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稿】瓶装液化气的使用安全存在隐患 民房床下衣柜藏14瓶液化气和4个空瓶

 天然气与法律 2020-08-27

6

25

全文约3200字,阅读约需6分钟。

专注于天然气领域政策与法律的公号,已通过微信原创和赞赏认证。

点击标题下方“天然气与法律”(蓝色字体),和3.5万业内同行一起关注。

作者笔名:金刚石

微信号:szz669669;

邮箱:15278740568@163.com

作者其他文章链接:

1、【专稿】预防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网刻不容缓!从一起挖掘机不慎挖破燃气管道案例说起

2、【专稿】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网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原因你可知道?

3、【专稿】车库私改出租房使用燃气违法又危险 如何预防?

4、【专稿】自查!这种行为即违法又危险,也许你家就有!

笔者按:近年来,瓶装液化气凭着自身使用灵活、便捷、廉价等特点,仍然受到农村家庭、餐饮行业、房屋租户、没通管道燃气的城市小区或私人住宅等用户的青睐。可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证经营的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屡禁不止,从而导致瓶装液化气事故频频刷屏朋友圈,也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瓶装液化气的使用安全仍令人担忧!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今天,笔者通过深度剖析以下新闻事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警钟长鸣的作用。

一、新闻事件

房门紧闭,民房里却飘出浓烈的煤气味。2018年3月12日上午,保安社区有市民反映,武汉武昌中山路789号的一户居民家有很大的燃气味道,怀疑有燃气泄漏。武昌区紫阳街执法人员随即向区燃管办通报,并立即赶往现场查看。

在现场,执法人员发现,一股刺鼻的燃气味是从一个10余平米的民房内散发出来的,而此时房门紧闭。经社区工作人员配合,执法人员进入屋内,但屋内无人。在床下、衣柜内,执法人员共发现了14个装满液化气的钢瓶,还有4个空的液化气瓶,初步估算,液化气共计约200公斤。为查清来源,执法人员拨打了出租屋内液化气钢瓶上的联系电话,对方却拒绝接听。经反复核实,该出租屋所在的燃气点无任何相关证件和安全防范措施,属无证经营的非法燃气“黑窝点”。更危险的是,出租屋紧挨居民楼,房间内杂物、液化气钢瓶混杂,且没有安装任何防爆安全措施,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安全,城管执法人员对出租屋内的非法液化气钢瓶进行了迅速清理和收缴。直至燃管办执法人员将出租屋内所有液化气瓶转移到安全地点,“老板”始终没露面,执法人员将案件交由武昌公安分局紫阳派出所办理。


 武昌区燃管办执法队员殷骏表示,无证燃气灌装网点藏匿于居民区、市场等人口密集地,一旦发生燃气泄漏引发火灾、爆炸等情况,后果严重。市民如发现身边有燃气“黑窝点”,请拨打电话88873822举报。

来源:武汉晚报 

二、新闻事件剖析 

从以上的新闻事件得知,该出租屋所在的燃气点无任何相关证件和安全防范措施,纯属一个无证经营的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更危险的是,该出租屋紧挨居民楼,房间内杂物、液化气钢瓶混杂,且没有安装任何防爆安全措施,根本不符合瓶装液化气存放场所的要求,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笔者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居民安全用气规则,从以下三方面对以上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以警示后人。

1、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即违法又危险吗?

类似以上新闻事件的非法瓶装液化气(民间误煤气)“黑窝点”较常见于城市的城中村、老旧小区和农村社区等。这些“黑窝点”不但违法,而且安全隐患重重,极容易引发重大的燃气事故,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应该引起重视!

以上新闻事件的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存在没有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对于这种违法行为,燃气管理部门可以参照“《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燃气经营者不按照燃气经营许可证的规定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里面的相关规定对该“黑窝点”进行处罚。

此外,该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紧挨居民楼,房间内杂物、液化气钢瓶混杂,且没有安装任何防爆安全措施,这就显然存在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的违法行为。对于这种违法行为,燃气管理部门可以参照“《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可以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的;(二)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的;(三)安装、使用不符合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的;(四)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的;(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的;(六)改变燃气用途或者转供燃气的;(七)未设立售后服务站点或者未配备经考核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人员的;(八)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盗用燃气的,依照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里面第五款的规定对该“黑窝点”进行处罚。

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常常是隐藏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地方,没有任何的安全防范措施,根本不具备储存燃气的安全条件。这些“黑窝点”普遍也存在使用过期气瓶充气的现象,安全隐患重重,为重大燃气事故埋下了祸根。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液化气瓶爆炸的威力,相当于150公斤TNT炸药,以上新闻事件的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里共隐藏14瓶液化气,就相当于隐藏2100公斤TNT炸药。可想而知,一旦燃气泄漏引发燃气爆炸事故的话,该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较大范围内的房子将会夷为平地。

2、液化气瓶应该放哪里?私存多少算违法?

液化气瓶应该安放在厨房阴凉干燥且不靠近火源的地方。根据《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相关要求,个人瓶装燃气存放不能超过3瓶。因此,家中储备液化气瓶的数量超过3瓶以上也是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二)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三)安装、使用不符合气源要求的燃气燃烧器具;(四)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五)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六)盗用燃气;(七)改变燃气用途或者转供燃气。”里面的第五款规定。

此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的规定得知,如果家里私存液化气瓶的数量超过3瓶以上,就会被行政拘留。

3、那些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的蔓延?

近年来,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证经营的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屡禁不止,有迅速蔓延的趋势,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全稳定。那么,那些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的蔓延?

(1)强化安全知识宣传,切断“黑气”销售链。目前,仍然有不少燃气用户安全意识淡薄、贪小便宜、铤而走险去购买“黑气”,为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燃气管理部门应该强化安全知识宣传,让燃气用户了解使用“黑气”的危险性而远离“黑气”,从而切断了“黑气”的销售链,起到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的蔓延的作用。

(2)做好巡查工作,处罚零容忍。燃气管理部门要做好日常巡查工作,一旦发现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要认真调查取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发现一例处罚一例,做到处罚零容忍。

(3)举报要重奖。燃气管理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奖励条例,对于那些举报有功的人员要重奖,以此来推动全社会都来关注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的违法行为,从而达到老鼠过街人人叫打的效果。只有做到这样,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便没有藏身之处了。

三、小结

总之,非法瓶装液化气“黑窝点”的违法行为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度重视。燃气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燃气管理依法依规,才能维护燃气经营者和燃气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2】《治安管理处罚法》。

【3】《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