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然气之夜】重庆天然气交易中心,行业内怎么看?(观点独特,语言锐利,比会议发言接地气多了!)

 天然气与法律 2020-08-27

编者按:2017年1月19日晚,“天然气行业微信群”开展了第五十四期“天然气之夜”空中论坛。本期论坛主题为:如何看待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成立?本期是农历猴年的最后一次论坛。行业人士众说纷纭,专家大咖各吐真经,从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成立的背景、股东结构、选地、影响及未来期望几个方面分别谈了各自意见,观点独到。现将群友观点精华整理成文,供大家交流探讨。本期论坛主持人:黄骞,记录整理:徐士林。

相关链接:“天然气之夜”空中论坛精华集锦(50期讨论记录,囊括行业热点焦点难点)

【论坛讨论实录】

1月12日,继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之后,中国第二个国家级大宗能源商品交易中心——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在重庆挂牌成立。交易中心注册地为重庆江北区,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中石油股份公司、中石化股份公司、重庆能投集团、重庆宏融鑫牛公司、重庆化医集团、陕西延长石油、新奥燃气集团、中燃燃气实业(深圳)公司、惠州大亚湾华润燃气公司、华电清洁能源公司、上海哈纳斯投资公司,中信寰球上海商贸公司以及博恩集团等13家股东公司分别持股13%、13%、13%、9%、8%、7%、7%、7%、7%、6%、5%、3%和2%。从股东的构成来看,一是重庆的企业很多;二是区别于上海,引入了金融元素。

那么,为什么本次选在重庆呢?重庆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特别是页岩气开发全国领先,工业大用户集中,管网运输发达,金融市场较为成熟。重庆被认为是全国唯一集生产地、消费地、管网枢纽地和金融高地为一体的“四地合一”地区,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丰富的常规天然气和页岩气储量,成熟的天然气管网,致力于金融特色的构想以及领先于全国的经济增速,成为了国家级油气交易中心落户重庆的先决条件。

为什么刚在上海成立了一个交易中心,又成立了重庆交易中心?是不是高层对上海的交易中心不满意,才同意重庆再组建?就像上海的自贸区不理想,后期又推了好几个自贸区?一切皆有可能。西部是中国的能源主产区域,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交易中心放在哪里都无所谓,就像长庆油田一样,油田不一定在产区,没有必要拘泥于交易中心放在哪里,有市场的地方,产地的地方和基础设施的地方都可以搞交易中心。至于一个还是多个真的不一定,关键的问题在于卖方和买方的多元化,以及自主定价。还有一点是管网和储气基础设施要发达,甚至过剩,这是交易的基础。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石油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成品油价格机制化调整成为常态,天然气80%以上的气源价格由市场主导形成。而为了推动石油天然气价格改革,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价格基准,更好地融入国际能源合作,国家推动建设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也是势在必行。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可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一东一西,相互支撑,错位发展”,有利于激发西部市场活力,并和东部市场相互补充,在资源利用上互相助力。交易中心的落成将有助于我国探索部市共建、共管模式,开启我国油气市场化改革新篇章。

行业人士希望交易中心成立后在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资源配置做到市场化,二是促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三是价格形成机制做到市场化。

市场化改革初期衍生出的交易平台,促进下游竞争环节有更多的渠道选择。目前判断重庆与上海如何区分定位,依据政策层面给出的信息,因地制宜由需方决定,伴随后期交易量的形成,定位会更清晰。交易中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改革的具体进程,细则和规则的落地!最后交易中心就会水到渠成。不管是一个交易中心还是多个交易中心,因为基础不存在,这就是不给马儿吃草,马儿怎么自己跑?而这个基础不是依靠交易中心去建立的,这是多维度的,从立法、监管到执行,交易中心是其中一个环节,或者可以看成工具。

重庆建设交易中心的优势无可比拟,困难是如何调动买家和卖家积极性,满足各玩家诉求。从国内外交易中心建设历程看,国外先有枢纽后有平台,而国内受体制机制制约,只能先有交易中心再逐步形成多个交割点,交割量多了就成了枢纽。上海是管道末端,虽然LNG与管道气形成竞争,但没有成气候。从政策来看,价格放开肯定是未来的趋势,但是放开需要规则,交易中心就可以探索这个建规则的事。虽然很多下游企业都很期待市场化,但似乎真正接受市场化交易规则的企业不多。当前重点工作应该在推动管道建设和第三方开放,交易中心可以先运行着。

大多数行业人士认为,在发改委定价和统管气源指标的前提下,不管哪里办谁来办,交易量和价格只能是天花板下四堵墙内的交易,形象的说就是“带脚镣的舞蹈者”。

任何事情先要制定游戏规则,两个交易中心是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或者最高能源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没有规则的前提下诞生,试试水可以,但要大规模摸鱼还是要慎重考虑的!在当前供需宽松情景下,下游话语权逐步放大,上海交易中心看到的更多是股东之间的交易,有点表演味道。

天然气市场化应该逐步形成,目前环境和经济压力下价格还得管住,应合理分配产业链上各方利益。清洁、价格相对合理的能源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对PNG而言,发点有限,收点太少,中间更少,买者只能是几家,即使是块肥肉,别人只能看着人吃!这个交易能放开手脚,能公正吗?也希望在大家都关心上中游市场化问题时,还要关注下游,下游面对的是终端用户,下游城燃管网自身要改革,政府需监管,否则上中游释放的红利传导不到用户。

---------------------------------------------------------------------

*更多公号精华文章,请点击:

【开年巨献】历年公号重点文章分类检索阅读

*或访问新浪博客“天然气与法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