更重要的,是美育与人心

 街心舞苑 2020-08-26

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即将进入尾声。

对上海来说,艺术与文化的节庆已经成为城市的常态。今年的艺术节,有一个更着力的地方———不只有演出,还有多场有趣的互动、面对面教学和演讲,在这些活动中,专家带领着观众们除了“看热闹”,还要“看门道”,一起细究作品背后的意蕴,领会艺术的内涵。

毕竟,节日的演出只有一个月,而对人的美育,对一座城市的文化熏陶,才是长久之计。 



让化石真正活起来


10月22日晚7:30,暴雨之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小剧场内却接连不断有观众入席。这场演讲的主题叫“解码活化石”,讲的是宋元时期发源的梨园戏,乍听起来非常“老土”,但现场来的,却都是年轻人。

有中学生模样的小女孩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也有情侣、朋友几人结伴而来,更有一些上海戏剧界的“明星观众”隐匿在人群中,等待着这场交流。
   

梨园戏表演艺术家曾静萍出现了。但那天,她更像是一位主持人,时而跟随着舞台上青年演员的演绎为大家讲解动作和要领,时而上起“历史课”,介绍梨园戏的乐器压脚鼓的悠久历史和戏曲曲牌的演变。
   

除了谈自己从艺多年的心路历程,曾静萍把更多时间放在了与现场观众的交流上。观众们个个“有备而来”,抛出了一个个问题。
   

有的观众问得“专业”,比如“七步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是七步?有的观众则问得“直白”,“如果我‘半路出家’想学戏,曾老师还收不收徒弟?”还有的观众问得很有情怀,“像上海观众到泉州看戏,还有哪些背后的故事?”
   

面对每一个问题,曾静萍都细心作答,时而手脚并用现场演绎,时而轻松幽默地开起了观众们的玩笑。掌声一阵高过一阵,虽然剧场容纳的人不多,但大家的反响却极其热烈。
   

这场有趣的活动,是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600分钟600年”系列讲座之一。
   

去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全新启动了艺术教育项目,未曾料想,一经推出便受到市民欢迎,导赏讲座和互动体验的方式,让艺术与市民“零距离”接触。组委会深受启发,于是今年,对于艺术教育这一内容,在艺术节筹备之初就倍加重视。
   

艺术节中心党总支副书记杨靖介绍说:“今年的艺术教育版块,我们分别设计了讲座与导赏、艺术工作坊、艺术进校园、学生进剧场,以及特别活动五个部分,推出60场艺术教育活动。”而组委会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把艺术节办成大众艺术素养的“新课堂”
   

不过,这堂文化课上起来并不容易。想要做好艺术教育,功夫还在戏外。


一个人寂寞地买票听戏


李江瑶和刘懿是高中同学,如今,两个人分别在西安和郑州上大学。

她们十几岁就爱上了戏曲,最先爱上的是黄梅戏。随着年龄增长,她们不但没有失去对戏曲的热爱,还愿意了解更多地方戏曲。拿她们的话说,“听戏曲没那么躁”。
   

李江瑶也曾试着给室友们推荐自己喜欢的戏曲,但年轻的室友们显然更热爱综艺节目,只有一些短小的喜剧还能勉强看得进去。
   

更多时候,李江瑶只能自己买票听戏,或是在微信上跟刘懿交流。“平时能够交流的平台,学习的机会,真的不多。”李江瑶感慨。
   

上海国际艺术节对她们来说,便是一次学习的机会。9月,首先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曾静萍表演工作坊的信息,两个人立即拍板决定:买票来上海。
   

那个周末,上海天气恶劣,暴雨不停。李江瑶前一天的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害她错过了21日的一场戏,而刘懿幸运一些,坐火车顺利赶上。
   

她们说,听了那么久的戏,从没想过自己去学,专业培训班不多,缺少学习的机会,只能安心当个观众。毕竟,自己的爱好小众了点。
   

上海,已经意识到艺术教育的缺失和重要。
   

今年,为了让观众有的放矢,选择适合自己的剧目,本届艺术节在举办之初,就先在虹桥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艺术导赏会。顾名思义,导赏会就做一件事:成立“艺术导师库”,创造机会让艺术家与市民面对面互动,希望艺术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导赏会上,音乐史专家王勇、舞蹈表演艺术家吴洁、昆曲表演艺术家谷好好、沪剧表演艺术家吕贤丽和李建华作为“艺术导师”库代表,领到了聘书。

