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生者须藤教授的秘密,留住时间的iPS细胞

 解螺旋 2020-08-27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须藤那个家伙又换了新肝脏吗?”新来的实验员小心翼翼地问。

“切,那个老妖精…只能以60岁的模样活着,再过几百年也是煎熬罢了!”

“须…藤教授,你…怎么来了?表格我做好了……”

须藤拿起酒瓶,瞅了面前这两个年轻人一眼,猛灌一口冰凉刺激,不紧不慢道:“为了生命而活,才是真正的永生。”他走出实验室,身后是茫然的目光。

两百年前,须藤第一次惊讶地看到自己的皮肤细胞转变的过程,他就确信:iPS细胞一定会改变人类,留住自己太太的生命。却没想到这也会使他带着遗憾和怀念度过无尽岁月……

那年的初夏,伴随着稀稀拉拉的蝉鸣,须藤握着太太的手,坚定地告诉她:“我在后院种了一颗桂树,等你的心脏病痊愈后,我们会一起浇灌它,一起看桂香满园。”

看着太太被抽取了血液,须藤满怀信心,这次一定能治好她的心脏病。他要用干细胞移植来挽回太太正在慢慢逝去的生命!

须藤亲自用Oct3/4、Sox2、c-My、Klf4等转录因子引入太太的血液细胞,诱导其发生转化,从而产生iPS细胞。它会在形态、基因和蛋白表达、表观遗传修饰状态、细胞倍增能力、分化能力等都与胚胎干细胞极为相似。接着,就是等它分化出心肌细胞了,那么,移植手术也该开始准备起来了!

终于在3年后,来自iPS细胞的薄片组织移植到了须藤太太的心脏上。看起来,心肌细胞似乎已经并入心脏组织,它会释放生长因子来帮助受损心肌再生。

手术后,须藤太太的病症消失了。不过四周后,心脏不适感在她身上卷土重来。难道是移植排斥和不健康的新生血管造成的?!在药物的干预下,她的心脏不适得到了控制,后续病情也没有继续恶化。须藤松了一口气:可能是疾病本身的进程造成的吧……

术后3个月的时候,医生终于发现须藤太太的心脏中大量存在的功能性心肌细胞,干细胞治疗成功阻止了她的病情进展!须藤喜极而泣,感谢生命,感谢iPS细胞……他甚至回想起那年山中伸弥获得诺奖时的场景!

不幸却突然降临。须藤太太患上了肾肿瘤。要知道,iPS细胞属于未分化细胞,癌化的风险很大。如果将一小部分未分化细胞移植入脏器,那么将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患癌风险。为了确保安全,须藤曾对分化出的心肌细胞进行逐一排查,人工去掉未分化的细胞,却还是百密一疏!他曾想到这种风险,但他是天生的冒险主义者,他相信能克服这种风险……

须藤已经渐渐忘记那一天在医院的哀嚎,太太葬礼那天的小雨,棺木静静落土时上面的花朵散落……他只记得自己的自大疏忽,断送了余生的所有幸福。

他变成一个科学机器,只因须藤太太生前对他说:你必须坚持下去,你的研究几乎快要拯救我。完善它,给更多人带来真实的希望!

须藤不敢老去,他为自己的愧疚而活着。他存下自己的iPS细胞,在自己的身体上实验。任何一个治疗试验,他都要花费数年去开发一套可行的方法,来获得足量的、足够纯净的既定类型细胞。iPS细胞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最复杂、最多变的治疗技术。

于是,他永远活在了60岁,失去须藤太太的年纪。百年来,他看着大家利用iPS细胞创造出丰富的疾病细胞模型,用于药物的筛选和检测,用iPS细胞制出了各种脏器:小肠、心脏、骨骼……当然,他自己也换了好几个肝脏。

“年轻人,永远不会知道iPS细胞这条路是怎样通往现在的。”须藤喝着自酿的桂花酒,没人知道他还想活多久。他是为须藤太太而活着吗?还是,为了科学而活着?

遥想当年,研究iPS细胞最初,科学家采集成年小鼠皮肤细胞,然后借助病毒载体,将精心筛选的24个基因导入这些皮肤细胞。此时,这些细胞发生了转变,它们形态和功能像极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

它们具有分化成皮肤、神经、肌肉以及其它各种特殊细胞的能力。接着,科学家们又把诱导基因精简为4个,并宣布宣布了这一成果,称这种细胞为胚样细胞(ES-like cells),但后来更倾向于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这个叫法。须藤还记得那年山中伸弥还解释了用小写字母i是为了致敬iPod,不曾想如今iPS才是改变世界和人类的天才之作……

iPS细胞为再生医学带来了福音,让我们可以从患者的皮肤、血液或者其它部位采集细胞,经“重编程(reprogram)”转变为iPS细胞。iPS细胞可以分化为肝细胞、神经细胞以及其它任何可以用来治病的细胞类型。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式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同时也回避了采用胚胎细胞治疗所引起的伦理问题……

“永生,并不是难题。”须藤兀自待着,口中默念,“人类仿佛到达了完美状态,又何尝不是一种负担?”生老病死的滋味更让他迷恋。微醺的他手中拿着那张老旧的报纸: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被批准首次修补人体心脏

2018年5月16日,日本卫生部门允许医生发出了,将来自iPS细胞的薄片组织移植到患者心脏上。由大阪大学心脏外科医生Yoshiki Sawa在领导的研究小组表示,薄片上的外源细胞会释放生长因子,修复受损心肌。

参考资料:

1.https://www./articles/d41586-018-05278-8

2.https://www./news/how-ips-cells-changed-the-world-1.2007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