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渡河畔石达开投降是怕死吗?还是“舍命救三军”?

 人之意 2020-08-26

从1859年起,石达开率太平军将士孤军作战,曾辗转于湖南、广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由于没有建立根据地,粮食、武器的补给经常发生困难,战斗力逐渐削弱,有部分将士返归天京,有的叛降。到1863年5月,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畔又陷入困境,太平军受清军与土司的包围,虽几经殊死拼杀,仍无法冲出重围,石达开部伤亡惨重,只剩下7千余人,坚持一个多月,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最后石达开下令战士放下兵器,自己带着5岁的儿子及几位主要助手入清营就降。

就此有人说石达开是在途穷路绝之际贪生怕死而投降。有的还引例为证,在《石达开自述》一文,不就写到:达开正欲投河自尽,因想真心投诚,或可侥幸免死。四川总督骆秉章在杀害石达开后上奏清廷的奏文也写到:洗马姑清营竖有“投诚免死”大旗,石达开携子及他的助手等才前往洗马姑求降的。以及石达开向清军乞降后还恳求清朝皇帝“宏施大度”,其目的不就都是为了贪生?

不少人持相反意见。认为石达开投降是“舍命救三军”,是为救残部而降,并非贪生怕死。他们指出《石达开自述》,是清朝地方官吏笔录的口供,难免在字里行间对翼王有意加以贬斥,而骆秉章的奏文目的是请功求赏,奏文就处处有自诩的色彩,靠这些明显褒扬自己、贬抑对方的文章作例证是靠不住的。

如果从石达开兵陷老鸦漩,前有河阻,后有迫兵,处于进退失据、战守俱穷的绝境舌,写给清军四川总督骆秉章的一封信中所言:

“求荣而事二主,忠臣不为,舍命以全三军,义士必作”,

就明确表明心迹,石达开愿以自己的死为代价希望换取对方宽恕自己的部下,即

“宥我将士,请负诛戮,……则达一人可以自刎,三军饬以全安”。

后来石达开被解到成都,总督骆秉章审问他时,石达开仍然回答:我来乞死,兼力士卒请命。翼王携子就降,想用自己的死解救被困的将士的愿望根本不能实现,凶残的敌人怎能会发善心,他们在成都把石达开凌迟处死,把石达开数干部众在一个夜晚全部屠杀净尽,已枝遣散的也全被追杀,无一幸免。

另据曾参预对石达开“明正典刊”的四川市政使刘蓉给曾国藩弟弟曾国荃的一封信中所说,石达开临刑前“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辞气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之语”,这也说明石达开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再者据当时统带团练参加堵截石达开的许亮儒所作《翼王石达开涐江被困死难记实》,其中讲到,石达开从地势险恶的紫打地突围来到老鸦漩,那里河面更宽,水势更险,无法强渡,石达开迫于无奈只得采纳宰辅曾仕和的建议:搞假投降,借以麻痹敌方,寻找机会渡河夺粮,再进取成都和川西平原。由于四川布政使刘蓉亲自督阵,清军没有松怠,处处提防,石达开诈降计难以施成功,  自己倒成了清军的阶下囚,石达开悔恨不已,空留下千古遗恨。

石达开搞假降,经太平天国史专家的考证是有根据的。于是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翼王自动入清营就降,原本是计谋,与屈膝求生是两码事,石达开33年短暂一生的最后年头仍没有失去英雄本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