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第46篇:任务完成与诗歌教学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20年第46篇:任务完成与诗歌教学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最近,任务型教学成为很多学者和教师探讨的话题,我关注这个话题也有一年多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进行任务型教学的课堂设计。更为遗憾的是,我虽然对统编教材部分篇目进行了文本解读,发表了几篇文章,但对于初中统编教材的诗歌文本关注不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诗歌鉴赏在中考中不作为考点,也没有出现相应的题型。未来的中考会不会考诗歌,目前还不确定,但至少现在它不是教学的重点。学生理解诗歌,主要是为“默写”服务的,尽管默写题又分为直接型默写、理解性默写、情境性默写或应用性默写等,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并未达到初中学段应有的层次。但问题是,诗歌作为语文教学板块十分重要的一种文体,是不能轻易忽视的。那么,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呢?我有心进行类似于其他文本的解读工作,但一直找不到合宜的路径。今天,《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2期发表的江苏省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刘生权老师的《推进语文学习任务的行动策略》一文,打开了我的思路。刘老师这篇文章的核心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语言活动中,在具体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推进诗歌审美性教学。那么,我对古诗词的教学,不也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思路?这既有利于学生应对各种默写题型,又有利于学生对诗歌进行理解与鉴赏。

任务型教学主张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真实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环境,就是“真实情境”;具体的学习任务,就是“真实任务”。情境与任务,是任务式教学法的两大支撑,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情境催生了任务,任务又寓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例如“生命的诗意”单元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三首诗,这些诗歌也是高中学生必学的作品。以往的教学,一般就是整体感知、把握情感、感知意境、分析意象、梳理表现手法、情境运用等教学环节,这种思路,实际上是“文本分析”的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诗歌、理解诗歌,并且提升诗歌阅读的能力,获得诗词美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有错吗?当然没错,至少是符合一般的教学原理的。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唯一的吗?恐怕也不尽然。

有教师围绕这三首诗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例如画出三位诗人的生活轨迹,以诗解人,梳理诗人不同时期不同诗作对应的地点和事件;运用梁启超说的“蕴藉表情法”“浪漫表情法”“写实派的表情法”分析三首诗的感情;试作一选集,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客居的诗作,录音朗读,说说选它们的理由。但我最感佩的,是这样的教学任务:

人们每天都在上演“出发”与“回归”,有时是行为上的,有时是精神上的。请证明你近期与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有情感沟通的地方,写在自己的微博上,做简单的分析。

这样的任务算什么?是理解诗歌,还是鉴赏诗歌?感觉都不像,更像是在应用诗歌。但应用能离开理解与鉴赏吗?似乎也不能。这样的教学环节,就是任务型设计。具体的任务自然是“发一段文字在微博上”,这是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并不陌生。微博的内容是什么?自然是近期与三位诗人在情感上的相通之处。这种相通,又是以《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这三首诗为依据的。因此,要发现自己与三首诗之间的相通之处,一定要对这三首诗有一个相对透彻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又不是“我解读这首诗”这样的单向行为,而是“我”与诗歌作品、诗歌作者之间的对话,“我”既走进了诗歌文本的世界,同时也让诗歌文本走进了“我”的世界。用作者的专业话语表述就是:“确定了学习任务的原点,审美体验式的学习行为就能在课堂真正发生,告别教条式、概念化的知识学习,激发潜在的学习品质。”

确定任务之后,还要对任务进行分析。一位老师设计了“送别诗”学习的两大板块内容,一是用意义建构鉴赏任务,二是据能力生成鉴赏任务。前者是素养目标与诗歌知识点的对应,如何建立诗歌鉴赏的联系;后者是做哪些事能走进诗歌,能够应用哪些诗歌知识。我认为这样的区分,将“文本分析式”教学与“任务完成式”教学区别开来了。所谓“素养目标与诗歌知识点的对应”,就是学生在掌握诗歌知识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与素养;所谓“建立诗歌鉴赏的联系”,就是诗歌的字词、手法、意象与意境教学之间的关联。这些内容就属于“文本分析”的思路。“做哪些事能走进诗歌”,就是建立自我与诗歌之间的关联,将诗歌不仅内化于自身知识中,更内化于自身情感、经历与思想中;“能够应用哪些诗歌知识”,则是将诗歌外投于生活与世界,让诗歌不仅与自我相融,也与世界相融。这两者自然离不开真实情境的创设和具体任务的设计。

当然,这两种方式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可以有机结合的。任务完成的前提是,要对诗歌文本进行透彻的解读与分析。刘生权老师又以送别诗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两种教学思路的有机融合。他设计了四项活动:一是选诗配画,即选择相应的画作对应诗的意境,这有点像《中国诗词大会》中康震老师作画、选手猜诗的活动;二是理脉析情,即选择送别诗作品,请学生分析它们是送别诗的理由,以及诗歌能够动人、动情的理由,这是对送别诗这一类诗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三是反思融通,即梳理送别诗的常见意象、脉络、手法和感情;四是组诗寄情。筛选由教师创造并打乱顺序的诗句,组合成一首离别诗,解说构思,朗诵给好友听。这四个任务,第三个带有“文本分析”的意味,其他三个实现了“文本分析”与“任务完成”的完美融合,学生既是在完成具体任务,同时也是在对诗歌文本进行解读、分析与鉴赏。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有生命力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