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诺奖得主看科研界的性别不平等

 解螺旋 2020-08-27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昨天诺贝尔物理奖出炉,颁给了美国的Arthur Ashkin、法国的Gérard Mourou与加拿大的Donna Stricklan,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事后,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了第三位获奖者Donna Stricklan上,因为她是这55年来唯一一位女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奖女性得主一共就3位)。

而今天公布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Frances H Amold(美国)、George P Smith(美国)、Sir Gregory P Winter(英国)。理由是实现酶的定向演化和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呈现技术。由此,Frances H Amold成为了第5名女性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当然,在生物医学领域“阳盛阴衰”的情况稍微好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1901年至2017年期间总共有216位获奖者,其中有12位女性获奖者。

女性研究人员过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科研工作中的男女不平等。

最近闲聊时,实验室师妹也向笔者抱怨:她和同门(男)共同完成了导师安排的半年实验,她更下功夫,能力更强,做得也比他多一些,而导师(男)却安排了他为论文第一作者......类似的情况,笔者以往也有听到过。

图片来源:soogif.com

近些年来,科学研究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性别不平等,在许多领域仍普遍存在,其中就包括生物、医学等,笔者以论文作者的性别占比为例。

有学者整理了SCI数据库过去4年(2014-2017年)中,发表在《柳叶刀》系列杂志上的所有研究论文。

一共纳入了68846位作者的3321篇论文,这样算下来,平均每篇论文约有20位作者,共有60642位可识别男女性别的作者。

1

总体比例

其中,40464名论文作者为男性,占据66.7%的比例;20178名论文作者为女性,占据33.3%。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总体的性别分布情况。

根据不同的期刊,以及作者的名字出现在论文中的顺序,作者的性别信息被进一步细分。

下图展示了每个期刊中女性作者的总体比例,女性第一作者以及女性最后作者的比例。

图片来源:Lancet官网

从总体占比来看,《柳叶刀》、《柳叶刀糖尿病及内分泌学》、《柳叶刀血液学》、《柳叶刀传染病》、《柳叶刀神经病学》、《柳叶刀肿瘤学》和《柳叶刀呼吸医学》等七本杂志的论文作者中,女性大约只占据了三分之一,男性三分之二左右。

《柳叶刀精神病学》(45.2%)、《柳叶刀全球健康》(39.8%)和《柳叶刀艾滋病》(38.8%)等三本杂志,男女比例失衡相对较低,尤其是《柳叶刀精神病学》。

2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通常是对研究成果做出最大贡献的研究者,尤其是在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

图片来源:Lancet官网

在《柳叶刀精神病》杂志中,女性第一作者的比例高达51.1%,在《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中为42.9%,都明显高于女性作者的总体平均占比。

这预示着未来在这些方向,女性研究人员可能会更具优势,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

3

通讯作者

在许多科学领域,包括生物、医学健康等,最后一个作者的位置(通讯作者),通常都是为研究小组里最高级别成员保留的。

图片来源:Lancet官网

除了《柳叶刀艾滋病》、《柳叶刀全球健康》和《柳叶刀精神病学》,其他柳叶刀杂志中,女性学者占通讯作者的比例普遍较低,只有20%左右。

高级职位中更明显的性别差异,这意味着年龄可能是《柳叶刀》系列杂志中性别不对称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4

性别劣势?

论文作者中,女性的整体比例偏低,难道是因为在科研方面,女性学者不如男性吗?绝对不是的。

第一原因:

学术界的女性比例本就不足。另有统计,欧美发达国家的女性教授、副教授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发展中国家更低。

当下的专家教授,大多是十几二十年前的研究生,那时的男女不平等更为严重,女研究生处境远不如现在,也造成了今日女性大牛学者的空缺不足。

目前,女研究生的比例已经高于男性,但依然存在较大比例流失,为什么?

图片来源:Lancet官网

可能的情况有:

女性更在意家庭和孩子,可能会选择放弃追求科研;

出于兴趣特长等,女性选择转行离开学术的比例更高;

女性更容易遭遇导师、上级的性骚扰,对科研界失望;

科研界竞争也很激烈,尤其是上层,而女性同胞没有男性那么喜欢竞争,那么好斗;

处于学术界精尖位置的大牛,女性仍然比较少,远没有男性多,楷模效应弱......

尽管如此,可以确定的是,如今的女研究生已经崛起,未来定会占据更大的比例。

第二原因:

来自学术机构和专家的潜在性别歧视。

出于各种需要,他们更青睐男性,对男性的工作能力和热情抱有更大期望,从研究生招生、入职招聘、论文作者分配、项目课题安排,甚至基金论文评审,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出。为此,女性容易处于学术上的性别劣势地位,职业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公待遇。

图片来源:soogif.com

为了和男性获得相同的机会,女性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所以,论文作者的女性比例小,并不代表女性学者的贡献小。

实际中,咱们女同胞的贡献应该是明显高于这一统计数据的,但出于某些特殊原因,导致了这种严重不平等的现象,这还有待个别体制政策的改革,以提高女同胞在科研中的地位,促进性别平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