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人,就是与“论文造假”不共戴天

 解螺旋 2020-08-27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而本文就来扒一扒近年来奔走在学术界打假第一线的那些幕后英雄。

1

Elisabeth Bik


斯坦福大学微生物学家Elisabeth Bik多年来一直是致力于维护科学严谨性的幕后推手,她曾匿名向杂志编辑提交关于剽窃和图像复制的研究报告,现如今她已经准备好走出幕后了。

在微生物学期刊的两位编辑的帮助下,她牵头了一项大规模研究,即对20,621篇发表的论文中的论文图像是否存在图像复制和操纵等行为进行分析,并将该研究结果发表在bioArxiv的预印本上。

其结果发现,有782份文件存在图像不适当复制的情况,比如下图WB条带中9和10样品则是完全一致的,其中196篇发表的论文中对图像复制后并做了稍微的改动。

此外, Bik还向期刊编辑提交了700多份研究报告,揭示论文中所存在图像重复现象,并向10家研究机构举报一个造假集团,该集团所发表的3到6篇论文均存在图像操纵行为,这也使得相应的期刊杂志进行了6次撤稿行为,且约60张错误的重复图片得以被修正。

2

Paul Brookes

他曾创建了Science-Fraud网站(http://www./),旨在在所发表的科学文献中找到可疑数据和其他问题。在数十位助手的帮助下,该网站在300多份论文中发现了500多份有问题的图像,以及高达数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被挪用。

网站上除了公开展示论文中被确认作假的图片,还对相关科研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谴责以及对其人品表示质疑。期刊杂志依凭着此网站撤回了几十篇发表论文。但因该网站有一些冒犯性的言语而被律师控诉,在法律威胁下该网站已经被关闭。

3

Jennifer Byrne

悉尼大学的分子肿瘤学教授Jennifer Byrne留意到,2014年至2015年曾发表了5篇论文集中讨论了癌症基因TPD52L2敲低在各种癌细胞系的作用,虽然这些论文没有共同作者,但他们均使用了相同的错误DNA构建载体,且这个载体并不靶向TPD52L2基因。

随后Byrne就与发表这5篇文章的期刊杂志 Cancer Biotherapy and Radiopharmaceuticals, 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的编辑进行联系。不到两年,就已经有2篇文章被撤回。

而鉴于一篇撤回文章的作者承认将实验外包给公司来处理,Byrne怀疑可能其他研究者可能也是采用类似的做法而得出的错误论文。考虑到这种现状在肿瘤研究领域尤其显著,她表示人们进行癌症研究是为了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如果存在造假,那么后果可能是非常可怕的,因而她决心成为文献监督者,对文献中错误采取绝不容忍的态度。

4

John Carlisle

英国麻醉师John Carlisle在揭露前日本东邦大学副教授藤井善隆(Yoshitaka Fujii)科研数据造假事件上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他对比了1991至2011年间168项藤井所谓的“金标准”临床试验的数据(一年发表8篇论文的速率本身就令人怀疑)与以及其他研究人员的报道的数据,并且计算了这些数据的随机分布。

结果发现,藤井的研究结果的发生概率的数量级为10-33,也就是说藤井的数据“极度不可能发生”。随后发现藤井发表的212篇论文中只有3篇包含了可信数据,38篇的数据可靠性无法确定,而最终171篇(占总数81%)的数据被确认伪造。藤井的撤稿数已高达183篇,当之无愧的“造假之王”。

此外,Carlisle还在8份主要医学期刊上对5,000多篇论文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这些期刊中大约2%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存在可疑数据,并使得已确定存疑的98项研究中有16项被撤回。

5

Nick Brown&James Heathers

Brown和Heathers这两位监督者在揭露问题出版物方面已成绩斐然。到目前为止,Brown估计,他们联合或独立所做的分析,导致了几十篇论文的修改以及大约10篇论文的完全撤回,这包括康奈尔大学知名营养研究员Brian Wansink在过去1年撤回的5篇论文。

这两人也承认,他们过于自信的风格可能会惹恼一些科学家。Heathers称自己是“数据刺客”。但也有研究人员称赞这对搭档是推动科学更严谨的先锋,一般人看到可疑论文可能会弃之不顾,但只有这对搭档会继续调查下去。因此,Brown和Heathers似乎已经成为了某种告密者:研究人员现在会将可疑论文发给他们进行调查。

6

Brendan O’Connor

近期,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生Brendan O’Connor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项指控,声称康奈尔大学著名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在多篇论文中重复了大段落内容。随后,具有“数据暴徒”之称的Brown和Heathers也对此事进行了讨论。最后,Sternberg也在近日里辞去了《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期刊的编辑一职,部分原因是他经常引用自己的论文。也许,一名新的“数据刺客”就此诞生。

7

Mike Rossner 

Rossner自称是一名能轻易嗅出论文图像处理 的 侦探 。2002年,他作为《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期刊杂志的编辑,发起了一项政策,即在接收到的论文中筛查所有图像。这也导致了该杂志大致拒收1%已通过同行评审的论文。其他期刊杂志现在也会在论文发表之前对图象进行系统性筛查,但这也只是发现论文图像造假的第一步,而对这些含有造假图像论文的后续处理又是另一回事。对此,Rossner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公司,期望能帮助期刊和科研机构处理这个棘手的过程。

8

Deborah Weber-Wulff

她最近为欧洲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案例研究,指出了德国大学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医学博士论文 剽窃案例数量高得惊人。Weber-Wulff是VroniPlag Wiki 的成员,这是一个由德国科学家组成的团体,他们一直在筛查并公开追踪剽窃的论文案例。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发布了超过155起论文剽窃事件,并于现阶段对200多件学术造假案例包括一些非常知名案例开始进行调查。

参考文献:Meet the scientific sleuths: A dozen who've had an impact o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