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栽植红薯苗时,怎样扦插好?深度多少为宜?

 泰山农人360 2020-08-27

现在红薯正在催芽期,谷雨前后就要栽植红薯苗了。在栽植时,是把红薯苗直插好,还是斜插好呢?确定了栽植方法后,扦插的深度多少,才能多结薯块呢?

栽植红薯苗时,怎样扦插好?深度多少为宜?

(春红薯图片)

红薯苗的栽植方法

【1】不剪“小疙瘩”的春薯适合直插春红薯苗,需要从育苗床上提取,也就是在红薯块上拔出的薯苗。在拔出的红薯苗上,基部与红薯接触的地方,要把红薯的“肉”带出一部分,所以在红薯苗的基部,会有一个“小疙瘩”。我介绍这个“小疙瘩”的目的,是因为它的作用非常大:春红薯栽植后,结的红薯80%都在这个“小疙瘩”的周围(如上图),只有少数红薯,结在上一层的根系上。当然有时候会由于多种原因,如“小疙瘩”过深或者受过伤后,大部分薯块会“转移”到上一层根系上。

提取的这种春薯苗,薯苗较短(一般育薯苗时,盖在红薯上面的细沙土在5~6㎝左右,这段薯苗正适合埋在土壤中),则需要直插。如果扦插过深,一方面扦插时温度低,薯苗生长慢且不发旺;另一方面“小疙瘩”下面结薯块后,薯块离土壤表层远,不容易吸收外部空气中的养分,并且在秋天薯块膨大时,因温度逐渐降低,从而影响薯块吸收热量而造成减产。当然扦插过浅,既不抗旱,也影响上一层根系扎根结薯。

特别提示:在近几年,个别农户为了不让“小疙瘩”带病菌进田,直接把“小疙瘩”剪去,本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红薯茎块长在“小疙瘩”周围,是直接生长;而剪去后,根的基部只长根系,而红薯茎块要从上面的根系中生长,初期需要从基部的根系中汲取养分,造成了间接生长,因此产量相对较低。所以,如果仅为了防治薯苗病菌而剪去“小疙瘩”,倒不如用杀菌消毒的办法处理秧苗。

总之,不剪“小疙瘩”的春薯,大部分应该直插,直插的办法就是用食指和中指摁入红薯穴中。

栽植红薯苗时,怎样扦插好?深度多少为宜?

(扦插的麦红薯秧苗,埋在土壤中结红薯的部位:截断处只长根系,红薯生长在上一层的根系中。注:大块红薯已取下)

【2】麦薯需要斜插麦薯秧苗,大部分是从春薯秧苗上采剪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在育苗床上预留的。但不管哪一种,都离不开“截取”两个字。截取的秧苗,基部只长根系而不结红薯,红薯需从秧苗的中、上部扎根结红薯。也就是说结红薯的部位已经上移。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基部的根系正常生长(前期保证苗全苗旺,后期为了给上一层的茎块和秧蔓提供养分);同时为了保证秧苗中、上部扎根和结薯,所以要斜插。

斜插的原因,是因为结红薯的主要位置,已转移到了秧苗中部的根系上。只有斜插,才能保证基部的根系吸收养分,中、上部的根系结薯块。这也就是在截取红薯秧苗时,最少留三~四个腋芽的主要原因:最下端的腋芽处,扎根后是结红薯的主要部位,中间的腋芽部位是结红薯的备用部位(有时因各种原因会和主要部位平分秋色),顶部的腋芽露在土壤表层,发芽、长蔓。

总之,截取的秧苗(不管是麦薯还是春薯),为了达到整棵秧苗的根系和结薯部位处在基本相同的平面上,都需要斜插。

栽植红薯苗时,怎样扦插好?深度多少为宜?

(春红薯生长在起垄的土壤中)

扦插秧苗时,深度多少为宜?

不管是直播的春薯,还是斜插的麦薯。适宜结红薯的生长点基本是固定的。从上图可以看出:红薯最适宜的生长点,是在土壤5~6㎝以下,也就是说,不管哪种办法扦插的红薯秧苗,需要把生长点安置在土层深度5~6㎝的地方。详细一点的解释,就是把春薯的第一层结薯的根系达到6㎝,因为春薯腋芽密集,第二层根系、第三层根系自然都在4㎝以下,适合红薯生长;而麦薯腋芽稀疏,如果直插,第一层根系适合,而第三层根系就有可能露出地面,所以只有斜插,把根系控制在5~6㎝的最佳生长位置。

栽植红薯苗时,怎样扦插好?深度多少为宜?

(红薯秧苗扦插在土壤中的最佳深度,是5~6㎝)

把红薯秧苗扦插在5~6㎝处的原因,是因为耕作层在20㎝左右,施用的肥料基本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并且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另外能更好地吸收外部养分。如果过深,前期底部阴冷影响幼苗生长,后期茎块不仅下扎困难,还会影响吸收阳光的温暖等;如果过浅,不但不抗旱,还会造成块茎膨大时外露,从而影响产量、质量。

栽植红薯苗时,怎样扦插好?深度多少为宜?

(秧苗斜插的基本方式)

总之,栽植红薯时,直插或者斜插,都需要根据秧苗的实际情况决定。因为幼苗和幼苗之间也不一样,例如栽植麦薯秧苗时:需从春薯基部截取秧蔓,秧蔓基部附近的腋芽较密集,而秧头上腋芽之间距离要大的多。所以扦插时斜度也有差别,从秧头上截取的秧苗斜度会更大,似乎平插的方式。所以在确定了深度之后,要根据秧苗的实际情况决定扦插方法,并且保证每棵秧苗的根系(腋芽)在土壤内5~6㎝处,适宜红薯生长,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