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明代状元黄观的几个疑点辨析

 沧海一粟1951 2020-08-27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君主权威进而达到其长久的至高无上的统治之目的,大肆宣扬忠君思想并使之深植于民心之中。如果有人想推翻现有统治,那就是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因此当初燕王朱棣在北平府起兵,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至少不敢公开将矛头直接指向建文帝朱允炆。当朱棣赶走建文帝篡得皇位之后,自知其登基的合法性会受到来自于上下整个社会的质疑,为掩盖篡逆事实,重塑个人形象,而大行革除之事,编造歪曲史实,污蔑诋毁建文帝及建文帝的近臣亲信,销毁相关资料,尽可能地抹去建文朝影响。致使建文年间很多历史记载严重缺失,给后人正确认识建文历史带来障碍。后世人们称建文时期为“革除年间”,从史书记载“革除建文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年”、 称建文帝为“建庶人”等即可窥见当年朱棣革除程度之深广。

  观正是建文时期的皇帝近臣且也是朝中重臣,更因观“效死以忠,不事二主”的坚贞与朱棣之忤逆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得朱棣对观可谓恨之入骨。有关观的一些史记当然会遭到毫无留情的革除,连黄观曾中得状元这么大的事件都被划去,致使明代《登科录》里竟然找不到观的名字。黄观从1402年殉难直至1596年才得以昭雪,跨时长达近两百年之久,史实的淹没使得关于观的一些资料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观资料的混乱,还得益于一位“功臣”,某福建籍造谱“专家 ”,多年来此人以造假谱为业,在社会上并且借助于网络媒介到处招摇撞骗,所谓的“莆籍状元观《贵池清江金墩黄氏家谱》”便是其“杰作”之一。可笑的是,一些人不辨真伪,不仅相信,而且到处转载,自愿成为这个骗子的义务帮凶。“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那里面的错误信息甚至于被某些研究学者引用,百度也将其收录,真是可悲可叹!

  骗子骗术再高,总会露出破绽,该伪造谱中记录观之弟黄觏生年为1365——1440年。黄觏遭靖难之变,携观幼子逃匿他处,此后一直淹没无闻,此公竟能得知黄觏去世的年岁,岂不荒唐?

  这套假谱骗得了别人,但骗不了生长于观故乡的贵池人。

  以下我将有关观的一些资料作一辨析,希望能在一片纷纷扰扰中,探寻到历史真实,文中难免有偏颇之处,敬请各方家指正。

  一、祖籍

  观是土生土长的贵池人,他的故居在今天的清溪街道办事处清溪村,座落于清溪河畔的许家洲,其南面清溪河上游就是秀丽的万罗山景区。观祖籍在徽州,先祖徽州新安人,后人再迁左田,传至黄文衍由左田迁至池州,一同来池州的还有同宗黄文治、黄庭贤。到观这一辈,家已经在池州繁衍六世,并成为秋浦望族之一。关于这些,《上清溪黄氏宗谱》都有详细记载。

  观祖父黄彦明,父亲黄德,而非“黄璋”、“古”。祖墓在上清溪芒山西南脚,祖墓及墓碑保存完好,碑文清晰可见。

  按伪谱所说,观与弟弟黄觏是随父亲由莆田“行贷于贵池,家贫不能归,赘居于许家”,那么请问朱棣诛杀观九族在贵池捉拿到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是从哪里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再问,家遭诛杀之后,有一部分姓逃散到贵池梅村、桃坡、白洋、桂畈等处的,他们的后代至今每年清明节还相约祭祖,这又如何解释?莫非这些姓是从福建莆田逃匿到贵池来的?如果那样,岂不是找死?

  而且本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贵池古代有叫“清江”的地方。

  说观祖籍莆田,这完全是造假谱的骗子杜撰出来的,所幸这个骗子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揭穿识破。在此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擦亮眼睛,不要被骗子所蒙蔽迷惑,更不要去充当骗子的帮手。

  二、出生年代

  关于黄观生年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观点:1、元至正己亥(1359年);2、元至正庚子(1360年);3、元至正甲辰(1364年)。一些严谨的学者,对于黄观生年干脆留下问号,写上“?——1402”。

  《明实录》、《明史》、《双槐岁钞》等有影响的书籍中都记载着黄观考中状元的那一年(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是二十八岁,“洪武二十四年辛未,天下会试者六百六十人,取中许观(即观)等三十一人,廷试,仍赐许观第一,时年二十八。”藉此推断黄观生年为1364年,现在大多数都持此一观点。实际上这一观点是最经不起推敲的,观曾经从黄殷士(黄冔)授举子业。我先简要介绍一下这位黄殷士:黄冔(1308——1368),字殷士,元代末年著名的儒士,后来被擢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于1368年元灭时赴井而死。黄殷士此一壮举对观影响也很大。如果黄观生年是1364年的话,那么黄殷士死的时候,黄观虚龄只有五岁,一个只有四五岁的孩童跟着翰林待制后面习举子业这是不可能的事。《朱子语类》里有这样一句话“小儿叫他做诗对,大来便习举子业”,古代的小孩子先要入私塾,入私塾最早的大概在五六岁时,在私塾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基本课程,读过几年私塾之后才能习举子业,学习《四书》、《五经》、八股文章之类。堂堂一个翰林待制兼国史编修官怎么也不会带着一个那么小的娃娃来授举子业吧。