吴洁直言,“艺术是需要多元化途径传播的,除了舞台上的表现外,互动、交流式的讲座,更能够让观众看得懂门道。”
   

而王勇则直言不讳地说,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如此重视艺术教育,是一个风向标,“也印证了艺术教育在普及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需求”。


爱上传统,只差一个机会


赶去梨园戏表演工作坊之前,29岁的上海白领胡译之与丈夫,已经从当天下午1:30到晚上6:30在天蟾逸夫舞台听了5个小时的戏。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他们一共买了5张戏票,哪怕是累点、要“赶场子”,夫妻俩也不想错过。
   

胡译之看戏差不多有十年了,戏曲已经成为她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在家里长辈的熏陶下,她从小就对浙江的地方戏感兴趣。本科时,她加入了学校的越剧社团,和大家一起唱戏聚餐,更像是课业之外的一种减压,闲暇时候的一种寄托。慢慢从越剧看到昆曲,再到各地的地方戏,她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年轻人会爱上戏曲,多半都是因为从小有机会接触戏曲,比如受家里长辈的影响。有些人小时候没啥感觉,但是戏曲的“种子”埋在心里,长大后便发芽了。
   

观众曾小姐就是如此,小时候不懂戏,只记得爷爷老是在家里听,每周街上有很多面向居民的搭台表演,氛围很浓。
   

长大以后,在大学里最先接触的还是话剧,然而有一天,她再回头看传统戏曲,忽然发现感觉很不同。原来传统戏曲是如此讲究功夫,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精致,如此追求艺术美感。这些精致的细节打动了她,而最重要的是,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中,戏曲能让人的心静下来。
   

“只要有个活动,让年轻人接触,坐在台下看一场戏,相信不少人会发现,看传统戏曲其实和看电影、话剧一样,也是一个很平常的休闲方式。”胡译之说。
   

遗憾的是,现在生活节奏快、娱乐渠道多,很多人没心情或时间坐在剧院里,静静欣赏这种与现代生活貌似格格不入的艺术。也有年轻人对戏曲怀有成见,总觉得自己听不懂。或许,那些有着文艺情怀的年轻人,差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有人导赏互动、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在这个网剧、综艺、直播等各种娱乐喧嚣的年代,这种机会实在太少。而这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担起的使命,为未来的年轻人埋下戏曲的种子。对此,胡译之用一个词形容———“善莫大焉”。


观众也在寻找好戏


海青歌三十多岁,高高的个子,戴一副框架眼镜,是工商银行的职员。身边的人都知道,这个外表普通、讲话慢条斯理的大男孩,是个“老戏迷”。
   

身在上海,戏曲演出虽多,但令他遗憾的是,新编排的曲目少有让他们戏迷“服帖”的。传统剧目的传承、演出还不尽如人意,因此他和一些戏迷不惜花费金钱、挤出时间去追寻他们认为尚保有传统戏曲精神和趣味的剧种,算作一种“自我疗伤”。
   

直到2012年的元宵节,相识的戏友提议:何不去梨园戏的发源地泉州看戏?大家一拍即合,做好功课,一同前往泉州。那年元宵节,他们大饱眼福,观赏了好几部传统梨园戏剧目,还结识了王仁杰、曾静萍等戏曲艺术家,从此,海青歌便停不下来。对梨园戏处于“热恋”期的他由此萌发了组团观赏梨园戏的念头。
   

以相识多年的戏友作为班底,在微博阵地上招募新鲜血液,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位戏迷加入其中。三天演出,海青歌自豪地向曾静萍老师汇报,他们贡献了50%的观众,90%的票房。
   

首战告捷,给了海青歌很大的鼓励,他决定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此后的每一年元宵,他和戏迷们都与梨园戏“有个约会”。
   

组织观剧工作除了给他带来满足之外,还带来了思考。
   

其实观众也在寻找———找戏,找他们眼里传统戏曲的最后守护者。
   

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式微?海青歌的回答可能代表了一些年轻人的心声:我们都该多一些行动。
   

讲座中,曾静萍老师特意把海青歌请了上来,请他讲两句。他说,他有一位朋友目前做戏曲动画,以轻快的形式引发人们的兴趣,在网络上反响热烈;也有年轻的戏曲演员,比如上海京剧院的鲁肃,会用年轻人感兴趣的方式开展一些讲座,注重互动,而不是一本正经授课式灌输;还有石小梅昆曲工作室则做起了周边,在其官方网店中,消费者可以看到昆曲元素的明信片、笔记本、手机壳、帆布袋等产品,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艺术教育离不开政府的关注和扶持,但也同样离不开戏曲工作者本身的创新。通过这次艺术节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海青歌想得更加明白了:原来,越是高门槛的艺术,越需要有人“放低身段”去普及、去贴近年轻观众的生活。


