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 | 糖尿病治愈之路遇见新曙光

 解螺旋 2020-08-27


作者:解螺旋·子非鱼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导语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被称为“万病之源”,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治愈糖尿病的特效药,但在糖尿病治疗也是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一起来了解下。

药物治疗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由于发病机制不同,用药也有所区别。
 
胰岛素是 1 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目前使血糖达标的胰岛素起始和管理指导方案已很成熟。而胰岛素类似物普兰林肽,其作用为延迟胃排空、减少餐后胰高糖素分泌和增加饱腹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用于成人 1 型糖尿病治疗。研究显示普兰林肽可以减重,并减少胰岛素用量。普兰林肽和胰岛素联用减少了餐时胰岛素量,从而降低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 1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量,改善血糖控制。一项关于 1 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中,发现二甲双胍减少了胰岛素量(6.6u/日),导致体重、CHO、LDL-C 轻微的下降,但并没有改善血糖控制。
 
总之,1型糖尿病的治疗以胰岛素为主。
 
如果没有禁忌证且能够耐受,二甲双胍是 2 型糖尿病起始治疗的首选药物。二甲双胍有长期存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基础,价格低廉,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如果在低 GFR 范围时,二甲双胍应减量,并告知患者在恶心、呕吐和脱水时应停药。对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后,糖化血红蛋白仍然不达标的病人,可以考虑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
 
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有明显症状和/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升高的患者可考虑起始胰岛素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它药物)。许多 2 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需要胰岛素治疗,并从中获益。对血糖未达标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医生应尽快起始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治疗以二甲双胍为主。
手术治疗
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相比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而言,胃肠道手术可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机体的血糖水平,而且会使得患者机体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
 
手术可降低患者心脏病发作、中风及糖尿病相关死亡的风险;而且外科手术在治疗糖尿病上的有益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在手术治疗糖尿病被首次报道后近一个世纪以来,研究者都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后期健康。
 
外科手术对糖尿病患者的明显效应或许并不是体重减轻的结果,胃肠道解剖学结构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机体葡萄糖的平衡状态,外科手术似乎可以改变肠道激素分泌的水平和时间,进而影响胰岛素的产生。手术也可以增加特殊胆汁酸的产生,而胆汁酸可以使得细胞对胰岛素更加敏感,或通过肠道细胞自身来增加葡萄糖的摄入,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而手术诱发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变以及对肠道营养感知效率的改变或许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新研究

1.Nature Medicine:一针见效治疗糖尿病


研究人员将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FGF1)注射到2型糖尿病小鼠的脑室里,且在单次注射后连续观察7d,发现血糖水平完全正常。该实验持续进行了17周,实验小鼠的血糖水平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200mg/dl)内,大大降低了药物注射的频率。

 
饮食和体重对糖尿病患者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本文研究发现FGF1的降血糖效果不仅不受食物摄入的影响,同时也不需要依靠减轻体重来达到降血糖的效果。且相对于传统药物的副作用,FGF1即使是在最大剂量注射后,都没有产生低血糖症及肝脏毒性等危险症状,这对许多饱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福音。
 
虽然将FGF1直接注入人类大脑里看似难以处理,但是集中在大脑的糖尿病疗法并非遥不可及。科学家已证明,可通过鼻内给药将FGF1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达到和注射一样的降糖效果。
 
参考文献:Central injection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 induces sustained remission of diabetic hyperglycemia in rodents
 

2.Cell:开辟糖尿病新疗法


研究人员在寻求新生儿型类早衰症(NPS)的治疗方法时,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组测序发现NPS患者体内的基因突变可抑制脂肪组织产生asprosin蛋白激素(该蛋白是前原纤蛋白的C端片段),抑制G蛋白—cAMP—PKA通路,调节肝脏葡萄糖释放,而显示出低血糖症状。

 
与之相反,肥胖/糖尿病患者则显示出asprosin水平高于正常,因此,研究人员针对该激素研发出一种抗体来治疗糖尿病,并发现即便单剂量的抗体也能使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水平降低至正常范围,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疗法。
 
参考文献:Asprosin, a Fasting-Induced Glucogenic Protein Hormone
 

3.Cell Metabolism: 逆转2型糖尿病的新策略


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是肥胖,因此,白色脂肪组织是防范2型糖尿病发展的第一道防线。健康的白色脂肪组织可储存脂肪,从而防止过量脂肪积累对其他重要代谢器官(如肝脏和骨骼肌)的不利影响。

 
在动物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可增加脂肪组织血管的密度,减少炎症并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岛素功能。研究人员通过重组基因转移技术发现了一种微调机制,可以用来增加脂肪组织中的血管密度,能够阻止甚至逆转动物模型中2型糖尿病的发展。
 
参考文献:VEGFB/VEGFR1-Induced Expansion of Adipose Vasculature Counteracts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Complications
 
4.Nature&Advanced Materials:用智能贴片颠覆糖尿病管理模式
 

Kim研究团队发明了可监测并调节血糖水平的石墨烯腕带,这个腕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血糖浓度监测区,另一部分为治疗区(控制血糖浓度)。

 

监测区是由石墨烯和金掺杂在一起,可依据皮肤的温度和湿度、汗液的pH值和葡萄糖浓度,综合分析血糖浓度;一旦发现血糖浓度超标,位于治疗区的加热器会激发微型针头,融化药物贮藏体的外膜(融化是分时控制的),将微型针头刺入浅表皮肤下,并将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注入患者体内,实现控制血糖的目的。一旦血糖得到控制,融化随之停止,可实现智能调控血糖的浓度。

 

而顾臻团队则开放的“智能胰岛素贴片”只有指甲盖大小,贴片的一面覆盖121个微小的针(充满了微小的囊泡)。当血糖浓度过高时,囊泡会打开,释放胰岛素。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液中进入微针的葡萄糖会在微针内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包裹胰岛素的囊泡破裂,释放胰岛素。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就停止释放。为了获得更加持续的血糖调节能力,该团队又对智能胰岛素贴片做了进一步改进。他们将贴片里的胰岛素直接换成了能够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异体排异反应。

 

参考文献:A graphene-base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with thermoresponsive microneedles for diabetes monitoring and therap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