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稿】重视天然气和电力的关系

 天然气与法律 2020-08-27

文/彭知军

【作者的题外话】

本文写于2012年中,后发于“卓创资讯”。当时,笔者还服务于深圳燃气(601139.sh),因为两则有关电力用于烹饪的事情写了本文。其时,深圳市正在不遗余力地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天然气用于汽车燃料则实际上被限制,想起那40亿立方米/年的供气协议,遂有此文。2014年以来,燃气行业随着经济大势进入了低速增长的通道,而价格改革(对消费者而而言就是降价)的靴子迟迟不落地,燃气行业特别是加气站的经营正处于艰难;近年来,瓶装液化石油气泄漏引发爆炸、火灾等等的事故进入高发期,这或许会让更多的人在无法获得管道气的条件下,转而使用更多的电力用于生活能源。本次,我略增加了有关电磁炉、电热水器以及电动汽车的内容,之前写的文字未作改动。在此,笔者认为,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各种能源之间是一种“生态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另外,燃气企业应该建立营销规划、战略和策略,以优化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地位,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推动的能源转型或环保政策,这也涉及行业和企业的公关策略和社会形象。各位同仁如有意见也可与我(微信号pengmick)联系交流。

一、一个活动和一个广告

(一)一个活动

2011年12月25日下午,由深圳供电局主办的2011寻找低碳达人之“美食电出来”全电器美食烹饪大赛于深国投广场举行。主办方表示,旨在通过该活动,增强市民的绿色环保意识,倡导人们从饮食烹饪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实践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出了“绿色厨房,从电器化开始”,并利用电视频道展示电炊厨艺,传播电器烹饪美食心得,相关节目通过公交、地铁、各大社区的移动电视频道同步播出。(据网络报道整理)


注:来自奥一网

图1 大赛现场照片

(二)广告

某日浏览报纸看到一则广告,因长期关注厨房电器的发展,便剪截保留,见下图。


注:来自《南方周末》2011年12月15日A6版

图2 电压力锅广告

(三)引发的思考

天然气和电力之间的关系应是怎样?供应侧,出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需求和压力,天然气发电正稳步增长;而在终端用户,电力与天然气已呈现竞争态势,电磁炉、电热水器等方兴未艾。如何看待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天然气,以及增强天然气在终端用户的影响,值得我们审视并采取应对策略。

二、基于能源结构,天然气与发电的关系

虽然近年来,天然气的消费量处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见图3;但目前在天然气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仅占4%,而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发电业一直占有相当的比例,近10年(部分)天然气消费结构变化见表1,天然气消费结构需求结构变化趋势见图4。


注:1、数据来自国家发改委、BP能源统计、埃森哲;2、2012年数据为预测。

图3 2004-2011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变化

表1 中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变化

领域

年份

化工原料(%)

发电业(%)

工业燃料(%)

民用(%)

其它(%)

2001

49

4

18

23

6

2004

40.7

3.5%

15.2

40.6

——

2005

31

13

25

31

——

2007

39

21

17

23

——

2008

22.1

18.3

26.4

33.2

——

2009

25.7

10.3

33.4

30.6

——

注:相关数据来自公开发表的论文。


图4 中国天然气消费结构需求结构变化趋势

2012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第15号令《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属于优先类,天然气发电(除天然气热电联产)属于允许类。根据该令的“政策目标”,可以预见经济发达地区会把更多的天然气用于发电,进一步优化当地能源结构、改善环境。在深圳地区,天然气用于发电的比例还比较小,而随着西气东输二线的供应量逐年增加,预计2015年用于发电的天然气将达到33亿m3/a,这占到西气东输二线向深圳地区合同供应量40亿m3/a的82.5%。这主要得益于深圳市充足的天然气供应和发达的经济条件。(实际上远未实现)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发电用气在世界天然气消费增加量中占到59%。我国的天然气发电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内,从优化能源结构和改善环境的压力出发,天然气用于发电的比例将逐年增加,这个过程的实现必须依靠国家强有力的能源政策。考虑到国内天然气资源短缺,且从国际市场获取天然气供应的能力有限,包括自身在天然气发电产业上的技术不足等因素,国内势必要加快发展天然气发电,但必须科学、合理、适度,避免因天然气供应不足等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