没有对与错,只有跳与不跳


10月16日下午2:30,这场舞蹈课的开场,和过去人们所熟悉的有些不一样。
   

舞蹈家黄豆豆致辞后,美国全美舞蹈协会教师凯·盖纳和两位中国老师带着30位学生蹦蹦跳跳上了舞台。他们穿着T恤、运动裤和跑鞋,随着现场乐队的鼓点节奏而律动,活泼开场。
   

“今天,有一群沉睡了很久的士兵苏醒了,大家看……”来自美国的凯老师用标准的中文向大家做了介绍后,一个眼色瞟向乐队,钢琴、小提琴、单簧管和大鼓齐齐奏出了中国味浓郁的配乐。
   

音乐响起,凯·盖纳收声,向孩子们做了几个手势,大家便跳起了“兵马俑舞”,惹得台下的家长和老师们连连拍照。
   

除了台上的展示,台下的观众也没闲着。今年是猴年,凯·盖纳特地编了一套“猴子舞”,她要教会现场所有人。在她的指挥下,几位老师和几位“小老师”走向人群,做起示范。台下有些爷爷奶奶年事虽高,跟着做起动作却毫不含糊。学得像的几位,还会被老师“表扬”,在全场的注视下示范,他们脸上的笑容似乎印证着“舞向未来”的理念———I can too(我也行)。
   

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教育课,不在乎人们有没有舞蹈基础,而是向所有人开放。就如一位受训的舞蹈老师说,“在这里跳舞,没有对与错,只有跳与不跳的区别。”
   

其实在此之前,“舞向未来”艺术教育实验公开课已经走进上海的校园。
   

作为试点小学之一的绿苑小学校长王晶,最初听到这门实验课程就非常支持。她觉得,传统的舞蹈教学太注重技巧,一板一眼,冲着比赛拿奖而去。但它不同,它能真正回归身体教学,注重个人体验,充满感情。
   

于是,王晶派出学校里最有实力的两名教师去区里参加选拔,经专业能力笔试及面试,两位老师顺利通过,在暑假参加了外籍老师的培训营。
   

受训教师中的一位,就是身材高挑、外形帅气的体育老师王琳。
   

据他介绍,培训一共10天,一开始他也有些担忧。和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言语指挥、大吼大叫不同,“舞向未来”提倡的是静声教学,教师们对孩子的指挥,比方说“坐下”、“起立”等,都通过手势来完成。
   

试过之后,王琳才发现课堂真的大有改观,以前难以管教的孩子们在安静的氛围中注意力更加集中,无声反而胜有声。
   

另外,旋转课堂也是一大特色。以往老师上课都是站在台前固定不动,现在老师一节课会朝4个方向讲课,每一排的学生都能被关注,大家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王琳认为,舞蹈就是“游戏、宣泄、快乐舞动”。他告诉孩子们,动作没有对错,只有跳和不跳,无论跳得美不美,都值得鼓励。



用艺术培养社会能力


在艺术节公开课的课堂上,有30位孩子跳得特别投入。王女士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全程拿着手机,对着女儿的身影一阵“狂拍”。
   

几个月前,女儿向她宣布加入学校的舞蹈班时,她以为这就是一个普通兴趣班。她想,孩子没什么舞蹈基础,学校有老师专门教一教也挺好。
   

家长中普遍流传着一种想法:现在的孩子没有几样技艺傍身,还真“拿不出手”。为了不落人后,从幼儿园起,王女士就给女儿报了画画班、钢琴班等。她说:“和周围很多家长比,我还算随意自由的”。
   

但一周周过去,王女士发现,女儿并没有学会什么舞蹈的“标准动作”,问起来,孩子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老师说了,小朋友都可以自己‘发明’动作,带着全班一起做。”她有些不解,不会跳舞的孩子还可以自己“发明”动作?带着这样的疑惑,她特地陪孩子一起来参加这堂公开课。
   

