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讯 | 博士后危机波及全球,中美挑战各有不同

 解螺旋 2020-08-27

作者:解螺旋.燕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博士后具有深厚知识基础和探索创新能力,对任何国家的科研产出都担当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美国科研职位的缺乏让博士后的地位岌岌可危,而这一危机也波及到全球其他国家。

美国:有福利无职位

从目前情况来说,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给博后们提供更高的薪水和更多的福利。博士后能得到国家博士后协会和大多数高校的博士后办公室的支持。然而过去十年联邦科研经费有限增长使得博士后们找到一个固定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难。有限的科研经费使得获取实验室PI岗的竞争变得更激烈。在产出高影响力的文章和保住大型基金的持续压力下,PI们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放在博士后的培养上,更多的是把他们当成熟练的劳动力。

中国:有职位无福利

相反的是,同期中国的研发基金增长了接近10倍,博士后的数量增加了。然而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博士后的福利和薪资的水平依旧保持低位,且大多数中国科学家感到,他们从博士、博士后到独立的研究人员的生涯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致使高校博士生毕业后,有四成选择进入高等院校,一成选择进入科研设计单位,仅有不到3%的博士毕业生选择在国内做博士后研究员工作。

博士后经费的价值:与科研产出密不可分

通过对博士后的群体、联邦(国家)科研基金、以及中美两国的每年论文发表数量的调查,在1993年和2012年间,中国的这三项指标都出现了惊人增长:国内和国际博士后的数量每年稳步递增;政府资助以每年约18.7%的速率增长,20年间的科研经费从70.8亿美金增长至1 682亿美金;论文发表的数量也增长了4倍。

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博士后的数量并没有增长;联邦科研经费每年大约下降0.2%,使得这20年间科研经费整体下降了4.7%;每年论文发表产出保持稳定不变。由此可见,博士后数量、联邦经费和论文发表数量之间是互相关联的。

中国的蓬勃向上的趋势和美国相对平淡、甚至略有衰退的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博士后经费费与美国的科学生产力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一项由哈佛大学医学院主导的调查中,在1990和1999年间由知名度很高的实验室发表的论文中,70%-97%的论文(其中43%的论文发表在《科学》上)的第一作者是博士后,且这个趋势在美国延续至今,说明博士后始终是最多产的科研群体。

除了论文发表以外,博士后带来了新的研究想法,能够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还帮助项目负责人撰写经费申请材料。 

矛盾:源源不断的中国研究生涌入职位缺乏的美国

研究发现,目前美国博士后并不仅是美国人,在美国的一半博士后不是美国公民,其中就有大量的年轻中国研究人员前往美国进行博士后训练。然而在中国,却只有11%博士毕业生继续在中国的科研院所或高校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大多人选择去美国,有的甚至在更早的职业训练阶段出国,在美中国籍的研究生数量在1987至2010年间增长了至少3倍,中国是美国科学博士研究生的最大来源国。其原因就是中国研究生薪的资福利过低,迫使有才华的年轻研究员前往国外寻找博士后的机会。

汉语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语言障碍,妨碍了国际博士前往中国进行博士后研究。与此相反,国际研究生更愿意去美国,因为他们相信美国能提供比祖国更好的职业晋升机会。美国也能够提供较高的博士后薪资和福利,而美国的文化的多元性也使得外国博士生比较容易融入美国的环境。 

观点:中美应共同应对博后危机

为了保持一流研究的高产出,中美必须实施重大变革。中国必须将更多的科研经费用于支付博士后的薪资并提高科研训练的质量,而美国则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并需维持现有的博士后水平。另外,这两个国家应当为博士后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并向国内和国际研究人员开放所有的博士后奖学金项目。 

在大学也需要变革。学术机构应当教授学生科研职业生涯、合作研究以及时间和实验室管理的相关知识;修订甄选研究生的标准,确保只招收最优秀的申请者;调查何种学生更适合企业或者学术界,然后相应地设计研究生项目。

此外,如果科研机构无法或者不愿意提供新的助理教授职位的话,他们应当另设永久科研岗位。 最近中美两国的趋势让博士后无法体现出自身的价值,甚至找不到工作。这最终会让优秀的人才放弃科研,并且限制、甚至阻止科学的进步。Muhammed Z. Ahmed 等认为,采纳上述建议能够提升全球博士后群体,乃至科研群体的水平。

信息参考:

http://www./?articles.view/articleNo/44874/title/Opinion--The-Postdoc-Crisis/

http://bg./cgz/website/progra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