  认为观生于1360年的,大概是依据明嘉靖年间一个叫孙溥的人写的关于观的小传里面的一句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应贡,庚午乡试中三十一名,时年三十一岁……”。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观参加的辛未会试中,一共录取三十一名,而不是庚午科应天乡试中三十一名,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事实。我猜想可能是作者因对数字的错误记忆所致,除了这里,好像没有其他人说观乡试中三十一名的(据说《显忠录》里有这样的记载,但我没有看到原文),那么后面的“时年三十一也就没什么可信度。

  《上清溪黄氏宗谱》记载的是观“生元至正己亥(1359年)……投罗刹矶而殁时年四十四……”。观投罗刹矶是建文四年(1402年),谱中不仅记录了观的生年,还明确了他的享年,其他文献史料里很少提到观的享年。

  我个人倾向于观生于1359年,因为本身家谱记载就有较高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这样算来,黄殷士死的时候观已经十岁。明代有个叫黄佐的十二岁时完成了举子的学业,就当时来说算非常早的了,那么十岁的观跟随黄殷士授举子业能够合乎情理。

  三、二元还是三元

  这是一个争议最为激烈的问题。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说,明朝中三元的不止商辂一个,还有一个安徽人名叫观的,并且说观是大明王朝第一个中三元的人,他还提到革除年间朱棣授意将观的状元之名划去换成韩克忠,所以明朝登科录里没有观的名字。不少人对当年明月提到的将观改为韩克忠一事提出质疑,说韩克忠本来就是洪武三十年(公园1397)丁丑状元,两人应试相差六年不是同一届,不会有这样的事。但是《皇明纪略》里白纸黑字的确记载有这么回事:“辛未会状元皆许观,即观,登科记作韩克忠。”明成祖朱棣登基以后在革除方面也确实花了一番功夫,以《明太祖实录》为例,此书成于建文元年,永乐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二修、三修时“撰修要旨皆成祖授意”,“太祖时很多事迹隐而不书,于靖难时记载尤多不实。”

  不管怎么样,黄观中会员、状元是事实,现在人们争议的是观到底有没有在乡试中中过解元,也就是说观是否中解元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明史 商辂传》、《明史 选举志二》都说明代三元唯商辂一人。《明史观传》里只说黄观中会员、状元,没有说黄观中过解元。清人査继佐在《罪惟录 卷十二上观》里有“贡洪武甲子(公元1384),入太学,是岁领乡荐第二,辛未(1391年)会试第一,及廷对御戎策称旨,又擢第一,拜修撰。”这里明确指出观是洪武甲子乡试第二。

  洪武甲子应天乡试解元是齐泰(原名齐德),关于这一点《明史》有明确记载,所以这一届解员不可能是观了。

  很多史料都认为观参加的是洪武庚午科应天乡试的,但庚午科应天乡试解元又有人了,是文史(有写作黄文忠,也许是笔误吧)。文史是福建人,按规矩各省生员只能参加本省的乡试,古代冒名跨省混考被处理的也不乏其人,那么福建人应当去建宁府参加乡试,怎么跑到南京应天府来了呢?是不是弄错了?其实没有错!明朝还有一个规定,其他各省的生员虽然不可以去外省参加乡试,但都可以来南京参加应天府的乡试。这样福建的文史夺得应天府解元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观的家乡贵池过去有为黄观立的《三元坊》,牌坊可不是随便立的,需要经过上面的审核批准。据《鸡窗剩言》记载,池州学宫曾经有三元匾额一块。还有“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是专门用来称赞观的。三元都没有,哪来的六首?

  其实说观连中三元也并非空穴来风。焦竑《玉堂丛语》卷六:“状元曾登解元者十一人:观、吴伯宗、林环、萧时中、陈循、商辂、柯潜、彭教、谢迁、李旻、杨维聪。”另黄云眉依据雷礼《国朝列卿记》在《明史考证》一书中说:“ ()观以乡试、会试、廷试皆第一,特诏褒奖之,”

  否认黄观中三元的《明史》和《罪惟录》都是清代人所写,而支持黄观中三元的焦竑、雷礼可都是明代人,《明史》主要根据明代官方史料编写,当然也会有修正。但是明代早期官方史料早已在永乐皇帝朱棣的授意下作了大量革除和歪曲。这样想来黄观中三元比中两元更具可信度,因此朱保炯、谢沛霖在《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里写到:“许观(即观)“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王道成《科举史话》:“有明一代连中三元者,只有黄观和商辂”;当年明月没有根据也不会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说观连中三元。

