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枉言 | 随笔】故人

 枉言摄影 2020-08-27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细雨与咖啡
时间:2011.9.11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虽然是多年前的一面,却能读出长久的缘份。
窗外细雨霏霏,窗内咖啡浓浓。多年以前,我去对方公司做商务拜访。接待我的女孩儿瘦高身材,嫣然微笑,多少还带着校园的气质。彼此能说的话只是你好和再见,但感觉却是一个开始。多年后的今天终于坐到了对面。没有什么要紧事要交代,只是找个聊天的机会。这个早上讲的东西很多,没有停过,从渐远的过去到眼下的今天,从如今的状况到未来的展望,从个人的职业追求到行业圈子的发展,从国内的环境到国外的见闻,从地球这边到地球的那边……就如同钻进了话题的海洋,偶尔的停顿就像钻出水面换口气,然后又沉进找不到底海洋。当年的瘦高身材没有变,嫣然微笑成了前仰后合,如同期待涓涓细流却看到钱塘大潮。
海阔天空的时间过得很快,外面慵懒的细雨停住了它温婉的脚步。我们趁此间歇各自道别,回到各自的忙碌中去。以往我总是做为年轻人去和前辈讨教,现在的我混迹在了越来越比自己年轻的人中间,还会有年轻人希望听取我的建议。想想他们是不是不再把我当成年轻人,可是我的心里何曾感觉自己长了年纪,依然相信自己只有25岁。天空又下起雨来,已经是密密如麻。手机收到是否在淋雨的问候短信,我是年轻人不怕雨淋,这不算什么。

隔代的交情
时间:2012.3.13

今天的聚会,是我少有的期待。人数不多,只有三人:画家王先生,至少是我是承认的,还有赵先生,还有我,他们分别年长于我22岁和15岁,说起来都是我的前辈。
我之所以承认王先生为画家,不是我在绘画上有多高的鉴赏力,而是我觉得他不放弃理想的信念难能可贵,值得我去追崇。尽管每天经营菜市场的的生意,他还是坚持绘画的理想。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作秀,而是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无论是绘画、书法和音乐等等,只有人们去向往它们,它们才有价值,而不是功利地借着它们去追求其它的东西。“画家”最得意的时候是讲述他在绘画成长道路上的经历,和对于绘画的技法的独特的见解与对绘画的向往。我求教于“画家”如何看画,“画家”告诉我远看构图,近看笔法。近日,“画家”为酬谢我的帮助送了我两幅小画。我以我的判断标准选择,这两幅画是否是我与“画家”审美情趣的交集所在?
赵先生姗姗来迟,从他游离的精神状态推想出并不顺利的生活状态。酒过三巡,他的叙述足矣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尽管人生有得意的高潮,却恰恰形成今日的落差。半年前,他还发表两则笑话让我评论,现在我才感觉到这两则笑话的味道。
谈起来我们今日能有此聚的机缘,却也奇怪。“画家”和赵先生早就认识,几乎天天相见,却因为我的出现才有机会坐到一起觥筹交错。我跟赵先生相识是各自帮助朋友促成一个网站项目,倒出的朋友人脉一堆,人际关系复杂如蛛网。提起自己认识的人却是对方从另外的人脉认识的人。感叹世界之小,无奈时间之短。对于我三十而立的此刻,却是他们十年二十年的过去。也许我不留意就到穿越到他们的年纪。他们也会看着我,想起意气风发的过去。
一瓶二锅头,加上一瓶五粮醇。我和“画家”没有饮酒的习惯,听着赵先生对酒的津津乐道,觉得真是错过了人生的一种境界。可能各人有各人的境界,彼此境界的交集就是成为朋友的依据。我们居住很近,却从很远的人脉相识,坐到一起,有些相见恨晚。菜过五味,已是夜半。每个人还是要回到各自的生活,小聚只是各自从自己的生活里暂息片刻。相约每年一次的聚会,不远不近,感觉正好是朋友的距离。

当年的面试
时间:2013.2.3
大雪纷飞,看着一辆又一辆车溅起冰水匆忙驶过……终于有一辆车的车窗伸出手来向我示意,看来经过五六年的春秋雪雨我还没有老得不成样子,心里有些欣慰。
身边的朱老师一直引导着车子开到可停的区域。朱老师急急忙忙,还来不及惊奇我的出现,只是说你正好来帮个忙。这是一次某公司响应某市委的捐赠活动,公司方面的负责人是我多年前认识的朋友,她从北京赶到这里,也就有了见面的机会。
当年我们认识,只是通过一次面试。我是一家公司的技术经理,他是毕业生。当年的面试多如今天的飞雪,能对她有印象也是因为她非常较真,通过QQ问我,非要找到面试结果的原因。我当时隐讳地表达出来:不是你不优秀,实在是没岗位。她当时一定没有听出来我的意思。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当面告诉她了。
今天的活动我也说不清楚是怎么促成的,应该是通过我的QQ群她和朱老师得到了联系。很多事情都是突然而来,出乎意料,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世界很大,很多人一面相识也就各奔东西;世界很小,很多人一次印象就为多年后的重逢埋下伏笔。

