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钧瓷的价值与这些紧密相关 就是这些决定了钧瓷天壤之别的价值

 新用户99808155 2020-08-26

  看钧瓷釉色窑变效果、意境:到这一步已经说明这件钧瓷作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了,奇特的窑变画面或意境将再次升华此件钧瓷作品的价值。先看窑变色彩是否丰富、窑变色彩间过渡是否自然(使用放大镜观察更为美妙),如果出现钧瓷少见的窑变色彩也是其加分的因素。

  目前已经发现的窑变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胭脂红、火焰红、梅子青、鹦哥绿等10余种,加之天青、月白、天蓝、米黄等基色,各种色彩融乳 交织,红里透着紫、紫里藏着青、青中寓着白、白中泛着红,色彩纷呈,相映成辉。

  也许你也听过“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句话,这一盛赞就是评价钧瓷的。当然这种评价有点夸大,只是居于宋朝那个时代的特点,在高古瓷时代,瓷器的装饰技法很少,常常仅见单色釉,而钧窑这种万彩斑斓的窑变效果让当时之人大开眼界,认为是天成之物,加之当时崇尚道教,而钧窑的自然窑变效果很契合道家的自然无为之思想,当时之人自然就对钧窑比较看重。

  钧瓷颜色瑰丽,厚重鲜艳,青若蓝天,白如美玉,紫胜葡萄,红比牡丹。釉色窑变,千变万化。一件器物,可一色纯净,可几色辉映,斑斓夺目,“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流纹、珍珠点变化莫测。“窑变无 双,钧瓷无对”,绝不会有两件釉色完全相同的钧瓷作品,其自然效果远非刻意追求和人工修饰所能及,具有典雅大方,飘逸空灵的帝王之气。因此,文人墨客赞美道:“画家嫌笔拙丹青难绘,诗人怨词穷锦句失色”、“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呈岚”。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 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早在万历登基之前,钧瓷、钧州窑等古董术语就已经存在,所以不能将“钧窑”改写为禹窑,不得不采用 “缺笔避讳”的方法,钧瓷的钧字被均字取代,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传世钧窑器物的底部多刻有“一”到“十”不同的数目字,其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据现存实物证明,器底所刻数字越小,器形越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