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跃进:来自一线的燃气行业发展之思考

 天然气与法律 2020-08-27

编者按:昨日公号发布了来自一线的专家董跃进的专稿:【深度分析】哪些燃气企业活得舒服?哪些不舒服?,受到了读者的热捧,今天继续发出他对行业的深度思考,其中亮点颇多,值得同行一读。

文/董跃进

燃气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终于遇到了瓶颈。主要原因:

1、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能源的需求相对减少,能源的利用率也有所提高;

2、房地产的发展遇到了过剩和高价的双重压力,再也无法担任推动燃气行业的主要引擎;

3、各类资本的相继进入更摊薄了行业的平均利润率。

燃气行业的现状:

1、城市燃气的发展碰到天花板。据统计,城市建设的发展比城市人口的发展快了一倍左右,未来城市化进程将明显放缓。主要靠收初装费的赢利模式难以持续。工商业不发达的县级城市燃气公司逐步进入冬季,且自身的御寒措施乏力;

2、天然气汽车喧闹几年后又被决策和管理部门忘记了,甚至打压,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我对天然气汽车也不看好。其清洁和环保优势并不明显,价格优势也不明显,没有必要动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去推动一个过渡性的石化能源。对天然气产地的天然气汽车和LNG船舶加注则相对乐观。)气站关门的关门,转让的信息满天飞。当时花大钱投资社会天然气气站的老板跳楼欲望比较强烈(国有企业除外);

3、LNG汽运物流的老板基本上在亏损的边沿挣扎。再过几年LNG水运和火车槽运出现后,汽运公司至少一大半要歇菜;

4、工业用户逐步成为行业市场拓展和竞争焦点。管道燃气公司借助政策和管道优势阻止LNG供应商进入,LNG供应商使用低价策略强力渗透。上游气源企业也参合进来,对大型优质用户直供。前期管网投资负担较重的管道燃气公司处于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许多当地政府由于收过燃气投资商的钱,或参股燃气公司,或真的担心安全纷纷出台打压LNG,但对用户来说省钱是硬道理。我估计如同政府保护传统出租车一样阻止滴滴打车,但效果不好;

5、LNG进口接收站在面临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依然有不少大企业考虑介入。其中的玄机是目前的接收站基本控制在三桶油手中,而他们的长协价LNG普遍比目前的LNG现货价高出许多,所以他们宁可闲置产能也不把接收站租赁给其它公司。这样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只好自己投建LNG接收站了;

6、分布式能源的利好政策和市场环境在加强,但依然难以实现比较理想的回报。比如某省的天然气发电每度收购价五毛多,但基本上一度电的燃气成本就要七毛多,余热的利用也面临需求不稳定的问题,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补贴支持。

7、LNG液厂目前是行业里面最苦大仇深的孩子。我们就不去触摸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痕吧!他们只有一块检修的遮羞布(你三天两头检修?设备生产商躺着中枪)。

说了那么多困难和问题是不是天然气行业就不能发展了?当然不是!总体上看天然气与煤炭和油品比较还是政府的好孩子,今年前几个月天然气使用量同比增长了10%左右,超过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大约6%的速度。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部分行业都在进行痛苦的供给侧改革的前提下,天然气行业还有二位数的发展。对此,我们感到欣慰,也更给我们信心!

前面我们谈到了天然气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尽管遇到瓶颈到依然整体向好的趋势。那么我们要采取什么思路和措施推进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央企的天然气板块如何生存、发展?

首先我们对国家推动能源革命、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决策要充满信心和期盼。我们的自然环境已经十分脆弱,再也承受不起便宜而粗劣的能源了。不改变能源结构无异于遗害子孙,甚至自取灭亡。未来的清洁能源主要是电(当然核电是当之无愧的主力之一),和天然气(包括非常规天然气)。煤和油走下坡路是必然的。

其次,央企要承担起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顶梁柱作用,不要指望外企和民企承担推动能源革命的重大使命,他们能多缴点税即可。这个社会说到底是公平的,你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般地说就可以占有相对多的社会资源。央企要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满腔热情地推动能源革命,并在积极的发展中获取理想的回报。

第三,扬长避短,原则上不进入竞争比较充分的燃气细分市场,尽量不与民争利。而是发挥政策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势和专业优势,把精力投放到中上游项目、大项目和综合性项目上,比如LNG进口(不一定是建设接收站),比如中上游的天然气管线,比如工业园区、城市综合体整体清洁能源的规划和投资、建设(包括分布式),比如未来投资大,但收益稳定的LNG船舶加注项目,比如回报稳定政策性强的大中型城市的燃气项目(城市燃气项目赢利与否与政府的关系很大,政府有办法让你挣大钱,也有办法让你无可奈何地死去。)

第四、在项目拓展上要发挥央企综合优势和体制优势,珍惜各级政府和同行对央企的信任,在整体上站立在国家清洁能源领域的前列。

第五,要尽快组建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要发挥央企的政治优势和品牌凝聚力,树立员工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使命感,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坚守红线和底线,对各种违法违纪言行不姑息,零容忍。


 *更多公号精华文章,请点击:

【精华】公号重点文章分类检索阅读

*或访问新浪博客“天然气与法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