现场看凯老师教学之后,她才明白,原来学习艺术不止传统意义上的“业精于勤”、“梅花香自苦寒来”,艺术教育是可以这样轻松愉快的。
   

回想这几个月,女儿的性格开朗了不少,常常不用她问,就主动跟她讲起在学校一天的所见所闻。讲到开心处,女儿还会手舞足蹈,用充满童趣的方式模仿老师和同学。王女士觉得,这样的艺术课程做到了她一直想给孩子的“快乐教育”———“不是为了考级、比赛在跳舞,而是为了跳舞而跳舞”。
   

公开课结束返回学校的大巴上,孩子们一边吃着零食,一边争先恐后向几位带队老师展示刚才学到的动作,兴奋得就好像是去秋游一样。也许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回家之后还要“赶场”去其他兴趣班,但至少在那一刻,他们还沉浸在舞蹈所带来的快乐之中。
   

2011年,“舞向未来”与交大附小等上海校园合作。其中有一个项目被拍成纪录片在美国播放。纪录片里,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通过音乐与舞蹈,彼此合作、沟通。
   

“舞向未来”创始人、纽约爱乐乐团董事杨雪兰感慨,上海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世界名列前茅,但其他方面发展得未必有那么好,比如自信、合作、想象力。而他们现在做的,是通过艺术帮助孩子。多样而灵活的现场音乐,可以让孩子更有信心,更注重合作。
   

2014年,上海社科院针对老师、父母、学生做过一项满意度调查,“舞向未来”的评分很高,于是,更多学校开始加入。今年,上海市教委决定,把该项目推向上海各区,每区两所学校,再培训50名新老师。这个项目,也由此培养了一大批基层的中小学艺术师资。


用美滋养一座城


上海市儿童艺术剧场门口,李芷菁催着妈妈“快些走,别迟到了”。
   

这位浦东新区北蔡中学的初一学生,还有一个身份是校京剧班的一员,为了让她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老师给了李芷菁两张票,来观看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向大师致敬”单元中的上海市中小学戏剧嘉年华。
   

当天下午,几百位孩子和家长聚在一起,画上戏曲脸谱,学习戏曲知识,还能观摩从全市102所戏剧戏曲特色中小学申报的优秀剧目中遴选出的节目汇演。
   

“托女儿的福,我也多了不少受艺术熏陶的机会。” 李芷菁的妈妈张女士笑着说。张女士从事自由职业,平日里就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带她去参加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和比赛。李芷菁学了京剧之后,反倒是她常常从学校里拿回来票,带妈妈去看各种艺术表演。
   

张女士说,自己之前就像个“戏盲”,什么也不懂。但有时女儿回来兴致好,还会把课上老师教的一些唱段“传授”给妈妈。渐渐,她也萌生了一些兴趣,能叫得出几大京剧流派,甚至哼一段京剧《卖水》里的段落。
   

其实,女儿对戏曲的热爱,张女士是有些意外的。嘉年华的那天,李芷菁本应该去参加一个作文比赛,但两者时间冲突,李芷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李芷菁很喜欢教她的任惠英老师。任老师是京剧程派传人,刚刚退休又马不停蹄地给戏曲班的孩子们上起了课。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孩子也将面临越来越重的升学压力,但张女士表示,既然老师肯教,女儿又肯学,那自己也会尽可能支持她学下去。
   

因为她感受到,学习戏曲对孩子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的形体和谈吐之中展露出自信。
   

艺术教育能做的事情,往往超乎想象。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导钱源伟说,好的艺术教育能够充分融和科学、体育、人文,乃至生活,尤其是人格的陶冶。他期待,艺术节期间推广的这些公开课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能够对我们今后的课堂产生影响。“说到底,教育手段应该服从于孩子的天性,这才是规律。”
   

“我们经常说艺术教育是为未来培育观众,但这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艺术可以培养年轻人的社会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术能力。”杨雪兰这样强调。
   

早在上个世纪初,民族危亡、风雨飘摇时,陶行知、蔡元培等人就在思考,如何在新时代塑造一个合格的公民。他们提出,以美育来凝结民族精神,以美育来启迪心灵,塑造大国人格。

美,不仅仅是生活的附属品,而是人的灵魂高度。美育,已超出单纯的教育范畴,它是社会价值观的缩影。从这个角度看,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把艺术教育的主题定在“以美育人、以文养人”,背后的雄心壮志可见一斑。
   

采访的末尾,张女士母女俩手拉手向记者告别。黄昏的暮色中,她们还哼着刚才台上唱起的一段旋律。嘉年华结束了,艺术节也将落幕,但有些无形的东西不会消逝。

(转载须注明来源:微信号“解放周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