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远老南乡:“端午节,防五毒”,是指哪“五毒”?有什么讲究?

 家在南乡 2020-08-27

后天就是2020年的农历5月初5,是传统的端午节,在我们招远南乡有“过端午,防五毒”的说法。村里老人口中的“五毒”指的是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前几天我写了篇关于招远南乡过端午节的习俗。有位友友说他们当地“五毒”的毒物,并不包括蟾蜍,应该是蜘蛛,也有位朋友说是马蜂。

招远老南乡:“端午节,防五毒”,是指哪“五毒”?有什么讲究?

蟾蜍

在我们招远南乡,这“五毒”确实是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蜘蛛在农户家里,反而是吉祥物,叫做“喜蛛”,并且根据出现的时间编制出来顺口溜:朝(指早上)报喜,夜(指晚上)报财,不朝不夜(指中午)把客来。说的是早上看见“喜蛛”,是要有喜事临门;中午看见“喜蛛”,是要有贵客上门来拜访;晚上看见“喜蛛”,是要有钱财送上门来,也就是财源滚滚的意思。

至于马蜂,在我们招远南乡还真的很少发现,最多的是当地土蜂,也就是南乡方言里常说的的“拉搭腿蜂子”,之所以名字这么怪,是因为这种蜂子细长的身子下面,后面两条腿最长,飞在空中总是拉搭着的缘故。

招远老南乡:“端午节,防五毒”,是指哪“五毒”?有什么讲究?

蝎子

出于生存的需要,土蜂在农户家里见不到的,因为人来人往,对蜂子的生活也形成干扰。只会有极少数会在村头的大树上,或者村里有些闲置多年的老屋,有合适的地点才会搭窝筑巢。在招远南乡老百姓的心里,蜂子虽然有毒,不小心被它蜇到也会鼻青脸肿。因为自觉避居山野,也算不上“五毒”之一。

招远南乡老百姓认为的这五种毒物,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指毒性最强的五种生物。甚至属于“五毒”之一的蛇,我们当地的蛇类属于黄脊游蛇,是无毒蛇,根本就没有南方的剧毒蛇类。之所以把蛇认为是“五毒”的成员,主要是其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表,和在房檐墙缝里来去自如的神秘,并在农村里拥有“家龙”的美誉,所以没有毒性的蛇类反而排在五毒之列,实在是出自于老百姓对其神秘性的狂热崇拜。

招远老南乡:“端午节,防五毒”,是指哪“五毒”?有什么讲究?

关于壁虎“以毒攻毒”的故事,从小听农村老讲: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得了重病,经过大夫几番诊治,也是无能为力,没有办法只能在家等死。某天晚上几度昏迷后,半夜醒来觉得口渴,摸黑去桌上拿起水壶往嘴里狂灌一番。接着腹痛难忍,满地打滚,惊动了左邻右舍。

大家都认为这是大限己至,没想到天亮后爬起来去地里干活去了。这让闻讯而来的大夫大吃一惊,忙问病人服用什么“神丹妙药”了吗?家人也非常疑惑,仔细回忆后指指桌上的水壶,大夫拿起水壶仔细查看,里面有只壁虎,不知什么时候掉到水里淹死了。大夫一拍大腿顿悟原来如此啊。

招远老南乡:“端午节,防五毒”,是指哪“五毒”?有什么讲究?

壁虎

所以小时候母亲总是嘱咐,晚上的水壶千万盖好盖,预防出来捕食的壁虎掉到里面。至于壁虎是不是真的对身体有害,这个无从得知。壁虎在夏季的院子里,只要灯亮起来,各种小飞蛾和蚊虫逐光而来,甚至于能吸引树上的蝉飞过来,这时电灯附近的墙壁成了壁虎的餐桌。选择合适的地点蹲守,自有美味送到嘴边来。

“五毒”中的“蝎子”确实有微毒,老人常说“蜂咬蝎蜇免场灾”,不小心让蝎子蜇一下,虽然疼痛难忍,但蝎子的蝎毒对人体的炎症有治疗作用,有些小病小灾的,让蝎子蜇一下反而治愈了,免得酿成大灾大难。

招远老南乡:“端午节,防五毒”,是指哪“五毒”?有什么讲究?

蜈蚣

至于“蟾蜍”,这疙疙瘩瘩的外表让人不忍直视啊。虽说可以制成蟾酥,但在我们招远南乡并不受待见,也没有人捕捉。因为它总是生活在阴暗潮湿处,偶尔见到它笨拙的身影,在道路上蹦哒蹦哒,就知道天气出现异常,要下大雨了。久而久之,“蟾蜍”被老百姓作为下雨的晴雨表,也就是农村老人常说的“癞蛤蟆(指蟾蜍)上道——要下老雨(指下雨时间长而且雨量大)。”

我个人认为“五毒”里面最讨厌的就是蜈蚣,这素有“百足之虫”之称的家伙,喜欢群居。自从有一次在洗澡的时候,一只大蜈蚣爬到我脚上,可把我吓坏了。第二天又发现一只,好家伙,足足十来公分。自那吓破了胆,见了蜈蚣不管它有没有毒,早早转圈绕路而行。

招远老南乡:“端午节,防五毒”,是指哪“五毒”?有什么讲究?

五毒剪纸

过去过端午节的时候,心灵手巧的奶奶总是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漂亮的剪纸画,贴在窗上,是防备五毒进家。或者家里有刚出生的宝宝,会提前绣好五毒肚兜,在过端午节的时候给孩子戴上,也是寓意避诸毒的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