  对于观连中三元,还有一个较为有力的证据:明万历年间巡按直聿监察御史龚文选于万历二十四年二月初四日给皇帝写了一份奏疏《请表侍中疏》,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查得建文时已故礼部侍郎观,系池州府贵池县西一保人,补邑庠生,中乡试第一,洪武辛未会试俱第一,授翰林院编修……”一个巡按监察御史向皇帝呈递奏疏,必然是字斟句酌,若有差错便犯欺君之罪,这其中的利害他不是不知道。倘若观没有中乡试第一,则他断然不敢这样凭空捏造。

  如果观连中三元属实,有可能的应天府甲子、庚午两科解元各有得主,那么他到底什么时候中得乡试解元的呢?观该不会是蒙混到外省考中的吧?答案是绝对不会!凭观的人品和才学他不会这样做,也不需要这样做。

  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凡提到文史中解元的都在后面特别注明:五经解元。五经解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解元又有何区别呢?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都要考三场,主考官最注重的是第一场尤其是四书部分,阅卷的时候也往往仅凭四书部分来确定名次,五经部分各经也都有一个经魁,那么五经状元可能是五经那部分十分突出的人,与平常我们所说的解元还不是一个概念。

  清代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元》:“ 康熙乙酉科, 长洲蒋学海 以五经中式。是科进呈题名录, 蒋列於解元之前,称五经解元。前此无有也。” 意思是说:康熙乙酉科乡试中,有个长洲人名叫蒋学海的生员,凭着五经中式了,这一科考试结束后,主考官在向上面呈递录取名录时,把五经解元蒋学海的名字列在解元的名字前面,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由此可见五经解元和解元的确不是一个概念。而且通常情况下排名时,五经解元是应该列在解元之后的。

  上述例子起码能作一个佐证,黄观中洪武庚午科应天乡试解元是有可能的,虽然文史是庚午科解元,但他只是五经解元,另外还有一个真正的解元人在。

  四、最后归宿

  观持建文皇帝玉玺来长江上游募兵勤王,当得知大势已去后,到底是投江殉节了还是玩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

  不管正史、野史一律记载观在贵池乌沙罗刹矶投江自尽。不过我本人很赞同吴世民先生的观点:观投江的可能性很小。吴世民先生认为,观只是得知建文皇帝失踪了,既然是失踪,那就有可能还活着,再说在燕王朱棣大军攻入南京之前,朱允炆不会不提前设计好潜逃计划和路径。孙溥在一篇文章中记述: “(观)亲赴上游诸郡募兵,自安庆舟次李阳河,报者曰:上出奔,燕王即位三日也……”。明代黄佐所撰《革除遗事》中也有记载:“观舟次李阳河间,报者曰:上已出奔,过池州之建德,而郡臣奉新皇帝即位今三日矣。”可见观当时所听到的就是建文帝还活着。如果建文帝还活着,那么观就不能死,因为皇帝玉玺还在观身上。

  另外我还要说的是,一个朝中大臣携带玉玺外出募兵,不会只是孤身一人外出,身后定会带有一班亲信人马,难道那班人马会眼睁睁地看着观投江而不施救,而仅用竹竿在江中捞了捞,捞到一顶帽子就作罢?这是其一;观夫人翁氏和两个女儿投淮清桥下,不久人们便在下游发现三具尸体。假如观真的投江死了,那么尸体呢?就算一时沉入江底,也总会有浮上来的时候吧。燕王攻入南京城,寻找惠帝下落不果,便索求玉玺,有人告诉他玉玺被观带走了,燕王随即派兵来到池州捉拿观。那时候观所有故乡亲属已如惊弓之鸟,人人自危,逃跑的逃跑,被抓的被抓,根本没机会去江边寻找处理观尸体。在那种氛围下,其他普通百姓就算有人看到观尸体,谁也不敢藏匿不报。如此在官兵追索下,怎么会得不到观尸体呢?

  所以观丢下帽子不过掩人耳目,戏弄一下追杀官兵而已。再说观打算潜逃,那顶帽子不仅多余而且更是招人注目的累赘。一班官兵无奈之下只好拿着观生前所戴的帽子前去交差了,见此朱棣还能说什么呢,南京城里的建文皇帝不同样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嘛。

  综上所述,我认为观投江的可能性小于观潜逃的可能性。

  五、后代

  按《明史》所记,黄观有一个小儿子被观弟弟黄觏带着逃亡他处藏匿了起来。黄觏之妻毕氏怀着身孕逃回到娘家,后来也生下一子。

  事实是怎样的呢?

  当年黄觏带着观幼子逃出京城来到苏北沿海地带,隐姓埋名,观幼子改名大张,大张长大以后娶妻生子,一直隐瞒真实家世来历,直到五世以后后世才得以知晓他们是明代状元观之后。后来定居于江苏盐城潘黄第八营,经过几百年繁衍,现在已经发展成数万人的庞大家族。自2003年开始,盐城第八营黄氏后人曾先后六次来池州寻根问祖。

  如今的贵池里山街道办事处象山村贴路毕有几家姓便是黄觏后代。今年春盐城黄氏经过一番寻找终于与黄觏后代部分家人相聚。这一次的骨肉相见竟然是黄觏和观兄弟二人后代时隔六百年的家人团聚,不由得令人感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