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董克全的散文《南豪,你永远在我心中》

 黄石新东西 2020-08-27

       南豪——原名南壕,她位于董家口入口溪流南侧,背靠大山,与董家口湾隔溪相望,处御敌要塞壕口,故此得名。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兴修董家口水库搬迁,现为大冶市税务局培训基地。  

旧貌依然留在记忆。村口的石拱桥,经受四百多年风雨,留下一代代足印,磨去了原有棱角;村头的几株参天古树,被一缕缕吹烟缠绕,绮丽的山景让我挥不去久久的思念;门前的溪流悠然地流径村前,把南壕湾映衬在在水一方。  

南壕的壕字去土,我的理解是:豪字既有壕字的谐音,又有豪情壮志之意。提到南豪又不得不提董家口,广义上,董家口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名称,原董家口公社籍以此冠名。狭义上,董家口即为一个村庄名,南豪湾从董家口湾分支而立。董家口南豪一脉相承,董家口是兄,南豪是弟。1966年(当年我十岁),董家口、南豪两湾响映国家兴修董家口水库迁移,建起了当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董家口新村,两村又合二为一了。随着人口的繁衍,董家口新村无法拓展生活空间,两湾的部分村民相继在水库尾的屋基山坡上建起新村庄,分不出哪边是董家口哪边是南豪。  
近五十户人家南豪湾,民风纯朴,勤劳好学,有十多户人家在大中城市购房生活,经商从政,诸多学子考上985、211等重点大学。  
2019年,南豪湾同心协力,克服困难,集资捐款两百余万元建成了气势恢宏的村民活动中心,造福家乡父老。  
南豪湾,这个普通的山里村庄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她是生我养我之地啊!  
我的童年在南豪老湾度过,喝的小溪水长大,吸的是大山的空气,虽然现在居住在繁华的大武汉,比在家乡生活的时间长三倍,但萦绕在梦中的老家的那山那水仍在脑海里不肯隐去,每每梦见家乡,我就对老伴说“昨夜我又回家乡了”。老伴笑问“山上的树和竹子又长大长高了多少呀”。小时我最喜欢从村口的石拱桥上跳下去游泳,父母见到吓的心惊。到港里摸鱼捉虾我也是一把好手......嗬,一晃四十多年了,现只好把乡愁寄望于在夕阳西下时倚在窗台遥祝家乡。  
我经常提醒儿子说“我们的老家在董家口,董家口有我才有你们啊,节日双休常回家看看,车到了殷祖,认识和不认识的,只要有人招手,都要带他们一程。  
去年8月,亚西、纯平、恩杰等几位乡贤发起编纂《小庐山——董家口》宣传书,获悉后甚是高兴。我想,也该宣传一番世外桃园的董家口了,让鲜有人知的董家口走出大山,连接城市,让更多的城里人来这里休闲观光,感受大自然。我虽然为家乡做不了什么,适逢编纂《小庐山—董家口》,苟且寥寥几句记录家乡变化的文字以续离乡盼归的心愿。  
董家口,我祝福您!  
董家口的父老乡亲,我为您们祈福! 

[散文]冯旭:村头的石磙


董克全,大冶董家口南豪人,武汉经济开发区一中退休高级教师。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