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里有矿?李白的钱从哪里来?

 素笛轩 2020-08-27


前段时间,“李白的钱从哪里来”这一话题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榜。朋友们都很关心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大诗人(口袋里的钱)。太白曾说:“一生好入名山游”。按今天34个省级行政区来计算,李白起码踏足过26个。祖国的大江南北,他基本上玩儿遍了。难道旅游的花销不大吗?今天,『学而时习』带大家看看,李白的“营收”。



一、商人之家



很多的学者都认为,李白出生于中亚的碎叶一代,后来随父亲迁居到四川江油。不过,君振上学的时候,接受的都是“出生即在江油”这样一种说法。不过李白二十多岁的时候离开了四川,这一点倒是没有什么争议。

麦朝枢在《李白的经济来源》一书中提到,李白本人和他的父亲李客可能都从事商业。如果李白和父亲真的从中亚一带迁居到四川,那么他们此前已经沾染了经商风气,学到了一些经商技巧。古代的人,就业出路很狭窄,真正能发财的可能就只有做官的、当地主的、经商的或者是有名的文人这几种方式。刚出川的时候,李白名气不大,不会有多少人主动找上他。刚出远门的他可能带了不少家里钱哟(滴,支付宝到账三——百——万)。得嘞!咱们的阔少爷启程啦!

在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中,“商”列于最末,不仅如此,统治者还限制了商人的一些权利,在唐代,商人子弟也不能参加科举。我们发现,李白在诗文中很少提到他的父亲,他自己也没有参加过科举。这和杜甫就形成了对比。“学而优则仕”,老杜可乐意说自家的长辈了,先祖是哪位,父亲又怎么样等等。

《李白与杜甫》一书认为,不仅是李白父亲从事商业,其兄弟也可能从事商业。李白的哥哥在九江,弟弟在三峡。(《万愤词》:“兄九江兮弟三峡。”)他们把长江中下游的铜矿、铁矿、铅矿等等运到长江上游,把长江上游的盐巴运到长江下游。晚年的李白,来往安徽地区多次,除了旅游之外,他也从事商业活动。“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在铜银资源丰富的南陵县和秋浦县,李白留下了不少作品。

我们知道,铅矿在手工业中必不可少,比如说制作一些药物、化妆品包括炼丹等等都需要铅。由此说来,咱们标题中所说的“家里有矿”也不算一句空话了。不过,也有学者对上述说法表示反对,比如《李白是靠经商过活吗》一书,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二、宰相孙女婿



余冠英先生认为,一直这样潇洒的李白不愁吃喝,可能和高宗时期的宰相许圉师有关。出川后,李白先来到了湖北,娶了许圉师的孙女。按现在的话来说,许小姐真真儿是官三代的千金小姐白富美。后来,他又娶了一位夫人。女方是宗家的女儿,就是武则天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这位宰相的母亲是武则天同族的姐妹。老李,你咋这么大的本事呢?

不过,一些学者认为,李白并没有因为两位夫人的娘家而沾到多少光,虽然都是宰相家里出来的,但是是前任宰相,到孙子孙女那一辈留下的也不多了,作为嫁妆的那一部分,又有多少呢?“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这是李白自己用妻子的口吻写的话。估客就是商人,可能是李白自己,可能是李白的好友。嗯,我们的老李还是不得不自己挣钱出差干活的。在另一首诗中,李白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搞不好李白就是在描写自己的工人炼矿的场景。



李白《上阳台帖》

三、赐金放还



前面提到,有名的文人也可以赚钱,比如韩愈、柳宗元和白居易帮别人写墓志赚了不少。看看咱老李,好像并没有靠这个来挣钱,且当翰林供奉的薪水不高,也攒不钱来。

到了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一笔“金”可以说是临时性的馈赠。“金”可能并不是实打实的黄金,不过应该也有一大笔的金银财宝。不过,玄宗还没赐金给李白的的时候,李白就已经显得比较富有了,比如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他就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只要有落魄公子,老李都会施舍他们救济他们。好家伙,一出手就是三十万钱。假设,李白自己夸大了这笔数目,那也能看得出他是一个非常舍得的人了。朋友们,请抱好李白的大腿。



“我劳动,我快乐。耶!”

除此之外,汪伦、袁丹秋都给李白送过钱。不过,这么一个爱夸张、爱“吹牛”的诗人,咱们真的能分清他哪句真?哪句假吗?以上几种说法,都只是学者们和网友们合理的推想和猜测,并没有准确的定论。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想法,欢迎补充在留言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祝大家在2020下半年财源广进。

栏目策划:君振;图文编辑:君振

图片来源:网络

学而时习 ·2008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