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骄不躁,在失败中成长——一个博士生的成长史

 解螺旋 2020-08-27


作者:解螺旋.子非鱼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导语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磨练,怎么能成长?科学家有时很像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不同的是,西西佛斯一直陷入一种死循环中,而科学家只要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停改善自己的研究设计及实验方法,就一定会缓慢但坚定的向前前进着。

作为科学家,我们的任务就是提出棘手的问题,直到我们揭开真相。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从失败的实验和尝试中不断学习且对失败无所畏惧。

然而,经过多年的磨练后,我已经倾向于在学术上一举获得成功,因而,在我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涯时,内心对失败是抱有一种恐惧之情。当我开始探索自己科研项目的背后隐藏的真理时,我却总是只能挣扎着从“失败”的椅子站起来,此时心情自然变得沮丧和防御性十足。直到最近,我才学会尊重失败在科研研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因而当失败来临时,我已经学会了坦然处之。

在我读研究生的第五学年开始,我的科研生涯遇到了很大瓶颈,实验过程也遇到一系列困难,那段时间我的科研生活仿佛失控了一样,不停的在滑铁卢。我是在第四年的春天时,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个新课题总是进展缓慢且障碍重重。

在度过我博士生涯的1513天后,我依然不能将我实验中的必须材料准备好:我辛辛苦苦的从肿瘤细胞提取的RNA总是在我要进行实验分析前就降解了,同时我努力增殖的病毒也变得不再“配合”我的研究工作。自然,我开始对自己能否发表论文以及能否按时毕业充满了不确定,同时对四年来毫无进展的学术研究感到十分的迷茫。

此时,我并没有积极去向自己的实验室里的其他小伙伴或导师寻求帮助,而是采取了防御性的态度,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同时也在隐藏着自己在学术上的所遇到的困难。我很担心,一旦我承认我的失败,我就会失去导师和同事对我的认可。此时,我对自己连接不断的失败感到既烦恼又自责。

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的导师询问我是否在学术研究上遇到了困难。那次谈话对我来说,充满了挑战。导师问我需要她提供怎样的帮助,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在一番不知所措后,我征得了导师的同意,即在下周一早晨再进行面谈。

我试图处理好来自导师的批评和自己的那份羞耻感,但是24h后我依然对自己的尴尬和沮丧感到不知所措,此时我向我的母亲寻求帮助。她力劝我在周末时通过1000块拼图游戏来恢复精神。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能帮我把自己的不好想法以一种富有效率的方式排解出来,并促使我向前前进。在拼图的过程中,我决定通过将自己的研究进展及下个月的试验计划进行概述来解决导师关注的问题。

周一早上,我把我的概述交给导师,并承诺尽管我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但是我仍会继续进行我的课题研究。基于此,导师也告诉我,如果我需要更多实验技术上的帮助,尽可以来找她。当我离开她的办公室时,我知道一条艰苦的科研之路就在前方,不仅是为了尽早获得好的实验成果,更是为了克服我对失败的恐惧。我向自己许诺到,我会努力和其他人进行实验上的沟通交流并寻求帮助,同时及时的采纳别人给我建议。

因而,在第五学年即将结束时,我课题项目终于有所进展。依据实验室同伴的建议,我及时更换手套以减少环境中RNase的污染进而克服了RNA降解的问题,同时我也找寻了一种重组病毒的新方法。

回顾我与导师的面谈,我很感激她私下里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接近我。即使她得到的反馈信息很少,但是我却从那次经验中变得能更坦率跟实验室的同事讨论我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同时我也发现开放性的讨论不仅可以帮助我整理我的思路,更是让我能更好的面对我遇到的困难。这也使我明白了,导师和同事都是我科研生涯中最有力的帮手,而我作为一名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他人,并从自己失败的经历获取宝贵的经验。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仅需要弹性,同时也需要强大毅力。开放的友好的实验室氛围帮助我克服了我对失败的恐惧之情并成为一名更加成熟的科学家。

参考文献:http://science./content/353/6298/514.shor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