可以预见,在政策的刺激下,更多的天然气将应用在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发电厂是城市燃气运营商的重要甚至是主要用户。上游供应商和城市燃气运营商对此如此重要的市场都会使出浑身解数。

三、基于终端用户,天然气与电力的关系

从上述一个活动和一个广告可以看出,天然气与电力在终端用户已经形成了竞争关系,包括电磁炉、电热水器、电压力锅等,其中以电磁炉(灶)为代表,吞噬了不少燃气应有的市场份额。在现代生活中,电力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1、安全性。天然气和电力相比较,在人们的感受中天然气会更危险,毕竟电力安全保护措施要比天然气更成熟、完善和普及。2、便捷性。电力获取方便、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插座(接入处),使用空间不受限制;而天然气管道设备的设置和使用条件有严格的要求.3、 美观性。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十分注重美的追求,而天然气管道设备一般要求明设,即便可以暗埋(暗封),但由于措施繁琐,用户往往也会选择放弃;包括商业用户,如火锅类餐饮。值得关注的是电磁炉的开发力度很大,第十四届高交会上某厨具公司开发了最大单炉功率能达到6000W的电灶。

另外,随着80、90后逐渐建立家庭生活,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不同于上一辈,倾向于方便、简单等,对于明火油烟有天然的拒绝,而且在美容保养的宣传中一直把油烟视为加速女性面部老化的原因之一。如果想享受传统明火烹饪,则会选择外出就餐。

虽然传统市场的利润有限,甚至是负利润,但象征意义重大,属于根据地。同时,我们固守传统市场,也是对“明火烹饪”文化的一种坚持。城市燃气运营商可以联合家用燃气具厂商提出战略性的营销策略,巩固“明火烹饪”的传统地位,可以建立明火烹饪培训中心(学校),以社区为单位举办长期明火烹饪厨艺切磋和交流等等。来自香港的港华燃气在此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其拥有自有燃具品牌“港华紫荆”,并且其在香港的中华煤气即早在20多年前就开设了烹饪培训中心。

四、基于城市能源生态,天然气与电力的关系

在城市能源生态系统中,作为终端用户会综合法规、政策和利益、责任多方面因素进行能源选择;而政府主要是进行能源规划,建立可持续、高效、绿色的城市能源生态,即能源结构合理、各种能源之间相互补充、综合能效最高。天然气和电力各自的运营商会将彼此视为竞争对手,出于自身的利益会进行市场的争夺,政府不必横加干涉,但应予以足够的关注,必要的时候予以引导,确保在有效的城市能源生态框架之内。

(以上写于2012年中,以下写于2015年10月)

五、新的变化

由于煤炭价格长期低位运行,以及燃油价格也是低位震荡,天然气用于发电可以视作试点或示范项目了,大面积推广短期内是不可能了。以深圳市为例,2015年发电天然气用量预计可能为2014年的75%左右(据2015年半年报,其中电厂天然气销售量为 1.3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3.27%),宏伟的预计目标落空;当然,北京是个例外,但不是每个城市都可以得到象北京那样的“政策优待”。如果推进天然气发电,可行的办法就是按照城市的经济水平提高终端价格,但是这或许会带来更广泛的影响。另外,获得持续补贴的风电、太阳能电力的产能已经足够大了,也将在局部区域获得一定的市场比例,如前段时间热炒的风电取暖试点项目。

同时,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扶持终极指向就是“弯道超车”,而且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今年又提出了对充电设施大力培育的刺激政策,而在油价低位的逼迫下,可以想象天然气用于汽车燃料今后仍然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由于各类危化品爆炸事故频发,可以预见将会受到更加严苛的监管。

另据相关报告,见图5,电热水器在热水器市场的比例与燃气热水器旗鼓相当,这是燃气企业需要予以关注的。基于安全、便利等因素,电磁炉也在烹饪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最近各地陆续听证或实施燃气阶梯价格机制,这也许会在客观上促使更多的人增加使用电磁炉、电热水器的可能。


图5 2015年上半年不同类型热水器销售占比

数据来源:AVC奥维云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