童年的兄弟
时间:2014.3.16
一天,我在咖啡馆里等待弟弟。听着咖啡馆里的音乐,小时候的景象在眼前浮现——那些在胡同里追来跑去的日子,那些熟悉却再也找不到的玩具、那些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觉得二、三十年前的一幕幕离我很近,又很远。昨天,弟弟在电话里约我见面想聊聊创业的事情。我欣然答应,不在于聊什么,就是想找找以前熟悉的感觉。
见了面,弟弟说准备给孩子买学区房,想多挣钱、挣大钱,所以想创业。我说创业与发财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吗?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与职业状态的选择,能不能挣大钱不取决于这个选择。也不知道我的话是不是太直接了,换了别人我可能会多说些鼓励的话。我说你要是真的想创业就应该准备一些条件……条件齐备,你就有决心走创业这步了。但选择了创业,困难才刚刚开始,要有心理准备。
兄弟两人能够坐下来说话的机会,十年来也没有一两次,所以话总是说不完。弟弟原定下午去办的事情,结果推到了明天去办。为了多聊一会决定吃完饭再走,大街上转了半天,选定一家中餐馆吃饭。进去的时候餐馆里是高朋满座,人声鼎沸,出来的时候却成了服务员们横倒竖卧,鼾声四起。最后话题又回到了孩子与学区房,感慨生活中有些事情也许意义未必有多大,但是也得随波逐流。我说:“你的工作也不错,年薪不少,你的家境也不错,凑些钱还是有办法的,创业的选择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反而可能烧钱。”弟弟说:“哪有这么容易。”我说:“你必竟还能打算买学区房,我连想都不敢想。”弟弟说:“大人都说哥哥家境一般,也没有人帮助找工作,形势反而成就了你的创业。”我哈哈大笑:“哪有这么悲壮呐。首先,我是自由职业,不是创业。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我希望能够自己支持时间,而不是被管理,加上我从事的行业有可能以自由职业的形式存在。这里面还真没有什么卧薪尝胆的故事。我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闲云野鹤一样,没有太多的进取心。前两天,有一个没有见过面的朋友在微信上问我:‘是不是还一个人在做互联网?’,我说:‘是的。’,他说:‘你是享受生活型的人。’我说:‘算是吧。’”大家笑了。
两人一直走到地铁站口,自动扶梯带走了舍不得走的弟弟。真像小时候两个小伙伴不得不道别时的场景。

十年的朋友
时间:2014.10.28
朋友相见,我总是很期待的,尤其是没有工作内容的闲聊天。相隔千年的古人还会“一壶浊酒喜相逢”,当年他们要是有互联网和手机,可能也会是低头族。眼前,是一杯咖啡和认识10年的朋友。我的朋友里,98%是一闪而过的交情。或是共同学习,或是共同工作,或是只是认识,即使在当时有过再大的影响,也只是彼此匆匆的过客。
眼前的朋友,比当年更清瘦,前仰后合的大笑还是没有变。大概是2005年认识的吧,当时也只是QQ里的一个认识人。一年以后,因为我喜欢摄影,她喜欢被摄影,就这样的互补的爱好最终促成了第一次见面。那一年里,我们一起遛过别墅社区,公园里划过船,走过历史街区,走过高校校园……再一年以后,就没有什么联系。
三年后,我在拜访客户的路程中,路过她的工作单位。在彼此工作的间隙里算是又重新相逢。再过一年,我的婚礼在即,她说要参加。婚礼现场中,我几乎可以断定一个背影是她,出于谨慎,我还是没有打招呼,后来她确认她那天没有去。
又过四年,就是今天,见面的理由却是两条手链。老婆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报道,就是一名华裔工程师的发明了彩虹织机,风靡全球。于是她网上订购了一套,没想到却给我找了个玩的东西,又因为分享作品最终促成此次见面。
一见面,她便问我要礼物。我把手链从口袋里掏出来抛在桌上,她说:“你就这样给我呀。”我一手拿起手链,伸出另一只手:“来,把手给我……”她笑得前仰后合,还是多前年的样子。八、九年前聊得更多的是爱好,四年前聊得更多是婚姻,今天说得更多的是孩子。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反而每次见面印证了各各阶段的不同时期。多年的朋友见了面,可能让我看到了更多的自己。



[ 联系 ]
微信:vainw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